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微生学是高校许多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紧跟学科的最新进展,应选用优秀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完善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做到教学相长。

  • 标签: 微生物学 教学方法 课程建设
  • 简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从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的教育理念在我国得到重视.本文根据探究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职教学生的特点,以职业教育中农业微生学为内容,设计了三类探究教学案例:课堂中的探究;学生自已设计实验完成的探究;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法完成的探究.

  • 标签: 农业微生物学 探究教学 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思想 教育事业
  • 简介:摘要微生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课程,是医学生踏入医学殿堂的奠基之石和必经之路。在多年教学中发现,中职医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学习这门学科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总结中职医学院校教学模式,浅谈对微生学检验技术的教学方法。

  • 标签: 中职医学院校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方法浅谈
  • 简介:以云南保山昌宁尼诺红茶、绿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微生数量以及种类,研究结果表明:尼诺茶中的微生含量较少,主要含有黑曲霉、产黄青霉;找到3种细菌,其中以芽孢杆菌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初步鉴定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的能力;通过研究为消费者放心饮用尼诺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制定尼诺茶科学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 标签: 云南昌宁 尼诺茶 微生物 分离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学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此也使得微生学科得到了有效的创新,微生学科在构建过程当中属于生命科学类其专业课极为重要要核心技术课程之一,推进微生学科教学的改革,并且对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实施,对于医学的全方位发展而言,有着较为突出的现实意义。从思想政治的理念的培育,以及相应的课程思政的元素进行综合性的挖掘,需要充分的对微生课程思政教育的现实实践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文章对微生学课程思政教育在发展中所拥有的现实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微生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提供有效的现实性参考。

  • 标签: 微生物学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 简介:通过对牡蛎肠道微生总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以OD260/OD280比值、琼脂糖凝胶电泳、DNA浓度及PCR反应为指标,分析比较提取近江牡蛎肠道微生总DNA的方法,结果表明,SDS-溶菌酶法的结果最优,其次是CTAB提取法,最后依次是DNA简约提取法、试剂盒法。

  • 标签: 牡蛎 肠道微生物 DNA提取 电泳 PCR
  • 简介:旧人教版《新陈代谢类型》一节的内容中,讲述到的自养型的生物主要有两类: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其中光能自养以植物较为重要和熟悉,而化能自养仅较详细举了硝化细菌为例,光合细菌、硫细菌和铁细菌只是简单的提及。在生物复习中关于微生的种类和代谢特点却常常有讲述,给很多学生甚至教师带来疑惑。

  • 标签: 新陈代谢 微生物 自养 机理分析 光合细菌 代谢特点
  • 简介: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农业微生学》课程教学实践,对该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教学探索与思考,包括改进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引入学科前沿、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及完善课程考试体系几个方面,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 标签: 农业微生物学 课程体系 教学实践
  • 简介: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松原市三义乡二屯村、扶余县容家沟镇、大安市东方红农场、镇赉县岔台村四个地区土样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地区土壤微生的数量之间有明显差异,细菌数量最多,占微生的总量的70%以上,在1.89×108cfu/g~5.72×108cfu/g之间,放线菌在2.10×107cfu/g~7.85×107cfu/g之间,真菌最少,在1.74×105cfu/g~6.92×106cfu/g之间;扶余县容家沟镇耕地土壤的性质较好,镇赉县岔台村土壤的恶化程度较高。

  • 标签: 土壤 微生物区系
  • 简介:摘 要:以“虫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应用——以金蝉花为例”探讨微生技术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切实提升了教学质量,增加了学生的职业认同、内化了职业精神并将积极践行职业使命。

  • 标签: 微生物技术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从提出、理解到实践,教师一直在不断地积累着经验。与人文类课程相比,自然科学课程是课程思政的短板和难点。本文以《微生学》课程为例,从《微生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以及课程思政的实施等方面阐述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希望能对自然科学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有所帮助。

  • 标签: 微生物学 课程思政 教学案例
  • 简介: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分类及常见类型,对其高产微生的筛选、发酵过程优化、廉价原料的利用以及促产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生物表面活性剂 微生物 发酵 优化
  • 简介:摘要: 基础病原微生实验中会接触到很多病原微生,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极易引发安全问题。对基层病原微生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能够防止病原微生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但是在当前基层病原微生中却存在诸多安全管理问题,如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形式化等。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专门针对基层病原微生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各界同仁参考。

  • 标签: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 现状及对策
  • 简介:文章着重介绍了当代化学诱变技术、发生突变的机理和诱变效率,概述了化学诱变的原理及其在工业微生育种上的应用进展,选择性地介绍了几种公认有效的突变剂的作用机理。

  • 标签: 微生物 化学诱变 诱变剂
  • 简介:摘要:作为食品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食品微生学的教学效果极大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顺利开展。鉴于课程内容较为繁杂,教学方式应当将传统教学手段与新新的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通过课程形式的转变使教学内容能更好的被学生了解、吸收和应用。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得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点转变成丰富多彩的图形动画,使得学生脑海中产生与知识点对应的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吸收课程知识要点。同时,在现有的课程学时内,对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的课程比重的调整很极为重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就业需求,提高实践操作的课程学时,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对课程知识的合理运用水平,组织学生自主实施操作,在实验中充分掌握课程知识要点,完成课程目标。

  • 标签: 食品微生物 课堂教学 改革
  • 简介:以内江师范学院微生学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讨论《微生学基础6th》为教材版本的微生学双语教学中专业语汇学习的难点及突破策略,并讨论利用校园网络及因特网进行语汇学习辅助教学的做法与意义.在地方院校中开展微生学双语教学,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制作相应的辅导读本,从长句、副词、字根方面加以梳理.教学应该关注学生自我效能感,以提高学生双语学习的"兴趣、信心、信任"为贯穿始终的坚持.同时采用网络学习辅助教学。

  • 标签: 双语教学 微生物学 语汇
  • 简介:本文综合分析我国环境工程微生学素质教育的现状,针对该课程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我校素质教育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方案,旨在为我国环境工程微生学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推广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 标签: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素质教育 解决方案 探索
  • 简介:本文以环境科学专业《微生学基础》双语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实践对高等院校开展微生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认为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整个教学活动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 标签: 微生物学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和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中职教育不断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一员,中职院校一直为国家输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食品微生实验课程教学是中职院校教育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具有较高的实践性要求,对基础知识掌握水平与实践联系极为紧密。如何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一直是中职院校所重视的研究内容。本篇文章首先介绍中职院校微生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意义,再阐述中职院校食品微生实验课教学的现状,最后针对食品生物实验课在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对策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食品微生物 实验课 中职院校 教学改革
  • 简介:对吉林省西部不同季节稻田土壤微生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稻田的土壤微生的数量明显高于未开发稻田的数量,春季稻田土壤微生的数量多于秋季收割后稻田土壤微生的数量;微生数量以细菌的数量占优势,在8.25×107-1.31×108cfu/g之间;放线菌数量在6.21×106-9.16×106cfu/g之间、真菌数量在4.50×105-9.16×105cfu/g;稻田土壤的pH变化不明显。盐碱地salineland开发水田后的土壤肥力高、质地好,适于三大类微生的生长。

  • 标签: 稻田 土壤 微生物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