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主要载体,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进行着不断的完善,对中药以全新思路加以分析并进行质量控制,也是推进中医发展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以色谱指纹图谱技术进行中药分析的主要思路,继而对中药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同样阐述了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其他的主要中药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中药 质量控制 色谱指纹图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方法对临床试验的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加以研究,分析其加强管理的要点,再从问题出发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结果通过加强试验管理组织以及申报平台的改进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试验的质量。结论要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其试验过程控制和管理,把控好药物临床试验的各个环节,来实现最终的试验目标。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 质量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提高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措施。方法按照医院的规定,针对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要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就必须克服其它因素的影响。结论加强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检验结果。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质量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大部分乡镇家庭成年男女为养家糊口或寻求好的出路,常选择外出工作来提高其家庭经济水平,故现今乡镇家庭大部分都是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因此乡镇医院治疗对象也是以此类解阶段群体为主,而患者在至医院门诊治疗时常会受自身年岁偏高及文化水平低等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讲解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时常与患者产生沟通问题,降低其用药依从性的同时还会提高医患矛盾发生率。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加大乡镇医院药房服务质量的改善力度,以此来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从而满足其治疗需求,为当地居民的人身健康提供有利保障。本文现大致阐述乡镇医院药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其问题改善策略提出一己之见,具体如下所示。

  • 标签: 乡镇 医院药房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危急值血标本的护理质控的方法以及质控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所有患者展开调查,分析危急值血标本的采集以及送检过程中发生血标本的溶血、血标本的稀释、抗凝血凝固、标本成分的变化、在患者进食后进行采集血液等问题,找出原因,并对这两个过程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质控,比较护理质控前后危急值血标本的错误率。结果在进行护理质控前,危急值血标本送检1864例,其中错误的有24例,错误率为1.2%,护理质控后,危急值血标本送检2130例,其中错误的有6例,错误率为0.2%,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急值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过程进行质控,可以降低危急值血标本的错误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

  • 标签: 危急值 血标本 护理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六味丁香散质量标准控制方法。方法(1)以木香、诃子、白花龙胆、甘草为对照药材进行薄层鉴别试验。(2)以处方中各个药材为对照,对样品进行显微鉴别,准确描述其显微特征。(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成药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丁香酚进样量在466.48~4664.8µ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3.6%(n=6)。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评价。

  • 标签: TLC 丁香酚 六味丁香散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质量持续改进在肾穿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肾穿刺的患者,共61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进行肾穿刺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肾穿刺的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进行,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9/30)96.67%,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3.3±1.1)分,住院时间(4.0±1.2)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1/31)3.23%、出血(2/31)6.45%、腰痛(5/31)16.13%、肾周血肿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持续改进在肾穿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质量持续改进 肾穿刺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抽取本院在2017年2月-12月期间,门诊共开具的用药处方300份,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与措施,并抽取本院2016年2月-12月期间未实施处方评价的门诊处方300份,将两组进行划分,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观察在处方点评实施后,两组用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数量,以及观察用药处方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用药处方进行整理,可以发现在进行处方点评前,用药处方不合理率为8.3%,进行处方点评后,用药处方不合理率为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处方点评后,各个用药指标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中,实施处方点评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合理处方的数量,提高用药处方的质量提高,并且对于持续改进处方质量优质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处方点评 处方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中药与中医事业协同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开展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作为传承班的学员,2016~2018年三年期间本人已参加全国十四培训基地的学习,重点考察当地的GAP基地、中药生产企业(含饮片厂)、中药材交易市场和中医医疗机构中药房等部门,内容涵盖了中药栽培、资源保护及利用、鉴定、炮制、传统制药工艺、医院制剂开发研究、调剂等方向的中药特色技术理论与实践技术内容。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北京广安门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基地,分别听取刘力主任药师《医院中药制剂研发思路》、孙路路主任药师《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研究经验分享》、姜林教授《中药制剂研发思路与设计》内容的培训,本人从他们对于临床前配制工艺、质量指标的研究阐述中有所启发,对我院制剂止咳祛痰灵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了改进和控制。该制剂是根据我院临床中医师的协定处方申报的中药制剂,通过临床二十多年使用,上万例患者的验证,具有非常明显的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症,尤其适用于咳嗽痰多的病人。原先采用加水直接煎煮的方法,制剂存在澄明度差、无定性指标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其工艺进行了改进,并通过薄层色谱法加以质量控制。

