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由于峡水坝的即将兴建,峡地区文物古迹的保护问题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过去中国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多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并且获得了极大成果。但是,作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长江流域,只是在近年来才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峡地区由于过去极少进行这方面的工作,长期以来,它的历史文化面貌一直象一团朦胧

  • 标签: 文物保护 历史风貌 三峡地区 云阳县 题刻 巫山
  • 简介:前不久,笔者征得一枚北宋“政和通宝”折白铜钱。该钱径30mm,穿6mm,厚2mm,重8g,隶书钱文,素背。包浆呈土化绿入骨,甚至有铜质已化,而未被锈迹掩盖之处则银光闪露,温润圆融,精美异常,弥足珍贵(彩页①图3)。

  • 标签: 政和通宝 铜钱 试析 北宋 钱文 铜质
  • 简介:本文选取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一些词语进行考释,以便于文书的阅读和研究,同时为大型辞书的编纂、修订提供参考。

  • 标签: 吐鲁番出土文书 词语 释义
  • 简介:<正>最近,郑州面粉厂在施工中,出土了一件完整的彩狮子瓷枕。瓷枕为一卷曲伏卧的雄狮。前肢并拢向前作俯首状,双目圆瞪,凝视前方。后肢内曲,尾毛开散收贴一侧。狮子通体施黄褐色釉,眉、腿点缀绿釉。造型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狮背上有如意形枕面,两端微微翘起。枕面中都绘一牡丹花枝,盛开的牡丹花施乳白色,周围绿叶相配,显得鲜艳美丽。瓷枕通高10.5厘米;下部长23、宽15厘

  • 标签: 瓷枕 狮子 郑州 牡丹花 内曲 绿釉
  • 简介:梁带村墓地是近年来周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发掘者认为,该墓地为芮国墓地,年代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到了春秋早期。笔者综合目前已经发表的材料,认为该墓地并未见到西周晚期的遗存,已经发掘和公布的材料,年代均集中在春秋早期偏早阶段;而且仅有南区的带墓道的大墓与芮国相关,从出土遗物来看,北区大墓与芮国没有直接的联系。南区大墓中,M27组是芮桓公和两位夫人的墓葬,是芮伯万返回芮国之后,其父母芮桓公和芮姜被驱逐到梁带村一带的结果,M28墓主是芮桓公到达梁带村之后,新立的下一代国君;而北区发现的大墓性质复杂,与南区大型墓葬关系不明。

  • 标签: 梁带村墓地 年代 性质
  • 简介: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春,上海五马路(今广东路)古玩市场的一些大户老板纷纷交头接耳在议论,因为他们风闻卢芹斋的上海代理商、在上海江西中路260号开设“雪耕斋文玩号”的古董商、人称上海古玩业“四大金刚”之一的张雪庚,最近从北平进手了一批好东西。而这批所谓的“好东西”,其实正是包括终于出头露面的部分浑源彝器在内当年未能启运出口的一批文物珍品。

  • 标签: 浑源彝器 卢芹斋 古玩市场 历史研究 “雪耕斋”
  • 简介:中国的丧葬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可谓源远流长、多姿多彩。自先秦以来,有关丧事的俭与奢、礼俗的简与繁、墓葬规格的薄葬、厚葬等诸问题的处理上,历来就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从秦始皇大开厚葬之举,两汉因之,遂成风气且影响深远。两汉延续时间前后长达400余年,

  • 标签: 丧葬制度 三国时期 墓葬规格 丧礼 葬仪 葬交礼
  • 简介: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古代佛教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正如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说:"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艺,自代历汉,至唐而备矣."而唐代的青铜佛教造像,就是这枝娇艳的奇葩.唐代青铜佛教造像不仅在题材内容、造型装饰、工艺技法上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铸造技术上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 标签: 佛教造像 铜佛 唐代 三代 中国历史 青铜
  • 简介:(ya)哒(Hephthalite)国钱币在我国境内出土发现较为罕少。笔者近年收集到枚不同版别的(ya)哒国王系钱币介绍给专家、学者及丝路钱币同好参考。

  • 标签: 钱币 出土 版别 国王 学者 专家
  • 简介:高其佩的幅指画张献哲(山西省博物馆)高其佩(公元1660一1734年),字韦之,号且园,又号南村。原籍辽宁铁岭人,生于江西建昌,曾任宿州知州、四川按察使,至刑部右侍郎。他自幼酷爱绘画,八岁学画,后弃笔用指作画,名震画坛。后继者较多,并形成一个新的画...

