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城市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西方自十九世纪以来展开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城市化,即“都市化伴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扩展而来,它不仅直接彰显出人类生活模式趋向现代的历史性转变,更是导致此一转变的重要动力”。(1)而对于经历了漫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乡土中国”来说,整体现代化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则主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展开。

  • 标签: 城市想象 主题建构 农村题材 电视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现代化进程
  • 简介:<正>近几年来,我在写作上有个愿望,想写一些农村新人物,想在农村新人的精神面貌上,新的性格形成上,进行一些探索。前一个时期,我在创作上有两个毛病:一个是写事件;一个是把着力点往往放在老一代人物身上。着力点反映出作者的兴趣,把着力点放在老一代人物身上,有碍于对新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观察研究和分析。但根本问题还不是着力点问题,而是生活问题。写不出来新人物或者写出来了,但形象不鲜明,性格不丰满。这当然是由于我没有更深入地参加到

  • 标签: 新人物 着力点 农村妇女 斗争 感受 性格形成
  • 简介:2010年6月,姚安县开始推广农村公益数字电影放映工作。县级电影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电影主管部门提出的“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群众受益”的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势推进农村公益性数字电影的大力实施,真正做到了政策到位、资金到位、设备到位、责任到位、管理到位。

  • 标签: 电影放映工作 公益性 姚安县 农村 行政主管部门 调查
  • 简介:1968年:电影分级制的缘起与雏形,1966年,与海斯同样声名狼藉的“美国电影协会”(MPAA)第二任总裁、前美国商业部长埃里克·约翰逊(EricJohnson)下台后,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特别助理的杰克·瓦伦蒂(JackValenti)成为该协会的第三任总裁任职至今。上任伊始,瓦伦蒂即积极为至今仍被业界首肯的电影分级制度的颁行四处游说。

  • 标签: 美国 电影分级制度 电影协会 电影业
  • 简介:当电影由纯粹的好奇性观赏影像转化为遍及世界的大众消费产品后,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电影可能对社会、人群产生负面影响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尽管不同文化、国度或群体在历史不同时期对何者构成"负面"因素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在电影制作、放映领域引入审查或分级制度的目的却具有一致性,即在电影人和社会责任二者之间取得某种暂时的平衡.一方面,如果电影具有艺术属性的话,那么抹杀或剥夺创新和表达的自由也就意味着电影艺术的死亡.另一方面,由于电影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是大众消费的娱乐工具,因此其创新和表达自由就不得不顾及大众和社会的理解与承受力.历史地看待这一矛盾,创新精神和表达自由始终是推动电影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换言之,平衡或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自视为代表社会大众利益的审查或分级制度能否成为电影艺术发展的助力而非羁绊.

  • 标签: 电影分级制度 审查 美国 读解 分类 消费产品
  • 简介: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江西省文联等单位在这里举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小康电视节目工程’”表彰活动,这对于动员广大电视艺术工作者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代表中国文联,对活动的举办和受表彰的电视节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实施“农村小康电视节目工程”做出努力的电视艺术工作者致以诚挚的敬意!向给予我们这次表彰活动大力支持的江西省委、省政府,南昌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 标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表彰活动 农村小康 获奖作品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电视艺术工作者
  • 简介:“双百”方针背景下的电影创作是新中国早期电影事业一次难得的“解绑”,由此,撕开电影蜕变的一角,洞见理想与现实间隙下的有限想象和内在联系。双百时期的农村题材电影尤其在剧本质量、主题表达上有明显的提高和转变,这得益于当时政治局势稳定、发展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所带来的社会整体的宽松氛围和对文艺提出的新“指示”,具体到电影层面则是通过调整题材规划、放宽思想把控、启用“旧人”等方式予以支持。但这样的“解绑”仍是有限的,农村题材电影之所以呈现为如此的样貌,归根究底是由“十七年电影”的本质和乡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 标签: “双百”时期 农村题材电影 主题表达 转变原因 内在动因
  • 简介:新世纪农村"教育"题材的儿童电影与20世纪90年代的同类题材电影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与转变。这主要体现在,儿童人物形象的深化;城乡教育空间内在互动的探索;以及用智性的"轻逸"力量对以往沉重化主题阐释的转化。在这些嬗变的背后体现了一种"大关怀"的视野,这是对以往同题材影片狭隘化"小悲悯"道德诉求的超越。

