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热塑模定位在放疗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临床应用相关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12月开展放疗的60例胸腹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不使用体位固定装置,B组为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摆位误差,并分析热塑模定位过程注意事项。结果B组患者在左右、头脚与前后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显著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塑模定位可显著提高放疗的精准程度,但实际应用时需严格遵循注意事项,以免影响定位效果。

  • 标签: 热塑模定位 放疗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作为工伤康复专科医院业务副院长,以自己的亲生经历,论述了怎样正确的角色定位及履行自己的职责,作好院长的助手。

  • 标签: 康复专科医院 业务副院长 角色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定位、摆位过程中重要环节。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30例,热塑成型头颈肩面罩固定,进行定位、摆位和照射。结果3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结论采用精确的定位和摆位是保证调强治疗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 标签: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摆位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前路C臂定位下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Ⅱ~Ⅲ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我科收治的齿状突骨折并通过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的15例患者,其中Ⅱ型11例,Ⅲ型4例,男8例,女7例。年龄16一65岁,平均年龄37.8岁。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压伤2例。术后根据患者颈部的疼痛,以及患者颈部屈伸、旋转等活动情况,还有骨折愈合率进行评价。结果随访8~36个月,平均18个月,按照Mayo(McGrory)颈椎创伤评分,15例患者临床评价均达到优秀,放射学评价,颈椎稳定性达到稳定。结论颈前路C臂定位下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Ⅱ~Ⅲ型齿状突骨折疗效显著。

  • 标签: 骨折 齿状突骨折 空心螺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前PICC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是长期导管,其末端到达上腔静脉右心房入口处,可留置体内长达1年。但是,置管过程中由于病人自身血管解剖异常、体型消瘦、颈强直等原因,造成导管末端异位于颈内静脉,经多种常用方法(如抬高床头、头侧向置管侧、改变肢体摆放位置)干预仍未调整导管末端达上腔静脉。现针对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病人采取B超定位纱块压迫颈内静脉的方法,均能成功调整导管位置。现报道如下

  • 标签: PICC 纱块 异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治疗提供应用解剖学定位和手法治疗之法。方法在20例成人尸体头颈标本上,对枕大神经的行径、动静脉穿斜方肌腱膜的部位、深筋膜以及易发生卡压的部位进行了解剖观察和测量。对200例具有枕大神经卡压症状的颈椎病患者应用手法松解术,根据体表解剖定位,采用自创手法松解,进行对比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有何差异。结果枕大神经穿腱膜点约位于枕外隆突至乳突尖连线的中、上1/3交点处。根据病情程度、压痛点、压痛范围,选择点面结合的治疗方案,即先放松颈部肌肉,然后重点按摩枕大神经出口处,特别在枕外隆突至乳突尖连线中l/3稍上方的位置点按,效果会更佳。

  • 标签: 枕大神经 解剖 手法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定位卵圆孔穿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方法对25例三叉神经痛卵圆孔穿刺治疗的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立即消失21例,疼痛减轻的4例,有效率100%。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早采取措施并积极预防并发症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CT定位 卵圆孔穿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护理团队培训中选择ABC/AB定位抢救演练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30名护理工作者,分别根据ABC3人定位法则和AB2人定位法则实施抢救演示操练以及考核,通过模拟心跳呼吸骤停疾病来比较演示操练前后常规式和定位式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应急能力、协作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急救意识情况变化和抢救总时间。结果定位抢救模式演习操练后,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应急能力、协作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急救意识情况和抢救总时间均要优于演习操练之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团队培训中选择ABC/AB定位抢救演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大大缩短抢救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ABC/AB定位抢救演练 急诊护理 团队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Rouviere沟解剖定位及其应用价值,希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按照患者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纳入,即为实验组100例在Rouviere沟解剖定位的引导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传统组100例行传统的定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腹腔镜组患者的Rouviere沟进行分型,其中59例患者为开放型,32例患者为融合型,19例患者为缺失型,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对比两组治疗数据,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P<0.05)。结论医院接收到患者之后,临床上需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Rouviere沟解剖定位治疗,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促进临床效果的提升,使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缩短,从而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改善。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Rouviere沟 解剖定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拟定位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尖端异位调整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自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PICC置管导管尖端异位的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在模拟定位机显示协助下调整导管尖端至上腔静脉下1/3处,一次成功14例,二次成功2例。对照组16例在彩超下调整导管尖端达到上腔静脉下1/3处,一次成功11例,二次成功3例,三次成功1例,失败1例。结果在模拟定位机在行肿瘤患者PICC置管尖端异位调整中可有效提高成功率,节约时间,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可视度高,调整准确、方便。结论模拟定位机可有效协助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调整。

