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宋、元时期脍炙人口而今家喻户晓的《木兰诗》,应该就是中唐人韦元甫将“原始”作品分拆後增加词句所“续入”的二首姊妹篇之一。而其“原始”作品,盖南宋人祝穆所录题为“晋木兰”所作的“古乐府”。值得注意的是,除生活年代晚于韦元甫者,无人提及那首已被“精炼”的作品。实际上,当拓跋鲜卑君临北中国之际.女子以女妆出入营垒的现象十分普遍,只有在唐统一后,军队中才没有女性。到了后世,兵威不振的宋和崇尚武功的元,从各自的感观出发.都对木兰有着许多的赞美。

  • 标签: 《木兰诗》 韦元甫 木兰
  • 简介:<正>1644年,清政权在北京建立,之后在继续和南明、李自成农民军进行的三方面角逐中,取得了初步胜利,乃于1645年初,命在陕西的豫亲王多铎率所部“相机即遵前命趋往南京。”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扬州战役是清军渡江前取得的第一个具有关键性的胜利。史可法被俘遇难,南明四总镇及左良玉部的溃降,导致南明沿江防线的全面崩溃,福王被擒,宣布了南明王朝基本结束。因此扬州战役在清初历史上成为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

  • 标签: 扬州城 清军兵力 扬州府 史可法 日记 章京
  • 简介:壬利器、王贞珉先生《汉书古今人表疏》一书是人表研究资料最详备的集成性专著,具有学术工具书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订正了其中曹郄时、粱卜昭父、后夔玄妻等几条出处错误,果手、厚成子、鲍国、祝佗父等几处断句错误,以及荡泽子山的人名标号错误。

  • 标签: 古今人表疏证 出处 断句
  • 简介:在南京总统府南面,隔着中山东路,现在有一家闻名中外的“利济巷慰安所遗址陈列馆”。2014年6月7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利济巷原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正式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6月25日,我作为专家代表,与市政府有关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共同举行了利济巷原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定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立碑揭碑仪式。接着,在南京市政府领导下,从2015年4月开始,对利济巷原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进行大规模修复,建成为“慰安所遗址陈列馆”,目前已经对外开放。

  • 标签: 南京市人民政府 慰安妇 文物保护单位 朝鲜 侵华日军 慰安所
  • 简介:通过研究姜夔行实方面的问题,我们证实,南宋必有两个单炜:一为南宋初已卒者,一为与姜同时者;不能因有姜氏出生前之单炜就遽然否定与姜夔同时字丙文的单炜。梳理辨析现存文献可知,单丙文不仅存在,而且与永嘉四灵中的徐照、徐玑等有师生之谊,与姜夔的师生关系也是存在的、南宋以后关于单丙文的记载是可信的。

  • 标签: 姜夔 行实 单丙文 单炜 师事
  • 简介:二十多年前,父母搬到镇上住,乡下老房子日渐破败,后来拆掉,住宅基地在,表弟种些油菜、蚕豆之类。.前年.年近九旬的父亲忽然提起,说我家的土地房产还留着。他找出一张发黄的纸,小心翼翼打开,折缝处有些破损,但字迹清晰可辨。

  • 标签: 土地证 故事 住宅基地 房产证 房子 油菜
  • 简介:<正>《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六册有《天子建州》篇,是有关先秦礼仪制度的文献,为研究先秦礼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由于有甲、乙两个写本相互对读,且甲本较为完整,为简序编联和文字释读提供了很大便利。经过原考释者曹锦炎先生及诸位学者的研究,现在全篇文字基本可以读通。不过,由于其中关于礼制的记载多不见于传世文献,甚至有与传统说法大相径庭者,所以在具体文意上仍存在不少见仁见智之处。为便于讨论,我们依据甲、乙两个写本的图版,同时吸收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参以自己的看法写出通行释文如下:

  • 标签: 礼学 传世文献 战国楚竹书 甲本 简文 博物馆藏
  • 简介:郦道元《水经注》卷六言:“汾水又南迳汾阳县故城东,川土宽平,垣山夷水。《地理志》曰:汾水出汾阳县北山,西南流者也。汉高帝十一年,封靳强为侯国。”从这段文字来看,靳强受封汾阳侯国之相关记载当无疑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史记》之《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与《汉书》之《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所载靳强汾阳侯国信息略有出入。除梁玉绳《史记志疑》外,诸家均未作出解释。此外,汾阳侯国之定位,诸家亦所说不一。经考证,靳强起兵之年当为秦二世三年(前207)四月,起兵地点为阳夏(今河南太康),汉汾阳县故城在今山西岚县。

  • 标签: 《水经注》 《史记》 《汉书》 汾阳侯国
  • 简介:每当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就会想起一件往事——1960年5月.我在经历了10年的戎马生涯后,转业到地方,被分配到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秘书科工作。