  • 标签: 止咳祛痰灵 制备工艺 薄层鉴别
  • 简介:摘要在我国中草药中白术属于使用比较多和常见的草药之一,具有健脾养胃、燥湿化痰等药效,在当前的中医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白术质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今后白术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白术 质量 影响因素 临床疗效 研究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重肥胖患者在ART治疗过程中卵子成熟以及胚胎发育的差别。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ART治疗的周期资料400例,其中正常体重组200例,超重肥胖组20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促排卵以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超重肥胖组患者的卵子成熟率显著降低(83.17%vs.78.95%),P<0.05;可利用胚胎率显著降低(55.92%vs.51.05%),P<0.05;两组获卵数无显著差异,受精率、卵裂率、2PN率和胚胎植入率以及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超重肥胖对临床妊娠影响不大,但影响卵母细胞的成熟以及胚胎的发育潜能。

  • 标签: 超重肥胖 体重指数 卵子成熟率 可利用胚胎率 临床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板蓝根口服液,并进行定量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板蓝根口服液,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腺苷在4.14~33.12mg/ml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为0.46%。结论所建立的定量方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简便、准确,可以作为板蓝根口服液中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板蓝根口服液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珍珠降压胶囊进行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技术,并增加组方中天麻和槐米的的薄层鉴别。结果增加组方中天麻及槐米的薄层鉴别,具有专属性。结论珍珠降压胶囊在原来以黄芩苷为组方质量鉴定的基础上,增加组方中天麻素、芦丁的成分鉴定,提高了对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 标签: 珍珠降压胶囊 质量标准 薄层鉴别 高效液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方法选择本医院20名妇产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小组和对照小组,每组人数各10名。对照小组护理人员根据往常的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进行工作,观察小组护理人员将管理方法进行整理并制定出新的管理模式。通过对每一项护理工作的制度及岗位标准进行完善,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素养,严格管理每一间产房,对妇产科护理设备和急救药品进行严格审核,增强护理记录管理等方法,将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结果观察小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小组的高。结论对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从而更好的完成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工作。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48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质量改进成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取得显著临床效果,治疗质量提高,患者治疗后满意度高,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持续改进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质量评价对中医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的护理人员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对照组(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每组各6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质量评价,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水平。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87.59±9.05)分较对照组(60.31±3.32)分,护理操作水平(88.96±4.96)分较对照组(65.94±3.21)分,护理管理水平(85.69±7.96)分较对照组(60.56±4.51)分,整体护理质量(89.32±5.85)分较对照组(60.25±4.96)分,护理满意度(91.32±9.01)分较对照组(62.05±7.72)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管理中建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护理质量 评价 中医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持续改进在心肌梗死病患便秘中的运用与成效。方法2016年8—2017年10月心梗患者20例,以便秘为主题,全科室护理人员参加学习、讨论,对心梗便秘特征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从而来评价效果。结果对心肌梗死患者便秘问题解决实用质量持续改进后,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增加,宣教内容具有针对性,有效率明显提高;便秘发生率有所下降。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便秘问题解决实用质量持续改进后,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便秘时间有明显缩短,能有效降低便秘的发生,提高医患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心肌梗死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员参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最近一年住院患者的护理文件310份,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5份。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进行控制,A组采取常规的方法,即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只由一名护士长和2名质控护士负责;B组则采取全员参与的方式,即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由全科所有护士共同负责,并把此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记录并比较两组护理文件的优秀率和零缺陷率。结果A组患者护理文件的优秀率为70.7%、零缺陷率为45.3%,明显小于B组患者护理文件的优秀率91.9%和零缺陷率88.5%(P<0.05)。结论在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控制中采取全员参与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如果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 标签: 全员参与 护理文件 质量控制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药品经过生产之后,其本身生产质量的高低不仅会对药品生产企业的信誉方面带来比较直观的影响,同时也会给患者服药身体健康问题的改善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对于药品的安全方面有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并且采取了多种管理方式进行药品生产方面的管理工作。而这其中,严格的控制药品质量,在药品的生产管理中运用质量风险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药品企业稳定发展。因此本文对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现状,以及提高药品生产质量风险管理质量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望为今后质量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

  • 标签: 质量风险管理 药品生产管理 运用方式
  • 简介:摘要睡眠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项生理活动,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花在睡眠上。适当的睡眠能够让机体充分休息,是保持健康的基础,也是维持正常生活状态的基本前提1。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各种障碍。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由于病情及环境影响容易出现睡眠障碍2,其身体处于危机状态,心理层面上也面临着较大压力3。长此以往,其睡眠问题更为突出。鉴于此,本文对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及干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作为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参考依据。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睡眠质量管理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