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通督强脊、调理脏腑、扶固阳气”的观点很早就有了,并且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也得到了较好运用,但是由于所处时代的历史局限性,该疗法并没有很好的与“脊柱”的临床治疗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缺少一个系统的总结和分析,这就限制了其推广和发展,也不符合中医的发展方向。笔者结合长期临床经验,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结合传统手法的特点,总结整理出“三步五法”、“通督强脊点穴法”等手法。

  • 标签: 通督强脊 理论 脊柱病
  • 简介:各种颈椎、腰椎为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疑难。有关它们的病因病理认识和诊断方法长期以来较为格式化和传统性,在治疗上也五花八门,但都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愈效果。

  • 标签: 病因学 病理机制 颈椎病 腰椎病 生物力学 临床表现
  • 简介:一、工作内容1.指南研究目的及意义2.项目研究的现状及基础3.研究工作内容4.研究工作安排5.研究方法及结果

  • 标签: 诊疗指南 常见病 整脊 脊柱
  • 简介:目的:研究颈椎颈曲改变与腰曲的关系,探讨颈椎在结构力学和运动力学的病因、病理基础。方法:用随机抽样法对诊断明确的颈椎,同时摄有腰椎正侧位x线照片者共437例,分别测量颈、腰椎曲弓形面积并进行分级,按性别、不同年龄组,各种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椎曲减小的颈椎,腰曲也同样减小者占98.63%。颈曲改变与腰曲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颈曲改变并腰曲改变与年龄呈正相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曲改变是导致颈曲改变并发颈椎的重要病因。

  • 标签: 颈椎病 颈椎病病因 颈曲 腰曲 椎曲分级标准 椎曲弓形面积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如何辨因论治的规范化治疗。方法:通过观察260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诊断的病例,其中男145例,女115例,平均年龄47.45岁。采用手法、颈椎牵引、电针刺激、中药离子导入、物理治疗、中西药物等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以及微创手术及常规手术治疗,通过观察治疗效果,进一步总结本科室多年来治疗CSR的方法和经验,并结合文献报道加以论证。结果:260例中,痊愈101例,占38.85%;显效:109例,占41.92%;有效:50例,占19.2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辨因论治的方法治疗CSR疗效肯定,合理、规范的选择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对CSR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规范化 治疗
  • 简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和多种疾病引发的一种弥漫性、渐进性、自我加剧性局部长期缺血、缺氧(养)而导致的骨科顽症。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不仅成年人,而且连幼小儿童、少年也常有发生。该病临床表现复杂,一般早期无明显症状,当中晚期症状出现时,病情早已进到相当程度,给治疗和康复带来极大困难。同时,本常与腰椎病症混淆,

  • 标签: 腰椎病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治疗 误诊 顽症 病情
  • 简介:椎动脉型颈椎(CSA)是临床上以头晕为主的骨伤科常见、多发病。单纯或合并有椎动脉刺激的颈椎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神经根型而位居颈椎分型的第二位。有人统计,约70%的颈椎伴有椎动脉受累表现,且椎动脉型颈椎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经过我们多年的研究发现,椎间失稳的发生,尤其在椎动脉型颈椎发病的病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我们采用以颈椎定点旋牵复位手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病历完整的173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椎间失稳 椎动脉型颈椎病 诊断 治疗 X线检查 旋牵复位
  • 简介:观察正骨通痹丹对大鼠骨髓、骨坏死及骨不愈合的治疗作用,通过X线摄片对比及组织形态学观察,血液流变学、血清钙检测等实验。结果,正骨通痹丹组骨折端或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毛细血管长入,血钙平衡,坏死组织吸收,新生骨的生长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该药对以上三有增强机体的抗病修复能力,对有菌无菌性骨坏死均有强烈的再生和抑菌作用。

  • 标签: 骨髓炎 骨坏死 骨不愈合 正骨通痹丹 中药制剂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评价腹部针刺法对慢性风湿性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腹部取穴中脘,关元,气海,下脘,大横,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采用轻捻转慢提插手法,留针30分钟,每2天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经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4%。结论:说明腹部针刺疗法可有效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