  • 标签: 模拟定位机 PICC 异位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位救护模式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的效果。方法选取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抢救的6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研究组实施定位救护模式对患者进行救治,对照组进行常规救治,对比分析抢救成功率和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结果实施定位救护模式后,在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定位救护模式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能够缩短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定位救护 危重症 院前急救 绿色通道停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定位在颅内血肿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1例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定位引导探查,术后经颅骨缺损处对术区进行动态监测。结果41例患者均在多普勒引导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多普勒对病灶的发现率达到100%、24h内复查头颅CT,26例消除血肿90%以上,15例清除血肿80%,72h后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为92.7%。但其回声的不明显使得彩色多普勒在颅内血肿的急性期显示为混杂强回声团,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检查是诊断颅内出血较好的辅助手段,两者对于诊断颅内出血各具特点,互有利弊,笔者建议两者多普勒与CT检查联合应用于颅内出血,为临床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颅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定位在急诊ICU患者困难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诊ICU患者且存在困难深静脉置管因素共20例,依据不同的置管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解剖定位法行深静脉穿刺置管,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声定位法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对两组所获不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P<0.05);观察组平均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0%显著低于对照组50.0%(P<0.05),对比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ICU困难深静脉置管患者来说,借助于超声定位的应用具有更好的穿刺成功率,且具有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的应有优势,可作为置管首选方法在临床进行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定位 急诊ICU 困难深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X线与B超引导建立经皮肾道的效果。方法对236例肾结石患者,分别采取C臂X线机和B超引导建立经皮肾通道,其中采取C臂X线机引导组115例,B超引导组121例。结果X线引导组建立通道时间平均为8.6min,B超引导组为穿刺时间3.2min,两组均无大出血,其他方面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术者的习惯进行选择。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造口术 经皮 碎石术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乳腺导管造影定位指导选择性区段切除治疗乳头溢液的疗效。方法对27例患者体检未发现肿块,行乳腺导管造影明确诊断及定位。注入美蓝到溢液导管中,选择性区段切除。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成功,术后恢复好。结论本方法简单,成功率高,适宜基层医院运用。

  • 标签: 乳头溢液 区段切除 乳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CT下引导穿刺联合亚甲蓝染色定位肺小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31例患者,采用CT引导下穿刺与亚甲蓝染色定位相结合的方式,行肺楔形切除术对肺小结进行快速病理诊断,若为肺癌则行肺叶切除术。分析穿刺定位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本组31例患者均定位成功,并获得快速病理诊断。穿刺定位时间为(19.89±6.27)min。结论CT引导穿刺定位合并亚甲蓝染色定位肺小结快速病理诊断,能有效确定肺小结是否恶性,快速确定下一步诊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CT引导穿刺 亚甲蓝染色 肺小结 肺癌 病理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在人口聚集和流动过程中,为传染病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带来挑战。本文首先指出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然后介绍了相关干预措施,最后阐述了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公共卫生管理 传染病预防 定位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人膝关节标本的PCL股骨端止点的X线测量与分析,掌握相关的放射学资料,为临床双束重建PCL提供参考。方法25例膝关节标本,对PCL股骨端止点进行标记,拍摄屈膝90°的正、侧位片。选取4对常用标记线股骨解剖轴(A)与过股骨后髁作A的平行线(B);B与过股骨前髁作A的平行线(C);股骨髁间窝的切线(D)与过股骨髁远端作D的平行线(E);过股骨后髁的切线(F)与过股骨远髁作F的平行线(G)。测量标记点到上述4对标记线的距离,并计算其占标记线总距离百分比,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屈膝90°侧位片上,测得双束止点中心标记点到标记线AB与DE的距离占标记线总距离百分比标准差、变异系数均相对较小,各标记点较稳定地落在了AB与DE之间。结论可以利用AB、DE这两对标记线组成的平行四边形对PCL股骨止点中心点进行X线定位,为PCL双束重建提供中股骨端两个骨道定位提供帮助。

  • 标签: 后交叉韧带 股骨止点 骨道位置 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