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对实验性心肌痛大鼠心肌和下丘脑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对照组(C组)、心肌痛组(M组)、电针组(E组),每组7只.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及体重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方法观测心肌组织的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blotting)分别检测大鼠心肌和下丘脑P2X3受体及β-肌动蛋白(β-actin)蛋白表达,比较各组P2X3受体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C组的体重增长较少,与N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E组的体重增长较N组和C组显著降低(均P<0.01);E组的体重增加比M组的明显升高(P<0.01).M组、E组的行为学表现较N组和C组显著增加(均P<0.01);与M组相比,E组的行为学表现都明显下降(P<0.01).N组和C组的心肌细胞排列致密;M组可见严重的心肌细胞萎缩以及代偿性肥大和大面积的结缔组织增生现象;E组可见轻微的细胞肥大和结缔组织增生.M组心肌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N组、C组(均P<0.01);E组心肌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M组(P<0.01),M组下丘脑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N组、C组(均P<0.01);E组下丘脑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M组(P<0.01).结论电针“内关”可能对P2X3受体介导的心肌痛信息产生影响,这可能是电针“内关”镇痛的机制.

  • 标签: P2X3受体 心肌痛 内关
  • 简介:中医学的“斑疹”,为温病热邪深入营血之象。历代医家治法各有不同,可大体总结为清营养血法、凉血散血法和透热气法,其中尤以透热气法最有效,而透热气法祛邪又以“透”为关键,将其向外延伸,可归纳为宣透法,凉透法,养透法。本文从上述“三透法”结合历代医家观点,试述“透”在透热气法治疗斑疹的理论内涵。

  • 标签: 透热转气法 温病 斑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影响新生儿卡介苗免疫接种率状况,探讨提高接种率的对策。方法统计2009~2012年在我院住院分娩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状况。结果抽取我院2009~2010年新生儿卡介苗免疫接种后12周做PPD试验阳率8645%、2011~2012年卡介苗免疫接种后12周做PPD试验阳率9738%,P<0005。结论影响卡介苗接种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针头斜面长度、接种部位皮肤的固定、接种方法与剂量不足、接种技术、接种人员等,都是提高卡介苗接种质量及免疫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预防接种 阳转率 接种成功率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正>少阳经枢方法是一种民间独特方法。该法以揉抹点穴式少阳经理筋法为主,兼多种针刺方法和拔火罐法。在手触摸查清“病灶”的基础上,根据病症、病情,运用枢转手法进行全身性调理及局部分筋理筋、点穴、扳等手法治疗。笔者自1993年以来,对神经衰弱进行临床研究,发现不少神经衰弱患者在头部、颈部、胸部、背腰等都存在器质病变,即“痛性小结”,因而采用少阳经枢方法调治神经衰弱5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神经衰弱 少阳经 伤筋 手法治疗 治神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抗凝和溶栓治疗前后,联合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AMI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各50例,均取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hs-CRP、Fib、D-D及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AMI患者血清D-D、Fib、hs-CRP、cT-nI、Myo水平明显升高(P<0.05);较入院时,治疗6h后,AMI患者血清D-D、hs-CRP、cT-nI、Myo水平明显提高,Fib明显降低(P<0.05);治疗24h后,D-D、Fib、Myo水平明显下降,hs-CRP、cT-nI达峰值(P<0.05);治疗48h后,患者D-D、Fib、hs-CRP、Myo、cT-nI水平均呈快速下降(P<0.05)。结论:AMI患者发病后的凝血功能异常,同时可出现不同程度心肌损伤。临床联合检测hs-CRP、Fib、D-D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为早期诊治AMI患者提供科学指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心肌损伤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中医证候学特征与归,为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IPFI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详细采集的104例IPFI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判断其确诊时的中医证候,并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IPFI多发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2)中医症状表现为咳嗽,痰色白,痰液黏稠或呈拉丝状,咯痰不易,喘息,胸闷,咽干,口渴,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纳呆,寐差,便秘,小便短赤等。舌象以舌红,舌苔黄腻、少苔或无苔为主。脉象以弦、滑、细、数为主。(3)IPFI的证候分布以痰热壅肺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证候分布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4)IPFI的归与证候分布具有相关性,热陷心包证的预后最差。结论IPFI具有其独特的证候学特征,其归与确诊时的中医证型相关;在病原学证据尚不足阶段通过详辨其证候特征,综合施治IPFI,有望提高疗效。

  • 标签: 肺部感染 真菌 中医 证候 转归
  • 简介:目的:探讨川芎平喘合剂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h1/Th2及相关转录调节因子T-bet/GATA-3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风哮夹瘀型且符合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川芎平喘合剂,疗程均为1个月。监测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肺功能,检测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水平及转录因子T-bet、结合蛋白-3(GATA-3)的mRNA表达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ACT评分、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FEV1%)、最大呼气峰流量占预计值%(P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血清IFN-γ、T-betmRNA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IL-4、GATA-3mRNA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对IFN-γ/IL-4及T-bet/GATA-3的调节作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平喘合剂对哮喘的疗效确切,且可能与调节患者Th1/Th2及相关转录调节因子T-bet/GATA-3的平衡有关。

  • 标签: 川芎平喘合剂 哮喘 风哮夹瘀 细胞免疫反应 γ-干扰素 白介素-4
  • 简介:我国是结核大国和耐多药肺结核大国,如何利用传统药物和新兴抗菌药物,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量身定做"治疗方案,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而免疫制剂的新兴发展,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针对近年来我中心抗结核药物的个体化给药与治疗归效果开展综述如下。

  • 标签: 结核 个体化给药 治疗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咨询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及住院归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南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营养咨询。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护理前后营养态度、行为改变率和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率为86.67%,对照组为63.33%,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营养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行为改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54±8.17d,对照组为27.41±6.17d,P<0.05。结论营养咨询可有效改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和纠正患者错误的营养态度、营养行为,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的归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咨询 消化内科 营养知识 转归
  • 简介:二十年来,他对我做了很多令我感动的事。当然,我也为他付出了许多。同时,他带给我很多的伤害;我肯定也伤害过他。否则,我们不会在夕阳西下的年龄分道扬镳。恩爱和伤害的并存是不争的事实,我只见伤害的时候就被激怒,泛起怨恨和气愤的情绪。而我冷静下来,回忆他对我的付出和关爱时,

  • 标签: 秩序 生命 伤害
  • 简介:归脾汤出自《济生方》,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气血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由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神、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组成,笔者应用此方随症加减治疗内科杂症收效颇佳,兹举典型病案3则。

  • 标签: 归脾汤 医案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MZ350纳米复合树脂、3M自酸蚀粘结剂联合排龈术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150颗牙采用3MZ350纳米复合树脂、3M自酸蚀粘结剂联合排龈术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治疗后6个月、2年复查,以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部(USPHS)制定的评定系统标准记录修复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修复体固位率为100%,无脱落及继发龋,治疗后2年修复体固位率为98%,有2颗边缘着色,1颗修复体部分脱落。结论3MZ350纳米复合树脂、3M自酸蚀粘结剂联合排龈术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肯定,是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 标签: 纳米复合树脂 自酸蚀粘结剂 排龈术 楔状缺损Clinical efficacy of 3M Z350 nano-composite resin 3M self-etching adhesive joint retraction of wedge-shaped de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