  • 标签: 教师节 饥饿 武汉市武昌区 教育局
  • 简介:《中华读书报》1999年9月15日登载的王春瑜《红豆、劳什子及其它》一文(副标题为“煞风景的考证之二”,以下简称“王文”),旨在反对浮躁学风,提倡好学深思,读后觉得用心甚佳,但其中对王维的名篇《相思》所作的新解释,也令我十分疑惑。

  • 标签: 相思 王维 新解 99年 反对 浮躁
  • 简介:元稹撰传奇《莺莺传》,状张生与崔莺莺之情事,委曲婉艳,遂为名篇。宋赵德麟《侯鲭录》卷五《辨〈传奇>莺莺事》,以元稹事迹与诗歌比勘传文,发其本事,谓张生实郎元稹自寓,抉奥探微,信而有徵,後之学者多信从其说。然而《莺莺传》虽为实录,终竟是出以小说笔法,虚实杂糅,有所隐讳,故前人於引证订补之处,或有未密。近年以来,有学者撰文对此提出质疑,否定张生郎元稹自寓,使得这一定论似乎又成了问题。今不揣鄙陋,欲就《侯鲭录》所考再作疏,以期对此一公案的结论有所助益,并求就正於通人。

  • 标签: 《侯鲭録·辨〈传奇〉莺莺事》 中国 《莺莺传》 元稹 文学研究 古代小说
  • 简介:从《南史》本传和《隋书·经籍志》开始,历代公私书目中《世说》的作者就一直题为刘义庆。明代以前的典籍也直称刘义庆《世说》,如《世说新语·假谲》“诸葛令女”条刘孝标注云:“葛令之清英,江君之茂识,必不背圣人之正典,习蛮夷之秽行。康王之言,所轻多矣。”

  • 标签: 《世说新语》 刘义庆 古代典籍 中国 编纂时间 历史考订
  • 简介:《四库总目提要》卷一四八集部别集类一《庾开府集笺注》条云:兆宜采辑其说,复与昆山徐树毂等补缀成编,粗得梗概。然六朝人所见之书,今已十不存一。兆宜捃摭残文,补苴求合,势不能尽详所出,如注《哀江南赋》经邦佐汉一事,引《史记索引》误本,以园公为姓庾,以四皓为汉相,殊不免附会牵合。后钱塘倪皤别为笺注,而此本遂不甚行。然其经营创始之功,终不可没,与倪注并录存之,亦言杜诗者不尽废千家注意也。

  • 标签: 《四库总目提要》 补证 《哀江南赋》 笺注 别集 梗概
  • 简介:<正>《尚书》传至魏晋,始有伪作羼杂其间,学人对此长期莫辨.至有清一代,阎若璩《尚书古文疏》问世,才确征晋梅赜所献《尚书》搀杂赝品.然阎氏此著,学人多以《古文尚书疏》称之.如《四库全书总目》、《清史稿·阎若璩传》、《书目答问》(张之洞)、《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和)、新版《辞源》《辞海》等言及阎氏此著时均作《古文尚书疏》.经考,《古文尚书疏》系《尚书古文疏》之误.

  • 标签: 《尚书古文疏证》 《古文尚书疏证》 《尚书》 《四库全书总目》 学人 《书目答问》
  • 简介:传世《国语》,自宋代以来,俱为三国孙吴韦昭注本。北宋时人宋庠讲述说:“今此书唯韦氏所解传於世,诸家章句,遂无存者。然观韦氏所叙,以郑众、贾逵、虞翻、唐固为主而增损之,故其注备而有体,可谓一家之名学.”其传世版本有两大系统:一为宋庠校本,附宋氏自撰《国语补音》三卷於全书之末,因宋庠字公序,後世习称“公序本”或“宋公序本”;

  • 标签: 《国语》 后稷 先世 《国语补音》 宋代
  • 简介:秦朝末年,以张楚政权为核心的项羽等反秦义军与章邯、王离所率秦军在钜鹿(今河北平乡附近)展开的一场大战,近人习称“钜鹿之战”。这场战役,事实上成为决定双方命运的战略总决战,意义重大,可以说相当於现代史上的淮海战役,结果是王离所部全军覆灭,章邯率余众俯首降服,秦王朝由此大势已去,亡国覆社,只能束手待之了。

  • 标签: 项羽 安阳 补证 秦朝末年 淮海战役 现代史
  • 简介:一文就对他的一文的辨析提出辩解与反诘.文章认为其辩解与反诘要么避开所讨论问题的着眼点、辨非所讨论者,要么又解读再误,要么将明显的有违情理与逻辑的说法强加于人再事辩驳与反诘.文章对上述问题略作辨析,同时再次略为辨析其作为杜甫、严武发生"睚眦"事件诗的那些杜甫诗歌,根本无法证实其所信从并欲证实的所记载的严武、杜甫间的"杀而未果"事件的真实性.

  • 标签: 杜甫 严武 “杀而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