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刑法中的结果加重犯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定,作为最广义的结果加重犯,我国刑法理论长期以来将其作为实质的一罪,移植于大陆法系的结果加重犯实际上已经在我国得到了最大范围的扩大适用。考察大陆法系中出现的结果加重犯,会发现我国的结果加重犯很大程度上是国民集体报复心理的体现,当然除了立法理念外,立法技术的落后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坚持结果加重犯'故意+过失'的唯一结构类型,并重新定位我国的结果加重犯,不仅能起到限缩结果加重犯的作用,对于理解和规范我国的罪数论体系、统一司法认识也是有益的。

  • 标签: 结果加重犯 故意+过失 法定刑
  • 简介:操纵资本市场行为是诱发资本市场动荡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资本市场的创新,各种新型犯罪行为相继出现,传统操纵手法与新型操纵行为相混合、跨市场跨地区的操纵行为涌现。比较两种不同的操纵资本市场行为,资金型操纵与信息型操纵资本市场行为各有其独特性,而当前刑法规制两类操纵行为存在不足之处。同时,当前在操纵资本市场犯罪中蛊惑交易、安定操作、股份回购三个方面也存在一些疑难问题,需要区分操纵资本市场犯罪与同类犯罪的差异性,以及操纵资本市场犯罪存在例外情形的可能性。

  • 标签: 操纵 资本市场 证券犯罪 刑事规制
  • 简介:"类型"是各学科都重视的研究方法之一,具有横截性的思考价值。文章首先对类型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状态予以考察,以此为背景,进而将这一方法纳入到现代刑法学的视野之中。传统刑法学极度倚重概念思维,对类型思维的关注较为欠缺。事实上,类型思维不仅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从而更容易容纳合目的性的考量;而且类型化的思考有利于问题的条分缕析,从而更便于具体、细致地把握生活事实;不仅如此,类型化的思考还能够配合事实关系的实际样态,妥当地掌握所谓的中间形态或混合形态;更为重要的,类型思维还是一种价值性的思考,它能诉诸明白的价值判断,并能清晰地显示整个体系的意义脉络。类型思维的上述特征,充分显示了其作为概念式思考的补充方法的可能意义,值得认真对待。立足于上述知识背景,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类型思维在刑法上的贯彻路径。在作者看来,任何刑法规范的建构,都是从经验事实中抽象法类型的过程,而任何刑法规范的阐释与运用,都是法类型还原为生活事实的过程,是两者相互靠近乃至形成对接的过程。因此,类型思维隐含于刑法规范形成与适用的始终,指引着刑事立法与司法的内在操作。在此种"规范类型论"的线索上,类型思维将在具体规范建构、体系化建设、刑法解释、类推、不确定概念与概括条款的适用等各个侧面得以展开。

  • 标签: 类型 概念 规范 立法论 解释论
  • 简介: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立法模式决定了网络侵权应在侵权责任法中予以类型化。网络侵权可采以主体为类型化标准。侵权责任法中对网络侵权主体的内容选择时,应排除其与侵权责任法总则一般性规定中规则相同的内容,也要排除只适用于特殊侵权客体,可通过民事特别法加以规定的侵权规则。在立法编排中,网络侵权类型应通过以主体为编排标准来作出集中规范。

  • 标签: 侵权责任法 网络侵权 立法编排
  • 简介:理清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合法性审查、合理性审查、全面审查等问题,是正确理解我国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前提。两大法系代表国家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形成多来自司法实践,并且具有过程性和类型化的特点。借鉴域外经验,以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审查标准的构建为路径,明晰基本概念的内涵,注重标准内部的逻辑自洽,对于增强行政审判的可操作性,倒逼行政程序法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行政诉讼 审查标准 类型 构建
  • 简介:从构成要件和违法性的关系看,构成要件理论分为行为类型说、违法类型说和违法有责类型说,而构成要件的机能一般认为分为罪刑法定主义机能、犯罪个别化机能、违法推定机能和故意规制机能.三种构成要件类型在实现构成要件的四种机能上发挥着不同的影响,因此,构成要件类型的定位对构成要件机能的理解和重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标签: 构成要件 机能 类型
  • 简介:台湾地区的"大法官"制度大部分移植了德国的宪法诉讼制度,同时又承袭了本土的统一法令解释制度的内涵。依提请主体的不同,"大法官"解释程序予以了类型化划分,每一解释程序有着不同的法定要件,承担了不同的功能。祖国大陆的宪法解释制度也应在程序上予以更明确的规范。

  • 标签: 宪法解释 程序类型 法定要件
  • 简介:当前损害赔偿案件的类型、问题及对策田双鄂,周顺昌编者按:近几年来,各地人民法院审理了大量的损害赔偿案件,对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维护社会安定,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总结审理损害赔偿...

  • 标签: 损害赔偿 民事赔偿 当事人 医疗事故 案件受理 致人重伤
  • 简介:合同生效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具备生效要件,具有完全的法律拘束力。笔者结合司法实践就生效类型及未生效的法律后果谈几点意见。合同生效的主要类型合同生效主要包括以下类型:依法成立时生效。

  • 标签: 合同生效 法律后果 法律拘束力 生效要件 司法实践
  • 简介:乌木系无主物,自由先占构成习惯法,故得因先占取得其所有权,裁判上亦得以《物权法》第30条为依据。土地上若有特定类型用益物权,用益物权人享有排他先占权;若无,就集体土地,集体成员有排他先占权,就国有土地,国家负有容忍自由先占之义务。先占若侵害他人之排他先占权,或违反先占之禁止,不能取得所有权。国家所有权可分为宪法上、民法上国家所有权,两者之性质、规范意义不同;后者系前者于私法上之落实,且采"种类法定主义"。民法上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之客体,仅限于构成"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者;就国有之自然资源,公民亦享有合理使用之基本权利。