  • 标签: 腹部针刺法 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研究
  • 简介:颈椎是由于各种急慢性损伤引起颈椎间盘退化,并导致上、下椎体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等,而出现颈肩部疼痛,肢体麻木乏力,甚至瘫痪,或出现眩晕等的综合症候群。此与长期伏案工作,缺乏颈部活动有密切关系。我们从1995年8月开展颈椎运动疗法配合疏风活血汤综合治疗颈椎这个项目以来,发现该疗法对颈椎的效果很好。现把该项目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椎运动疗法 疏风活血汤 综合治疗 颈椎病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松筋、调曲治疗脊髓型颈椎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刀松解加腰椎四维悬吊牵引术。结果:愈显率为78.6%,有效率为19%。结论:松筋、调曲治疗脊髓型颈椎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费用低廉的方法。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调曲 松筋
  • 简介:颈椎是骨伤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也是世界性的一大类疑难。严重危害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效率。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疗法。一是手术疗法,但因其疗效和风险俱存而会使许多患者“望而生畏”;二是药物疗法,但只有一部分轻度患者能得以康复;三是针灸按摩和理疗方法,虽然可取得部分疗效,但因为掌握该方法的医师在辨证施治中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水平问题,也很难达到令患者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临床报告 治疗方法 颈椎病 整脊法 中国 世界范围
  • 简介:目的:探讨上下治方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四维牵引调腰曲,配合过伸提胸法为主治疗,观察各类型寰枢关节错位40例的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优良率97.5%,随访平均8个月,颈椎正侧张口位CR片,基本稳定占85%,优良率达到94.99%。结论:采用上下治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的效果良好,复发率低。

  • 标签: 寰枢关节错位 过伸提胸法 牵引调曲法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理筋调椎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应用理筋调椎复位法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分别治疗两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54.9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颈椎生理曲度,纠正棘突偏歪和改善椎间隙的宽窄度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理筋调椎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理筋 调椎复位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闭合性松解减压术的方法治疗各型颈椎(包括神经根型、锥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及混合型),如有病理性移位,则配合相应手法复位;此种治疗方法一律不用激素、血管扩张等药物。材料经过临床、X线、CT、MRI等确定诊断的各型颈椎245例,经微刀治疗并经3~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痊愈198例占80.8%,显效43例占17.55%,总有效率98.36%,无效4例。结论应用微刀进行闭合性松解减压术属闭合性微创手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的较好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 标签: 闭合性松解减压术 治疗 颈椎病 闭合性微创手术 X线检查
  • 简介:目的:对比针刀与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的疗效。方法:以临床症状定位,触诊定位以及影像学定位的三步神经定位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的病灶进行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对颈椎横突部阳性反应点,关节突阳性反应点为主要治疗点。同时与针刺治疗作对照。结果:针刀组80例中痊愈38例,显效3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97.5%,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结合三步神经定位法能使针刀微创治疗更加精确,对疼痛的改善优于针刺疗效显著,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针刀治疗 微创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疗法 中医治疗
  • 简介:中国整脊学在治疗颈椎时,应用了骨空针调压法,针刺颈华陀夹脊穴。本文介绍其操作方法及穴位的解剖和注意事项等。

  • 标签: 颈华陀夹脊穴 骨空针调压法 颈椎病
  • 简介:腱鞘由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鞘和内层的腱滑膜鞘共同组成。腱滑呈双层套管状,分内、外二层。内层紧包于肌腱的表面;外层紧贴于腱纤维的内面。内、外二层之间含有少量滑液。内、外二层相互移行的部分,称腱系膜,内有血管、神经经过。腱鞘可起约束肌腱的作用,并可减少肌腱在运动时的磨擦。在腕部、掌指部足部和肩肱二头肌腱沟等处均有腱鞘。

  • 标签: 一指刀手法 治疗 挠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