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76名,分成A、B两组,A组33名患儿为对照组,给予单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医治;B组43名患儿为治疗组,在A组基础上加中药参苓白术散医治。结果B组患儿病症改善效果优于A组,排便形状和排便次数明显好转,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患儿。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显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65例采用思密达+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观察组患儿65例采用思密达+复合维生素B片+乳酸菌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腹痛消失时间、呕吐停止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用药可显著提高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 标签: 联合用药 小儿 消化不良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效率、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研究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总效率(97.06%)比对照组高17.65%,P<0.05,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无差异,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提高治疗效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出现率,效果显著。

  • 标签: 多潘立酮 复方消化酶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给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促胃动力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调查影响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300例患者均按时完成治疗,不同药物之间治疗有效率无差异(P>0.05);经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变态反应、血管系统异常、神经系统异常、肝脏损伤。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不良反应产生与既往消化性溃疡史、不良生活习惯、既往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消化性溃疡史、不良生活习惯、既往幽门螺杆菌感染为影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单因素较多,临床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时要对症给药,及时预防危险因素带来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蒙医“胃虚病”是蒙医特有的病名,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似。从概念、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上应用蒙医药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依据。

  • 标签: 蒙医胃虚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治疗,对照组予以莫沙比利片治疗,两组均以一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餐后饱胀、上腹痛、嗳气的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方面优于莫沙比利片。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药疗法 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0年8月到2012年8月我院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2例,依照病情标准把7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相应的治疗,在不适症状积分上,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均出现下降;在症状缓解有效率上,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小剂量奥美拉唑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较低的不良反应,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剂量 奥美拉唑 莫沙必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水负荷试验(WLT)对社区功能消化不良(F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80例社区FD患者和60名对照者,以WLT测定受试者的阈值饮水量(TV)和饱足饮水量(SV)。结果两组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1.0±113.6mlVS377.1±135.6ml,P>0.05);FD组SV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76.6±257.9mlVS619.85±290.1ml,P<0.01)。结论WLT是一项比较稳定和可靠的评价FD的检查方法,可在社区医院推广。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水负荷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4例,依据诊治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合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2例,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以及对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效果,指导临床诊治护理实践。结果联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抑郁焦虑心理改善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抑郁焦虑心理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潘立酮联合半夏泻心汤、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10mg,3次/d;观察组给予多潘立酮10mg,3次/d联合半夏泻心汤、四逆散中药汤剂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四逆散 多潘立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关系。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8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除成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及根除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多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Hp治疗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根除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应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2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照组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研究组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80.56%(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消化不良性腹泻 小儿 参苓白术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卫生院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和抢救治疗的办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9月—12月收治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96例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结果导致患者昏迷的主要原因有中毒(酒精和农药)、脑出血和低血糖,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可以保证最佳的治疗效果。结论酒精中毒、脑出血、脑梗死是临床内科患者昏迷的主要发病原因,对于心源性昏迷、农药中毒的患者治疗预后的效果较差,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抢救能够提升抢救的效果。

  • 标签: 昏迷 发病原因 救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不良患儿采用肠炎宁颗粒联合金双歧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中心诊治的6月~6岁消化不良患儿6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金双歧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肠炎宁颗粒联合金双歧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显效时间较短,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不良患儿采用肠炎宁颗粒联合金双歧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缩短治疗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炎宁颗粒 金双歧 小儿消化不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六君子汤合小柴胡汤加味;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或吗丁啉,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六君子汤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六君子汤 小柴胡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FD有明显优势,表现出良好的整体调节作用,尤其在对胃肠动力的改善及精神心理调节上疗效确切。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提高。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消化不良 中药 西药
  • 简介:摘要通过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2例,均予以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在治疗过程中,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功能性消化不良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对于患者睡眠质量和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旨在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于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1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模式,将研究对象分成常规护理组(n=94)和综合护理组(n=94),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消化系统症状。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睡眠质量优良率为75.53%,综合护理组为90.43%,则两组数据差异明显(χ2=7.38,P<0.05);常规护理组有12例(12.77%)患者餐后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而综合护理组有3例(3.19%),则两组数据差异明显(χ2=5.87,P<0.05)。结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餐后消化系统症状,有利于临床治疗。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综合性护理 睡眠质量 消化系统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其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同时、对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磨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人,治疗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四磨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四磨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