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5月至2010年05月应用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股骨颈骨折20例。结果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的时间为1.5~6年,平均约3.18年。良9例,可3例,优良率85%。1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其余19例股骨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为4.8个月。结论股骨干合并同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 标签: 股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单Cage椎体融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髓核摘除单CAGE椎体融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髓核摘除双CAGE椎体融合,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VAS评分、ODI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单Cage椎体融合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安全性高。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髓核摘除 CAGE椎体融合
  • 简介:摘要记录本院手术室初开展乳腔镜手术其中一例的手术配合,通过掌握乳腔镜相关设备、器械功能,术前与患者有效沟通、术中与手术者密切配合,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配合该手术,需要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完整地准备用物,熟知病人信息,熟练配合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

  • 标签: 乳腔镜 男性乳腺增生 乳腺切除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并对其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复发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两组患者平均住院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出现7例复发,其复发率为14%,而实验组患者随访后未发现1例复发情况,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有效安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术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次全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改良会阴切术应用于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会阴切术(胎儿分娩初期进行45°会阴切)。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的会阴切除术(胎儿分娩初期进行25°~30°会阴切),两组患者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疼痛度、切口缝合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经过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疼痛度(1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疼痛度(6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8.4±0.3)min,对照组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0.5±1.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程度占(7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程度(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会阴切术应用于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改良会阴侧切术 经阴道分娩初产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干骨折合并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股骨干骨折合并同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2例,按照患者自身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法进行固定,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时采用Gammall型钉固定法进行固定,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2个月X线结果显示,实验组有39例(95.1%)患者骨折愈合较好,对照组有32例(78.0%)患者骨折愈合较好,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法进行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同侧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凸采用胸腰骶支具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凸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腰骶支具进行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Cobb角10°~19°总有效100%;Cobb角20°~29°总有效82.00%;Cobb角30°~40°总有效40.00%;经对比,发现Cobb角10°~19°治疗效果明显高于Cobb角30°~40°,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凸采用胸腰骶支具治疗能够产生良好治疗效果,特别是针对于轻度、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凸,疗效更为确切。

  • 标签: 胸腰骶支具 特发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手指末节掌V-Y推进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修复指端缺损合并甲床缺损的操作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6年10月—2017年11月,采用改良掌V-Y推进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治疗指端缺损合并甲床缺损患者11例13指,其中男7例8指,女4例5指;年龄22~53岁,平均34.8岁。致伤原因切割伤3例,挤压伤4例,机械伤4例。损伤指别拇指3指,示环小指各2指,中指4指。指端软组织缺损范围0.8cm×0.5cm~1.5cm×1.2cm。均伴骨外露及甲床远端部分缺损,甲床残留约1/2~1/3。所有患者采用掌V-Y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1个月,平均5.3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和周围皮肤相近,指甲外形和健指相似,外观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10指,良3指,优良率为100%。结论应用改良掌V-Y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修复指端缺损合并甲床缺损,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术后手指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指端缺损合并甲床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指端缺损 V-Y 推进皮瓣 甲床扩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治疗单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2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尿道输尿管软镜(观察组,76例)与皮肾镜(对照组,76例)治疗单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住院天数、清石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76例患者采用了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治疗单肾结石,其血红蛋白下降(2.4±2.0)g/L,住院(4.9±2.0)d,并发症发生率3.9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石大小及清石率方面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单肾结石时,可以采用尿道输尿管治疗,相较于传统的皮肾镜治疗方式而言,其具有十分显著的创伤小、出血量少、住院天数短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小等优势特性。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股经脉介入在左下肢深经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7年收治的18例左下肢深经脉血栓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在与旧有同等案例均值对比中获得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数据。结果在全部案例中16例手术成功,形成良好经脉导丝轨道,有效比例为88.89%。术后导管溶栓时间为5.32±1.39d,最小值为3d,全部案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双股静脉介入对于左下肢深经脉血栓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建议后续推广使用。

