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对生活饮用水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城镇和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差别,进一步加强水质处理和消毒,保证饮水安全,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我们对新都区城镇和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全年随机采样分析,样品按照《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版)进行检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和农村生活饮用水存在明显差别,并且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对生活饮用水也有明显的影响效应。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比较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南充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盼状,为农村改水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集六县(市、区)农村分散式供水18件样品,按《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进行检验,并按“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评价。结果采样点水源类型地面水占33.33%,地下水占66.67%;饮用水地下水和地面水人口分别占8.96%和91.04%,水井平均使用年限为13年;95%以上的水井无防护设施感官、一般化学、毒理学、细菌学指标合格率分别为50%、44.4%、88.99%、0;苦咸水占44.4%。一、二、三级水分别为5.6%、5.6%、88.8%;饮用各级水人口分别为—级2.8%、二级1.4%、三级95.8%。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南充市农村饮用水分散式供水水质生物性污染严重,合格率极低,存在相当比例人口饮用苦咸水,饮用卫生水的人口比例低。

  • 标签: 农村 分散式 饮用水 卫生监测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农村饮用水
  • 简介:通过一起农村学校水污染事件引起腹泻病暴发流行调查分析,提示我们要加强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学生饮用水的监督管理,并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监督监测结果,提高学生饮用水质量,防止校园内水传播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学校 水污染 腹泻
  • 简介:目的:了解成都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建立农村供水的基本背景资料,为今后农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调查方法:按照《全国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方案》和成都市编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十一五”规划设计的调查表要求,对农村供水情况进行普查,供水水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监测的方法进行。结果:全市农村人口中,饮水不安全人口占46.29%,在不安全供水中,水质不达标的饮水人口构成占76.71%;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9.1%,分散式供水占农村总人口80.88%;监测海洋权产中存在的水质问题是:色度、浑浊度、铁、锰、总硬度、细菌学指标等不同程度超过“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中三级水质的要求,并且水质不合格的趋势是山区、丘陵地区高于平原地区,流域下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集中供水工程中,有44.98%的小水厂无任何净水设备而直接供水。结论:成都市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不容乐观。成都平坝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较丰富,但由于地质构成的影响,使地下水铁、锰超标明显,严重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应对目前运行的农村小型供水工程进行技术改造,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选择以集中供水管网不断延伸扩大供水范围的形式对平坝和浅丘区进行供水,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的防护和饮水的净化消毒,依托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能力,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监测网络,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 标签: 农村 饮用水 卫生状况
  • 简介: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影响我省农村普及自来水的相关因素,为加快农村自来水发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应用观察、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了现场座谈和自来水厂实地调查。结果农村自来水建设基本处于—种自然发展的状态,缺少科学、长远的总体规划和有效管理,存在着“多头管理”和都不管的状况,建设资金不足,制约了自来水的普及。结论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饮水安全。

  • 标签: 农村 自来水 现状 调查 自来水厂 调查报告
  • 简介:水是生态环境的命脉,也是人类生存的命脉。我区荒漠生态绿洲的特征决定了水在我区的重要性。水维系着全地区荒漠生态的各个环节,构成了由大环境因素控制下的生态脆弱性与形成完整灌溉体系的绿洲内部良好生态环境的强烈反差,水资源在地区生态构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生态环境 水性 喀什地区 疾病 水源 环境因素控制
  • 简介:我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类经济指标均位居全国之首。但与此同时,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展开,高速发展的工业导致了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无节制的排放和严重的污染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中饱含大量的有损人类健康的物质,大量污染物及农药的滥用又给食品和水带来安全问题。

  • 标签: 环境污染 浙江省 控制 城市化建设 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
  • 简介: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大量报警式的电化学监测仪进入我国市场,这种仪器是具有简便、快速及直读的优点,但是这种仪器是否适用于室内空气检测,怎样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配套,特别是环境因素、环境毒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如何?

  • 标签: 环境因素 影响 环境毒物 测定结果 甲醛 仪器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室内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空气净化领域已形成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于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的各种因素及室内污染物种类和主要来源、室内空气质量的分析评价方法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手段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室内空气 气态污染物 评价 污染控制 空气质量
  • 简介:贵州省饮用水资源与全国比较是较为丰富的,但是,由于人为的污染水源地,不少原来的优质饮用水资源现在已经不能饮用。本文从现状出发,较系统地分析、研究贵州省饮用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操作的保护对策。

  • 标签: 饮用水资源 现状 保护对策
  • 简介:新罗区农村利用丰富的山泉水,地下水资源建造自来水厂,自来水普及率达88.0%,主要介水传染病,总发病率由1988年的421.0/10万,降至2000年的115.0/10万,防病效果明显,提出农村普及自来水后,要加强对自来水的水源及供水设施的管理,定期进行水质监测,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龙岩市新罗区辖4个街道办事处,15个乡镇,45.7万余人,其中农村人口29.2万。1988年始以地下水,山泉水为水源,有组织,有计划地改水,至2000年底,建农村水厂329座,自来水普及率达88.0%。1994年获“省改水先进县,市(区)”,现已达到全国改水先进县市标准。本文结合农村初保达标巩固,对农村改水的防病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调研。

  • 标签: 农村 自来水 给水卫生 水质监测 龙岩市
  • 简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公布后,普查认定的农村人口数与改水年报所用的农村人口数出现不一致,本文采用系数分摊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为改水年报与法定普查数据保持一致性提供了可操作方法,使年报得以延续并保持了连贯性。

  • 标签: 改水年报 数据 人口普查 系统分摊法
  • 简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简称环境所)隶属于卫生部,是在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和环境卫生监测所基础上于2002年5月组建而成,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下的国家级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专业机构,是全国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业务技术指导中心。

  • 标签: 健康相关产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预防医学 卫生部 卫生工程 专业机构
  • 简介:为了解铁路列车提速后对周围环境影响程度,依据国家方法标准,采用现场连续测量方式,对京广线保定三丰西路区段进行了噪声测量和有关调查。结果表明,距铁道外轨30m处的1hLeq平均值为71.1dB(A);住宅区某宅窗外1m24h平均值为58.2dB(A);均比未提速前有所增加。该情况与居民主观反应一致。

  • 标签: 列车噪声 提速 环境影响 调查 保定铁路地区
  • 简介:目的通过对我省历年环境控制区洁净度的各项指标检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为提高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本文收集2001-2005年6年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98家食品企业、制药企业、医疗单位、科研部门共949间洁净度的尘埃粒子(≥0.5um,≥5.0um)、沉降菌、浮游菌、风速、噪声、照度、温度、相对湿度、静压差等10项指标的检测数据,应用灰色关联法从级别、类型、地区、年份等四个方面进行归类分析,以求得关联度,评价质量优劣。结果各级别中以10万级、各类别中以医疗单位、各地区中以厦门市、各年度中以2003年为最优。结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较为准确、实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 标签: 洁净度 灰色关联分析 综合评价 评价分析 控制区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