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疼痛是癌症病患临床治疗当中常见的现象,疼痛的发生对癌症病患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较大的影响。具有关调查显示,疼痛已经成为是体温变化、脉搏变动、呼吸和血压变化的第五大基本生理特点,逐渐受到医学界研究人员的重视。由于疼痛对癌症患者来说是一种常见和痛苦的现象,它不但严重影响病患对疾病治疗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而且极易引起病患对生活的看法,使病患失去生活的勇气。在临床治疗当中,综合护理在降低疼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采用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护理技能,可以有效减少病患在癌症治疗当中的疼痛现象,提高疾病治疗质量。

  • 标签: 癌症 疼痛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心胸外科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高,如果没引起足够重视则会影响围手术期治疗效果,导致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而且有可能转化为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新的镇痛技术和药物已经应用于术前、术中、术后等不同阶段以更好地管理术后疼痛,本文对心胸外科手术后疼痛的管理做一综述。

  • 标签: 开胸手术 术后镇痛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肠手术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行肛肠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护理措施,及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术后疼痛的各项因素。结果110例肛肠手术患者护理后疼痛状况分布显著优于护理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镇痛效果高达89.1%,有效减轻痛苦、促进术后恢复。结论肛肠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解剖因素、手术方法、术式、麻醉方式、排便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预后转归。

  • 标签: 肛肠手术疼痛护理术后原因
  • 简介:摘要剖宫产术后实施安全有效的镇痛,有利于产妇身心健康及早期哺乳。本文综合分析了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包括疼痛机制、客观因素、产妇心理素质、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等),从而探究了术后镇痛护理措施。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疼痛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者的癌性疼痛进行护理干预,旨在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得到最好的支持。方法将入住的肿瘤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对癌性疼痛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烦躁、抑郁、焦虑发生率少,癌性疼痛的发生率73%,其中23例无疼痛,61例患者用了不同阶梯的止痛药。结论通过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应用药物及非药物的方法,患者在精神上和身体上感觉舒适,生命质量得到了提高。

  • 标签: 癌症 癌性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癌症是当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癌症患者的主诉中,癌性疼痛的发生率最高,不仅给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患者的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如何有效缓解或解除癌症患者的疼痛,做好癌症患者的护理,最大程度地降低因疼痛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提高癌症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癌性疼痛通过有效的方法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正确评估疼痛程度,适当使用止痛药物和有效的止痛方法,90%以上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缓解。故及时发现、解决患者的疼痛甚为重要。现结合临床实践,总结癌性疼痛患者的评估护理。

  • 标签: 癌性疼痛 评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临床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方法对40例中晚期癌症疼痛患者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进行疼痛评估,并采取疼痛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日常活动、及心理的癌痛,经疼痛护理及干预措施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对疼痛患者实施全面规范化的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 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提高骨关节外科病区疼痛护理质量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自2014年7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42例骨关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分配原则把门诊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基础骨关节外科护理;观察组基础骨关节外科护理+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导下的护理,记录和比较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疼痛评分,总有效率、显效率以及无效率。结果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疼痛评分、总有效率、显效率、无效率以及疼痛控制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提高骨关节外科病区疼痛护理质量中的临床作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骨关节外科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骨科患者实施规范性、个体化疼痛教育,使患者主动参疼痛管理,提升疼痛管理质量。方法对实施规范性个体化疼痛教育前后422例患者进行开放性、前瞻性、非随机的观察性研究,分为两组,即实施前组(210例)和实施后组(212例)。观察两组围手术疼痛控制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患者NRS评分≥4分主动报告率由改善前59.5%提高至90.1%;患者术后三天疼痛评分降低(P<0.01)。结论实施规范性个体化疼痛教育使患者主动参与疼痛管理,明显控制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骨科 围手术期 疼痛管理 疼痛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认知能力与情绪调节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根据不同的疼痛护理干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5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疼痛护理,54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疼痛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认知能力与情绪调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轻度疼痛39例、中度疼痛13例、重度疼痛2例,术后48小时后,轻度疼痛44例、中度疼痛9例、重度疼痛1例,疼痛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疼痛护理认知能力与情绪调节,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疼痛程度,对患者健康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疼痛护理 认知能力 情绪调节 食管癌根治术 疼痛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慢性疼痛病症的治疗方法及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200例骨科慢性疼痛病患,其中,观察组250例,对照组2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方法予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辅助性治疗方法同常规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治疗,密切观察治疗期间两组病患的病情表现及发展状况,对其疗效开展对比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新治疗方案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并显著地减少了止痛药物的使用量。结论通过心理干预疗法同生物学疗法相结合,有助于提升骨科慢性疼痛病症的治疗效果,该方案在临床上已取得成功经验,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 标签: 疼痛 顽固性 治疗方法 评定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子宫切除术后疼痛评估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76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以及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疼痛指数评分,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疼痛评估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疼痛的临床护理措施,有效促进产妇痊愈康复。方法回顾总结158例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精心心理护理和临床基础护理,除1例因胎龄不足及产妇大出血而娩出死亡外,其余母婴均成活康复出院。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原因,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术前宣教、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镇痛药护理等措施,可有效减轻产妇术后疼痛,达到最佳止痛效果。

  • 标签: 剖宫产妇 术后疼痛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疼痛是骨科患者最常见的主诉症状,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反射性的、不愉快的生理反应与感知,多是由于机体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或是疾病本身的病理改变造成的。患者疼痛不仅会影响到身体的功能康复,还会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就疼痛的产生原因、疼痛的评估方法、疼痛的干预措施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疼痛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骨科 疼痛护理管理 疼痛评估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是胰酶对腹内组织尤其是胰腺自身的消化所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其特点是可继麓多种并发症,休克出现早,病情凶险1。出血性胰腺炎治疗的早期治疗目标是防止休克、以手术的形式清除坏死组织,保持腹腔引流以及抑制胰腺分泌,早期可通过IPN,中后期的空腹造楼和饮食干预来进行控制。术后的疼痛在临床工作中是常见的术后反应,笔者通后自己的临床实践,观察患者的疼痛,做出相应的诊治措施,对胰腺炎术后的疼痛取得了一定的干预效果。

  • 标签: 胰腺炎 疼痛 诊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