  • 标签: 高其佩 山西省博物馆 刑部右侍郎 辽宁铁岭 建昌 松鹰图
  • 简介:奉系时期.东省的货币种类纷繁复杂。仅能略述。当时之人在著作中提到:“东省之币制混乱于不可名状。有以银为本位者,有以金为本位者.有以个人信用为本位者,有以纸币为本位者。其流通之钞票.有为中央银行所发行者。有为地方银行所发行者,有各省市所发者。有私人银号所发者,有各炉户所发者,纷然杂陈,

  • 标签: 奉系时期 货币制度 东北地区 铜元 纸币
  • 简介:黄冶窑位于河南省中部的巩义市,是烧造唐彩的主要窑址.窑址主要分布在洛油南部大、小黄冶村附近黄河两岸.这里为丘陵浅山地带,地势高低起伏,沟壑纵横,其地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高岭土和煤炭资源.在这一地区建立唐彩作坊、窑炉是非常理想的.

  • 标签: 窑址 唐三彩 南部 地势 河南省 黄河
  • 简介:北宋末王黼(1079~1126)写了一本名为《宣和博古图》的书,记录一些古物。其中有一种很特殊,他认为是天文仪器之类的古代器物(如图一)。在图旁有文字说明称:”右表座高四寸六分,深四寸二分,阔七寸一分,口径一寸一分,重斤九两,无铭文。是器表座也。

  • 标签: 器物 铭文 北宋 天文仪器 古代 文字说明
  • 简介:近年来,笔者有幸在焉耆淘得3枚突骑施钱币,现介绍给各位泉友,并请专家、泉友鉴赏、赐教。1、钱经23.3mm,穿5.8mm,厚1.67mm,重4.1g。生坑品,绿锈生根。青铜质,圆形方孔,正面为一圈粟特字母的突厥文和“”形的部落印记,背面有凸起的弓形图案。外缘和内穿的正背面均有郭,正面内轮廓线较细。

  • 标签: 突骑施 钱币 突厥文 背面 铜质 部落
  • 简介:巴西在葡萄牙语中的含义是“红木”。位于南美大陆.是南美洲最大和最发达的国家。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独立为巴西王国。1889年推翻帝制,建立联邦共和国,1891年改称合众国,1968年又改名为联邦共和国。上个世纪30年代,巴西政府为纪念国内名人,先后发行过种人像银币。

  • 标签: 巴西 银币 人像 葡萄牙语 30年代 南美洲
  • 简介:2004年元月,在成都大慈寺工地挖管道沟槽时,于地下两米处发现一石经幢。此幢无座无顶,只余幢身。幢身高97厘米,六边形,略呈梯柱状,上边宽20厘米,下边宽22厘米。幢身上面的中心有长宽7厘米,深6厘米的凹槽,为连接幢顶的榫孔。幢身六个面的上端分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字径6厘米。以下刻唐代高僧、终南山释道宣《妙法莲华经宏传序》和清代无名氏《重修多宝寺碑记》。

  • 标签: 成都市 大慈寺 石经幢 苏轼 佛教建筑
  • 简介:董文涣(1833—1877),字尧章,号研樵、研秋,岘嶕山房、藐姑射山房为其室名,山西洪洞杜戍永乐堡(今东堡)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历官翰林院庶吉士、翰林检讨,文宗显皇帝实录馆协修、总纂,巩秦阶兵备道等职,是晚清书法家、诗人和外交活动家。董文涣在咸丰、同治年间,居北京菜市口米市胡同兵马司后街16号(现为后兵马司街31号大杂院,旧宅遗迹尚存),曾与朝鲜赴北京使臣交往甚密,仅他所著《岘嶕山房日记》与《岘嶕山房诗集》中出现的朝鲜人名即达93人,并保存了朝鲜使臣诗144首,与朝鲜使臣交往史料12万字,其所存著作,从史料、民俗、外交、医药、古文字诸方面来分析皆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标签: 文宗显皇帝实录 朝鲜人 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年间 山西洪洞 董文涣
  • 简介:克孜尔石窟第118窟在龟兹石窟中是非常特殊的一例。通过图像分析,本文重新考证了其中一幅重要壁画的主题——“须弥山上的欲天宫”,并就该石窟其余相关壁画的图像构成提出了新的观点。

  • 标签: 克孜尔石窟 阿修罗 魔王 龟兹
  • 简介:本文对上博《彭祖》篇原有的简序进行了重新排列,新的简序是1→4→3→2→5→6→7→8。1号简是彭祖谈“天之道”,3号简是翥老对谈“天之道”的回应,3号简应排在1号简之后。2、5、6号简是彭祖谈“人之道”,似是对3号简蔷老提问“敢问为人”的具体解答,3号简似应排在2、5、6号简之前。4号简中彭祖称者老为“夫子”、“君”,而3、2、5、6号简中都称为“汝”,4号简排在3号简前似更合适。

  • 标签: 上博 彭祖 简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