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嘞的《西洲曲》,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沈德潜称其“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1,陈祚明则谓之“言情之绝唱”^2,其艺术魅力自不容置疑。但与一般南朝乐府民歌不同的是,《西洲曲》极为难解,有的研究者甚至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其实,

  • 标签: 《西洲曲》 歌德巴赫猜想 乐府民歌 艺术魅力 文学研究 代表作
  • 简介:叫头鸡,又名焦头鸡,也叫“咬嘴”“较嘴”。按照规范的汉语,应称作“叫鸡”(善斗的公鸡)。叫头鸡话作为一种地方民俗文化(口头流传),是安徽省利辛县很有特色的一种俚语,最早定型于清末、民国初年的老阚疃集。解放前,叫头鸡话在以阚疃镇为中心方圆百里的范围内颇为盛行。受其影响,叫头鸡在利辛县周边的淮南市、风台县、颍上县、阜阳市、蒙城县等地亦广泛流传。

  • 标签: 公鸡 皖西 民俗文化 民国初年 利辛县 安徽省
  • 简介:天地会“西鲁传说”探幽曾五岳[编者按]天地会起源问题,是谜象环叠、聚讼纷争的世纪公案。而洪门秘籍“西鲁传说”,更是谜中谜,案中案,历代史家对其评价不一,褒贬都有。主要有洪门缘起的“信史说”、部分真实说和荒诞不经毫无史料价值说。本文作者从方法论等角度提...

  • 标签: 天地会 南少林寺 史料价值 东山县 起源问题 萧一山
  • 简介:<正>前不久,由福建省博物馆和东山县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闽台史前文化关系展览》在东山县博物馆展出,半年来接待观众三万人次.深受海峡两岸同胞的欢迎.台湾省“宗教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炳南教授看后说:“这个展览用事实证明闽台是一家人”并题词:“两岸历史文化本同根”.国务院文化部文物局黄景略教授为展览撰写了“闽台文化桥梁”的题词.

  • 标签: 闽台 史前文化 海峡两岸 同胞 博物馆 李炳南
  • 简介:在瓷苑中,彩瓷的出现相对来说是比较晚的,而釉上彩绘瓷的出现就更晚。撇开东吴国宝——南京市博物馆所藏的釉下彩羽人神兽纹盖罐和东晋时期的点彩、斑彩、条彩不谈,因为前者毕竟是孤证而后者则为单调简单的点缀,唐代长沙窑大量彩绘瓷的出现比东汉初期成熟青瓷的出现晚了八百年,以后虽有宋、金、元定窑系的红绿彩瓷和磁州、吉州窑的白地黑花瓷,但毕竟色调单一。

  • 标签: 汉初 青瓷 东吴 东汉 长沙窑 东晋时期
  • 简介:<正>关于台湾海峡两岸的古民族关系,学术界见仁见智,发表了许多宏论。本文拟论证先秦至隋唐时期台湾海峡两岸的民族关系,试图探讨三个问题.一、闽与闽越的关系;二、安家之民与山夷的关系;三、华夏(汉)族与两岸土著民族的关系。不妥之处,敬祈批评指正。一、闽与闽越的关系中国最早形成为民族的称为夏族,春秋战国时称为“诸夏”,汉代时称为汉族,一直沿用至今。夏族的统治者最早建立的国家称为夏朝,夏王朝把周边的土著居民称为“南蛮”、“北狄”、“西戎”、“东夷”。随着朝代的更迭,其称呼也不断变更,如周代,称为“夷”、“蛮”、“闽”、“貉”、“戎”、“狄”等。经秦汉历隋唐至明清,情况均如是。因此,探索不同的民族名称的本质及关系,乃是研究中国民族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要探索闽、百越与闽越的关系。

  • 标签: 闽越 百越 越国 台湾海峡两岸 越王 南越
  • 简介:书作为宋元时期海上贸易活动中的常见现象,对其的研究分析有助于认识和理解许多具体问题,从而推动相关研究的进程。回顾以往书研究的情况,日本学界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书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而中国学界对此的重视仍有待加强。结合以往国内外发现的书资料和研究成果,以2011年“南海Ⅰ号”第二次试掘所见书“林上”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初步把握书的性质、功能和边界。书研究有助于分析宋元时期贸易船上的人员组织关系,结合宋元时期的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可以大略了解其基本面貌。

  • 标签: 南海Ⅰ号 墨书 组织关系
  • 简介:<正>唐初,居住在洱海周围及祥云、凤仪、永仁、姚安、大姚、永胜一带的“西洱河蛮”,有一套与当地社会道德、风尚、礼仪息息相关的原始习惯规范。原始习惯规范以社会为文化背景表现为具有“社会意志”的风俗习惯,以国家存在为前提,又表现为具有“国家意志”的法律规范。唐初,“西洱河蛮“还处於“各据山川,无大君长,不相役属”的部族社会,没有统一的政权,更没有警察、法庭、监狱等强制性的机构来认可习惯规范。故“西洱河蛮”的原始习惯规范还不可能真正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法律规范,还处於一种从道德规范向法律规范过渡过程中,靠“礼”和纯朴的民约乡规来体现的阶段,此阶段最为明显的表征就是

  • 标签: 西洱河 法律规范 习惯法 道德规范 唐初 国家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