  • 标签: 新世纪 农村儿童教育电影 嬗变 伦理视野
  • 简介:乐安县位于江西省中部.抚州市西南部,是个农业大县。全县辖9个镇、6个乡和1个垦殖场.共175个行政村。总面积2412.59平方公里。全县人口近36万.其中农村人口约29万.约占总人口的81%.是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与经济发达的县市相比.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较为贫乏。

  • 标签: 农村人口 电影放映工作 乐安县 现状 农业大县 扶贫工作
  • 简介:曾经以《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这“农村三部曲”饮誉新时期影坛的赵焕章,由于种种原因偃旗息鼓几年之后,终于在九十年代的第二个年头,重新扯开嗓门,唱起他那令人熟悉而亲切的歌——《沂蒙山人》。笔者怀着浓厚的兴趣,深入山东临沂地区拍摄现场跟踪采访。虽是寥寥数日,但那块神奇而充满沧桑的土地,以及赵导和他的同行们无限忠诚于农村片创作拍摄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难忘的印象……A.我们一路风尘赶到平邑县城(《沂蒙山人》摄制组的大本营),恰好是在一场大寒之后,天气虽然有点回暖,可整个大地仍是冰冻雪封、寒意逼人。此时去“九间棚”外景地的山路因雪辗成冰,路面溜

  • 标签: 赵焕章 农村三部曲 牛百岁 喜盈门 一路风尘 跟踪采访
  • 简介: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电影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最为活跃、最受群众欢迎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为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大家也感到,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也面临着新问题、新要求,需要我们去研究破解,以便进一步适应形势、改进工作、满足群众需求。

  • 标签: 电影发行放映 中国电影产业 电影放映 文化生活 娱乐形式 电影工作者
  • 简介:近年来,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一大批农村题材电视剧在荧屏上热播,其中反响较为大的当属《乡村爱情》、《女人的村庄》、《女人当官》等系列作品,在电视文化领域刮起了一股充满黑土情怀的东北风,形成了引人注目的"东北文化现象"。

  • 标签: 农村题材 电视剧 女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化领域 文化现象
  • 简介:从1959年到2011年,广东电视新闻走过了不平凡的52年,广东电视新闻人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下了南粤大地气势磅礴的壮美画卷,记录下了广东电视新闻事业每一页崭新的篇章,也记录下了他们自己走过的坚实而迅疾的脚步。

  • 标签: 电视新闻事业 广东 改革创新 1959年 摄像机 新闻人
  • 简介:电视台的节目的制播机制改革大势所趋,这是业内人士早已形成的共识。由于电视台长期以来的喉舌地位,电视台的管理层往往是重宣传而轻市场。同时,电视台的内部体制长期维持着传统模式,这就造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态,其后果是严重制约了电视业的发展。面对着报刊业行将整合完毕后的冲击、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面对新的媒体崛起后对我们的挑战以及我国加人WTO后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则显出被动和无奈。如果不久后电视业的垄断优势一旦失去,其前景将令人堪忧。

  • 标签: 电视事业 制播机制改革 节目质量 电视台 频道专业化
  • 简介:一、关于广播电视整体转型在2004年11月2日的第三届中国电视南方论坛上,我第一次提出: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广播电视经历了两次重大突破,形成了两个高速发展期,目前正在经历第三次重大突破,将会形成第三个高速发展期。并且还指出,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第一次重大突破,是以政策(即“四级办”政策)突破为特征;

  • 标签: 中国广播电视 改革开放 制播分离 中国电视 发展期 经历
  • 简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呈现出80年代的高潮爆发,90年代的迂回调整及新世纪的多元突围三个阶段的发展轨迹。

  • 标签: 现实主义 改革开放 电影 80年代 90年代
  • 简介:本文探讨的是1987至1992年这段特定时期内,韩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与政治立法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电影审查制度,不仅意在防止本国电影人制作出当局认为有所冒犯或不利于政府施政的影片,而且在使强硬的右翼政权合法化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标签: 1987-1992年 韩国 电影审查制度 政治合法性 政府管理 电影机制
  • 简介:7月29日,由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公司和重庆市惠民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影农村数字电影广告运营平台重庆现场会成功举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科技司和电影局技术处、电影科研所、数字节目中心.集团领导乐可锡、周德群以及中影新农村发行公司、重庆市文广局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乐可锡主持。

  • 标签: 数字电影 广告运营 新农村 重庆市 现场会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