  • 标签: 双侧 股静脉入路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中选取89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4)应用分期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n=45)应用双全膝关节置换术,就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2)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11.11%,稍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82%(P>0.05)。结论同期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手术时间较短,痊愈快,住院费用低,且无严重并发症,兼顾了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 标签: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骨关节炎 并发症 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住院时间 手术时间 住院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影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隐窝狭窄诊断结果。方法选择7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隐窝狭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使用CT诊断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诊断之后,再对诊断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在所有患有该病症的患者之中,有25例患者属于腰椎间盘型突出神经根管前壁内侧,而表现出神经根管有黄韧带肥厚的患者有20例,委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20例,其余5例患者表现为神经根管狭窄。面对患者这些病症的变化情况,需要对患者的椎间盘组织有所了解,然后再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对患者肥厚的韧带予以切除,并且扩大患者的神经通道。在对患者完成治疗之后,检查治疗结果可以看出,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使用CT诊断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隐窝狭窄患者予以诊断,诊断结果明显,并且诊断结果能够清晰的反映出腰椎间盘小关节突增生性狭窄以及肥大的症状,同时,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率,能够给后期的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该技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CT影像 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旋转推进瓣法治疗单不完全性唇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单不完全性唇裂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单不完全性唇裂患儿98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旋转推进法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健患鼻唇部对称性指标对称率及上唇与鼻部的主观满意评分。结果患儿术后健患唇峰口角距不对称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患儿术后健患鼻底宽对称率、健患鼻孔宽对称率、健患鼻孔高对称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医生对患儿鼻部和上唇的VAS满意评分(7.98±1.2)分,显示手术结果较为满意。结论改良旋转推进法治疗单不完全性唇裂可初步改善患儿健患对称率,要得到更优的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精细手术治疗。

  • 标签: 单侧不完全性唇裂 改良旋转推进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前臂掌腕手矫形器对于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4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人除常规救治处理外,再在前臂掌腕手矫形器辅助作用下行使急性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对每位患者上肢、手指等部位进行简化Fugl-Meyer评分,综合评估前臂掌腕手矫形器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病人上肢、手指以及上身平衡简化Fugl-Meyer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在前臂掌腕手矫形器辅助作用下进行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肢体功能,有利于后期病人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前臂掌侧腕手矫形器 脑卒中 急性期 康复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会阴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与采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2015年行会阴切的足月妊娠产妇20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00例,研究组为病理妊娠组,对照组为生理妊娠组。另将其中人机共存的臭氧消毒前、后2h进行会阴切分娩的产妇抽取100例,分为两组消毒前组与消毒后组,对会阴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消毒前、后会阴切口感染率比较,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会阴切口的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会阴侧切 感染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对降低会阴切率和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择取72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助产技术,研究组采取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对比分析两组会阴切情况和自然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会阴切率(8.3%)明显比对照组低,自然分娩率(77.8%)明显比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无保护助产技术,不仅可降低会阴切率,同时还可促进自然分娩,值得应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 会阴侧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掌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DASH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DASH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掌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显著,术后出现并发症率低,预后效果好,适合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掌侧锁定钢板固定 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太阳穴贴头痛膏治疗外伤性头痛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外伤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一采用西医治疗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双太阳穴贴敷头痛膏,并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疗效和治疗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太阳穴贴敷头痛膏治疗外伤性头痛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临床推广性强。

  • 标签: 头痛膏 太阳穴 外伤性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FX-Ⅱ玻璃离子和3M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老年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98例共496颗牙体楔状缺损老年患者,患者牙体一(共268颗)采用FX-Ⅱ玻璃离子充填,另一(共228颗)采用3M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对比一年后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FX-Ⅱ玻璃离子成功254颗,失败14颗,成功率94.78%;3M光固化复合树脂成功183颗,失败45颗,成功率80.26%,FX-Ⅱ玻璃离子成功率显著高于3M光固化复合树脂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X-Ⅱ玻璃离子修复老年牙体楔状缺损临床效果优于3M光固化复合树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FX-Ⅱ玻璃离子 3M光固化复合树脂 老年牙体楔状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