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痰管在新生儿高频通气中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高频通气并应用密闭式痰危重症新生儿60例,对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危重症患儿在进行高频通气中采用密闭式痰管,对照组危重症患儿采取传统一次性痰管开放性痰,对各项指标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应用密闭式痰管,实验组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撤机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危重症新生儿高频通气应用密闭式痰,效果显著,可推荐应用。

  • 标签: 密闭式吸痰管 新生儿 高频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叶切除术后行鼻导管气管内痰的护理方法,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肺叶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吸入动作进行练习,导管进入气道后反折痰管以降低其对患者呼吸道刺激性,特殊情况下行吸氧处理,以增加多次痰机会。结果帮助患者完全清除痰液,成功率为97.5%,患者肺部症状显著改善。结论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行有效的鼻导管气管内痰,为呼吸道护理的有效防范,降低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痰液清除效果优良。

  • 标签: 肺叶切除术 鼻导管气管内吸痰 呼吸道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脑卒中患者误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进行现状调查,改善前调查脑卒中患者共88例次,不误70例次,误18例次,脑卒中患者误发生率为20.5%。结果2018年5月20日至6月2日进行效果确认,调查脑卒中患者共80例次,不误77例次,误率由改善前的20.5%降低到改善后的3.9%。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误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完善流程管理对于脑外科护理缺陷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给予优化流程管理,对照组给予人工气道常规管理,对比两组痰前后3min呼吸循环指标,包括心率(HR)、潮气量(VT)、呼吸(R)、平均气道压、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并统计痰次数。结果观察组呼吸循环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痰次数为(33.21±7.56)次,少于对照组的(40.31±8.12)次(P<0.05)。结论机械通气中优化流程管理可提高痰效率,减少吸痰次数。

  • 标签: 吸痰 优化流程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胀麻醉脂联合乳腔镜技术在治疗男性乳房发育中的应用。方法对6例10只男性乳房发育通过肿胀麻醉脂后联合乳腔镜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6-80min,平均53min,出血量约5-10ml,术后外观满意,瘢痕微小。结论肿胀麻醉脂联合乳腔镜技术是对传统术式的改良,操作安全,达到治疗及美观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男性乳房发育症 肿胀麻醉 吸脂 乳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痰在ICU呼吸肌无力患者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重症肌无力危象、高位截瘫、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脊髓炎等呼吸肌无力患者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9例,采用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痰、灌洗。对两组血气分析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在治疗后半小时血气分析无明显变化,而治疗组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后半小时血气分析结果有显著改善。结论对ICU呼吸肌无力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痰取代常规痰,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缺氧情况,进行更有效的呼吸道管理,缩短治愈时间。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呼吸肌无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流宫术于宫颈管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将我中心孕早期孕妇104例患者分为2组各52例,其中观察组于宫颈管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后行人流宫术,对照组直接行人流宫术。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92.3%;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23.1%。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宫颈扩张总有效率96.2%;对照组宫颈扩张总有效率38.5%。两组宫颈扩张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两组术中出血过多发生率比较、平均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8.91,P<0.01)。结论利多卡因宫颈管局麻镇痛效果显著,宫颈扩张明显,且显著减少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是一种有效镇痛方法。

  • 标签: 利多卡因 局部麻醉 人流吸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密闭式痰在脑出血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18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痰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1例行开放式痰,研究组287例行密闭式痰。对比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pleResistantBacreria.MDRB)的感染率及MDRB检出菌株数。结果密闭式痰患者MDRB的感染率及MDRB检出菌株数明显低于开放式痰。讨论密闭式痰在脑出血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能有效降低患者MDRB的感染率及MDRB检出率,加强院感防控效果,缩短患者住院天数,节约了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机械通气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复合全麻和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对肝癌手术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01月到2013年0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肝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持续吸入异氟醚间断静注芬太尼,观察组采取静-复合全麻和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方法,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用药、输液总量、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手术中应用静-复合全麻和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吸复合全麻 硬膜外 静脉麻醉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时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机械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7年收治的行肺癌手术的100例患者,对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分时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后机械痰护理,评价其护理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住院时间为(11.3±2.6)d、并发症的发生率6.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8.0%、住院时间为(17.9±2.0)d、并发症的发生率28.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相比后差异性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时护理使用在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机械痰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较为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分时护理 肺癌手术 术后机械吸痰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复合麻醉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全身麻醉的手术老年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8例。其中,参照组采用静复合麻醉模式,实验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相应指标及认知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未见显著差异(P>0.05),苏醒后1小时实验组注意力、定向能力、语言能力及行为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时,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患者苏醒时间较短,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效果较好,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护士探讨一种最佳防护效果的痰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10月从ICU转至我科的开放人工气道的患者,按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痰法站在病人床边痰,观察组先移开床头后操作者站在病人头部后方痰。结果观察组痰法遭受病人痰液污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操作从容度及痰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站在病人头部后方痰更利于操作者的自身防护,护士操作从容度更高,痰效果更有效,是一种更好的痰方法,护士乐于选择。

  • 标签: 位置 人工气道 吸痰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经一次性痰管开塞露灌肠在便秘危重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病人50例为实验组,采用经一次性痰管开塞露灌肠,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开塞露塞肛,比较两组患者的通便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采用经一次性痰管开塞露灌肠,通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结论应用一次性痰管开塞露灌肠提高了通便效果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吸痰管 开塞露 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膨肺痰法治疗严重胸部外伤后肺不张的临床效果。方法胸部外伤后肺不张病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按常规痰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膨肺痰护理。结果比较两组病人肺复张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膨肺痰法能缩短肺复张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膨肺吸痰法 胸部外伤 肺不张
  • 简介:摘要目的循证护理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有效痰中的应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2016年在我院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一共有22例患者成功脱机,3例死亡;对照组一共有14例患者成功脱机,11例死亡,两组患者成功脱机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何痰引起不适、导管脱出、窒息、痰液阻塞等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有效痰中的应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成功脱机率,降低患者死亡率、痰引起的不适症状发生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吸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针细胞病理学(FNAC)检查中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的7例良性疾病的细胞学特征,并总结误诊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此7例的FNAC资料及相关临床表现,观察其细胞学特点,分析误诊原因。结果分别为毛母质瘤误诊为基底细胞癌,多形性脂肪瘤误诊为脂肪肉瘤,颈动脉体瘤误诊为腺癌,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癌,乳腺纤维腺瘤和不典型增生误诊为乳腺癌。结论做FNAC检查时须全面掌握疾病的细胞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 标签: 假阳性 针吸细胞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