  • 标签: 先占 国家所有权 孳息 埋藏物 法律漏洞
  • 简介:<正>人类社会始终面临着治理的需要,而治理的模式却千差万别,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法律及其运作,更因国家权力的千变万化而呈现多种面孔。从历史到当下,人们不断在探寻确立社会生活有序模式的逻辑与经验,追求着某种普遍性和一致性的同时,却又不得不始终面对差异性和多样化的现实。当我们仔细

  • 标签: 刑事程序 人民调解 主题研讨 责任法 矿产资源 公司法人格否认
  • 简介:不动产登记簿错误可以分为权利事项错误与非权利事项错误。权利事项错误意味着登记簿上对不动产物权的归属和内容的记载不正确,而非权利事项错误则是指那些不涉及物权归属和内容的登记簿错误。二者在是否会对物权构成妨害、是否导致善意取得以及更正登记的程序上完全不同。我国《物权法》第19条区分了这两类错误,并确立了不同的更正程序与要件。当不动产登记簿上存在权利事项错误时,应由利害关系人行使更正请求权请求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同意更正。如果权利人拒绝的,更正请求权人应诉请法院或仲裁委员会解决该民事争议。原则上,只有法院、仲裁委员会的生效法律文书才属于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证据,登记机构才能据此进行更正登记。但是,对于非权利事项错误,权利人可以通过提供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而申请更正登记,登记机构也可以依职权进行更正登记。

  • 标签: 不动产登记簿错误 更正登记 权利事项错误 非权利事项错误
  • 简介:虚假诉讼问题涉及第三人撤销之诉、执行异议之诉、再审制度等复杂问题。现有研究没有脱离微观的具体概念、制度规定,较少从更为宏观的视角进行探究。本文试图引入新的研究思路,从虚假诉讼受害人救济方式出发,用时间标准进行梳理,区分"法院是否赋予第三人参与诉讼机会"和"第三人是否实际参加诉讼"来进行类型化研究,探究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对于虚假诉讼受害人的救济缺陷,寻求完善策略。

  • 标签: 虚假诉讼 恶意诉讼 第三人撤销之诉
  • 简介:一般而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维权的方式包括商业谈判、仲裁、调解、民事诉讼、行政手段、刑事手段,等等。本文的焦点将集中于版权法领域的损害赔偿责任,运用案例类型化的研究方法对2012—2013年度的司法审判实践进行研究,在形成"案例类群"的基础上,将包含在不同判决书中的详细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筛选、归类、比较和分析,同时运用箱型图等手段协助这个发现的过程,最终揭示出计算机软件侵权赔偿案件的"家族相似性"及其差异性,与2005年度形成对比。本文在最后指出,2012—2013年度的司法审判实践显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如法定赔偿方式的适用率偏高、法院对权利人诉讼请求的数额的支持度偏低、大部分裁判文书对赔偿的表述过于简单,等等,归根到底是受到司法者的悲观者心态的制约。受"软件定价不合理和升级频繁"这种心态的影响,司法实践中出现试图人为降低交易成本以促成交易的现象,本文从司法消极主义和经济分析两方面入手,证明这种做法实际上无益于促进"应付费软件的盗版率"的下降进程。

  • 标签: 侵害软件著作权 损害赔偿责任 司法消极主义 箱型图 经济分析
  • 简介:持“多种行为类型说”及“复合行为类型说”的学者认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实行行为。其中,持“多种行为类型说”的学者认为,该罪存在生产行为、销售行为及生产并销售行为3种具体的实行行为类型;而持“复合行为类型说”的学者则认为,该罪只有一种实行行为类型,该行为由生产行为要素与销售行为要素复合而成。持上述两种学说的学者对该罪实行行为的认知与归纳皆源于对该罪罪状的误读,不能合理地解决司法难题并带来理论纷扰。持销售伪劣产品“单一行为类型说”的学者认为,该罪的罪状部分仅描述了销售伪劣产品一种实行行为类型。此说既是符合规范现状的学说,也是解决对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0条理论解说混乱及司法适用困惑的妥当学说。

  • 标签: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实行行为 多种行为类型 复合行为类型 单一行为类型
  • 简介:法学知识可分为基础理论法学知识、制度性法学知识和技能性法学知识。根据此种法学知识的类型区分,目前我国法律硕士教育中存在着知识类型单一、不完整、不协调的问题,这是导致我国法律硕士教育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诱因。对此,需要完善我国法律硕士教育中的知识类型,以提高我国法律硕士教育质量。

  • 标签: 法律硕士 法学知识 知识类型
  • 简介:明清市廛律例主要针对牙人牙行而设。商牙纠纷是明清商业纠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类型及解决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国家对于商业社会控制的重要特征。明清牙人对国家赋予的公法职能的行使和滥用是引发诸多商牙纠纷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明清 商牙纠纷 社会控制 公法职能
  • 简介:在水污染事件频发的今天,刑法保护水资源采用结果犯的方法有待改变。危险犯的设置,是克服水污染犯罪刑法保护失灵的重要方法,合乎环境犯罪类型化的发展趋向。同时,引入危险犯与现行刑法的基本理念契合,但可能会限制经济发展的自由。经济发展的自由与刑法规制之间的张力可借鉴德国“偶然性说”的方法,并通过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来界定水污染犯罪危险犯的“危险状态”加以弥合。

  • 标签: 水污染犯罪 危险犯 合理性 危险状态 类型化
  • 简介: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房地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由此产生的纠纷不断增多,处理不当易造成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本文就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的确认,房屋买卖纠纷案件的类型及对策作以研究,旨在能对实践有所指导.

  • 标签: 房屋买卖纠纷 案件 效力 试析 房屋买卖合同 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