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始建于]955年。2015年初,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该决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

  • 标签: 保险制度改革 养老金 医疗机构 医务人员 机关事业单位 工资总额
  • 简介:【摘要】DRGs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当代新型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简化了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流程,大幅度地提高了医疗费用支付的流畅度,与此同时促进了医院管理体系的升级,帮助患者提供更为简化、优质的结算方式。本文基于DRGs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对其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在医疗体系的发展前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阐述,旨在充分发挥DRGs在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优势,促进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变革和完善[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住院卒中患者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横断面分析法对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0l0例住院卒中患者实施问卷调查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纳入研究者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具体态度以及导致不同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在纳入研究的500例住院卒中患者中,232例赞同建立长期保险制度,赞同率为46.4%,另外268例则不赞同建立长期保险制度,不赞同率为53.6%。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生活方式、月经济收入的住院卒中患者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态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文化程度、生活方式以及月经济收入是住院卒中患者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综合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占比46.4%的患者赞同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但不赞同者仍较多,而影响其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态度主要与患者自身文化程度、生活方式以及月经济收入存在紧密联系,针对这一情况应强化对住院卒中患者的推广和宣传,使其进一步了解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优势。

  • 标签: 综合医院 住院卒中 长期护理保险 建立制度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对其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的影响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4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平均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实施不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s角分别为(95.13±9.43)%、(96.43±10.52)%、(5.03±1.06)°,均优于对照组(75.82±6.25)%、(78.16±6.14)%、(7.10±2.51)°(P<0.05);观察组脊髓神经功能为E级的患者有54.17%,对照组为25.00%(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能够促进胸腰段脊柱骨折良好复位,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 后路手术内固定 胸腰段 复位
  • 简介: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提供的组件及动态链接库,提出了两个系统共享交换数据的实现方法,从而开发了相关的新农合软件接口,将参合住院病人的医疗信息,通过接口应用软件自动提交给新农合系统,实现了新农合医保信息系统与医院系统安全高效的连接。

  • 标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HIS 医疗 接口 动态链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