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分析无陪护护理 模式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生活 有何影响。方法:本次实验从 2018年 6 月至 2019年 6 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 中,选取 110 例进行研究,采用无陪护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比较 分析采用无陪护护理模式前后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统计患者和家属对 生活指导、用药指导、病情护理和服务态度的评分 。结果:采用无陪护护理模式前,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为 95.65%,护理后的概率为 82.61%。护理后患者风险显著降低 ,差异明显, P< 0.05,具 有统计学意义, 四项护理内容评分分别为( 96.88 士 1.94 )分、( 95.02 士 1.47 )分、( 95.97 士 1.78 )分和( 97.76 士 1.92 )分,说明无人陪护护理模式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结论:在 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 的日常护理中,如果采用无陪护护理模式,会有效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提高患者的人身安全和生活质量, 患者及家属 对这种护理模式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 无陪护 护理 风险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总结 1例妊娠合并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体会。本文介绍了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前术后安全护理,做好病情观察,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并合理进行母乳喂养,重视家庭支持系统等方面的护理体会,无并发症。

  • 标签: [ ] 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研究人员收集我院诊治的10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参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结果。结果:参照组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结果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精神分裂症 临床护理 常规护理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在精神科住院的 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2组,每组 30例,常规组患者主要采用一般性康复训练措施,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中,常规组患者为( 55.44±6.63)分,观察组患者为( 78 .45±7.45)分,观察组的康复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的康复效果 P< 0.05,组间对比意义存在;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常规组为 83.3%( 25/30)例,观察组为 96.6%( 29/30)例,观察组优于常规组 P< 0.05,组间对比意义存在。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患者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对患有维持基本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提升患者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精神疾病患者开展影像检查中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 40 例入组,均开展影像学检查,利用动态分组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2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20 例接受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 患者检查配合率与患者家属各方面满意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开展影像检查中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配合率,使患者家属对各操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 标签: 精神疾病患者 影像检查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病患在优质护理服务下产生的变化。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接收的析精神分裂症病患中,抽取 200名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每组 100名患者。让实验 1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干预,让实验 2组接受优质护理模式的干预,对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精神状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实验 1组相比,实验 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精神状态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讲,应用优质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系列症状以及精神状态,价值较大,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病 优质护理 精神状态
  • 简介:【摘要】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临床中比较多见,患者的日常生活面临着诸多的高危因素,比如自伤、自杀、跌倒、进食呛咳、坠床、心理问题等等。本文特此对这些隐患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以确保患者临床治疗安全,保证护理管理质量,规避医疗矛盾。

  • 标签: 老年精神病 安全问题 护理管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恢复期精神分裂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将选择我院 2015年 9月 ~2017年 9月进行治疗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100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 5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到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人文关怀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精神分裂症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共23例,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共23例,提供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对比两种服务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PANSS、BPRS及NOSIE评分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ANSS及BPR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NOSIE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研究组PANSS及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OSI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数据比较存在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各项症状,促进身体康复,早日出院。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精神分裂症 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动态随机分组将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80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评分、阳性症状评分与阴性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 恢复期将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可改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精神科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种类以及导致其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安全管理措施积极防范诱因,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方法:从本院精神科选择涉及不良事件的患者 80例,发生时间在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9月,对不良事件的种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结果:精神科的不良事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暴力事件,发生率为 28%(18/80),一方面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4%(15/80)。导致不良事件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管理等。结论:由于精神科患者精神状态异常,因此对常见事物的认知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对自身行为缺乏自控能力,其护理工作面临较多的风险。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要更加谨慎、专业、细心,从护理技能、制度规范等方面加强管理,以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暴力事件,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疗养环境,促使患者康复。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工作 不安全因素 安全管理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颅损伤患者出现精神障碍者使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该种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颅损伤患者出现精神障碍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并且根据患上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使用护理干预方法。结果:(1)患者治疗4周后使用NOSIE-30评分评价患者治疗情况,主要从抑郁、迟滞、易激怒、精神病表现、个人卫生、社会能力、社会兴趣进行评分,其中治疗组评分由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神障碍 颅脑损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心理冲突原因与护理管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本院于 2017年 11月到 2019年 11月期间收治的康复期住院精神病患者 161例,通过心理评估量表完成患者心理冲突产生原因的评估,并根据相关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改善患者心态。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得知,康复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与家属关心程度、院内饮食、出院许可等多种因素有关,基于冲突影响因素的不同,在占比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其中占比最大的为患者自觉痊愈,出院许可未能满足、占比最小的是病友之间的关系处理。讨论: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引起其心理冲突的原因主要为患者自觉康复,但出院许可未能满足,从而导致患者心理冲突较为剧烈,不利于患者的持续恢复。故在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向患者充分的说明患者当前的状态,鼓励患者配合护理与治疗,从而尽早出院,回归社会。

  • 标签: 康复期住院精神病患者 心理冲突 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98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49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展开心理护理(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情绪改善情况由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人性化管理观念对提升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影响,以及对管理质量的提升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了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应用阶段性的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精神疾病 满意度 护理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中2021年8月份-2022年6月份选取11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选用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具体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且每一个小组中有59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同时体现人文关怀特征,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态度为(18.3±1.21)、护理技巧为(18.4±1.3)、护理安全为(18.9±1.7)、护理水平为(18.6±1.8)、满意程度为76.9±2.7,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为(21.9±1.7)、(22.3±1.5)、(22.6±1.3)、(22.5±1.1)、(91.6±2.5),对比两组基础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以选用优质护理方式为主,不能忽视人文关怀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可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老年精神分裂症 护理满意度 服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