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梗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常见临床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47例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以及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有52例室性期前收缩,有20例房室传导阻滞,21例室性心动过速,20例心房颤动,34例窦性心动过缓,最终6例因恶性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死亡。此外,本研究证实恶性心律失常多见于晨6时到中午12时这一时间段?结论通过分析患者所患心律失常类型采取合理用药并在高发时间段对急性心梗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急性心梗 心律失常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导致儿科疾病误诊的原因较多,包括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未落实到位、检查不全面、会诊不测底、专业知识不强等因素,而经过相应对策的干预,方可避免儿科误诊的发生,利于患儿及时得到有效治疗,降低临床死亡率。

  • 标签: 儿科 误诊 原因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老年人呼吸器官结构和功能改变及免疫功能的减退,可直接影响肺的防御功能,加上患心血管病、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易发生肺部感染,而在此基础上易患肺结核,加之免疫功能低下,则加剧结核病的发展。在仔细了解老缅人肺下叶结核病的临床资料之后,针对资料作出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考虑抗生素无效的情况下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掩盖症状,老年人肺结核病人短时症状接近好转,由此,导致误诊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 标签: 老年人 护理 保健 误诊 肺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引起青光眼术后疼痛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73例青光眼术后疼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导致患者发生术后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73例患者中33例患者因组织损伤引起,23例患者因负性心理因素引起,12例患者因手术切口、缝线或滤过装置引起,3例患者因剪短的眼睫毛刺激术眼组织引起,2例患者因眼压控制不良引起,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后70例患者疼痛感减轻或解除。结论引起青光眼术后疼痛的原因较为多样,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青光眼 术后疼痛 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综述影响急诊分诊准确率原因,分析急诊分诊工作现状,探讨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的相应对策,以提高分诊质量。

  • 标签: 急诊分诊 准确率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6例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8例;对2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了血栓通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6例8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例6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胆固醇、血细胞比例容量及尿蛋白容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白蛋白、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胆固醇、血细胞比例容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辅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比单纯西医治疗更具有优势。

  • 标签: 血栓通 肾病综合征 难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56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的参照组(n=28),以及实施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研究组(n=28),比较两组凝血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效果。结果研究组t-PA(0.71±0.34)AU/mL、PAI-I(0.46±0.35)U/mL、APTT(29.24±5.57)s、血小板计数(184.24±55.21)×109/L、纤维蛋白原(2.14±0.56)g/L、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素 阿司匹林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精神科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存在幻觉、妄想,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无自知力,很易发生冲动伤人、跌倒、吞食异物、烫伤、噎食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怎样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发生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便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跌倒发生,为神经内科防控住院患者跌倒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60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60例患者中,发生跌倒2例,发生率3.42%,影响患者跌倒的内部危险因素包括发现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内在因素有高龄、躯体移动障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眩晕发作、跌倒病史、低血糖反应和体位性低血压等;跌倒发生的外在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易发生跌倒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个时间段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和零点到上午七点,易发生跌倒的地点主要在病床旁和厕所。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与其基础疾病、年龄及使用药物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可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 跌倒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外科患者手术前高血压症状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出现术前高血压症状腹外科患者64例,按照病患时间以及症状轻重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腹外科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腹外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腹外科术前高血压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腹外科手术中术前及术后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增加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腹外科高血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因分析+针对性预控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4月于我院分娩的70例新生儿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等量均分为35例一般预防组与35例根因分析+针对性预控护理组,对上述两组新生儿研究样本干预后在脐部感染发生比例方面的差异度加以比较分析。结果根因分析+针对性预控护理组干预后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比例显著低于一般预防护理组研究样本,(P<0.05)。结论根因分析+针对性预控护理具备较好的新生儿脐部感染预防功效。

  • 标签: 脐部感染 新生儿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内沉积物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对47例胆囊内沉积物超声诊断及误诊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胆囊内沉积物的超声声像图及误诊原因。结果47例胆囊内沉积物,超声诊断40例,符合率85.1%;误诊7例,误诊率14.9%,其中误诊为胆囊结石6例,误诊为胆囊息肉样病变1例。声像图表现为胆囊内强回声光团漂浮于胆汁中,后方有弱声影10例,占21.3%(10/47);胆囊内细小强光点呈条状沉积于胆囊后壁13例,占27.7%(13/47);胆囊内大小不等强回声光点光团似星花状散在分布胆汁中或粘付于囊壁上8例,占17%(8/47);胆囊内团、絮状强回声后方无声影16例,占34%(16/47)。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胆囊内沉积物最重要影像学方法,为临床选择处理措施提供确凿依据;超声随访检查是减少胆囊内沉积物误诊便捷、经济、无创、最重要检查手段。

  • 标签: 胆囊内沉积物 超声诊断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肾脏内科收治的68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激素使用状况、病情等与院内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683例患者中共49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7.2%,其中院内感染18例,感染率为2.6%。年龄≥60、女性患者、使用激素治疗、病情严重、产生不良情绪、存在医源性问题等因素患者的感染率与其它各类情况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肾脏内科患者时,需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加强对院内易感人群护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感染对策,减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肾脏内科 院内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抗体初筛试验的准确率及HIV抗体初筛实验。方法用ELISA方法对体检、哨点及VCT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试剂或方法对初筛阳性样本进行复检,得到反馈结果后与假阳性率对比。结果对该初筛实验室HIV抗体初筛试验假阳性率(0.2727%)明显高于(0.07%)。结论影响HIV抗体初筛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多,但是客观因素能通过严格规范、校准仪器等方法得以解决,而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自身的素质、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才是降低假阳性结果出现的关键。

  • 标签: HIV初筛实验 假阳性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是目前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总结脑血管造影DSA术常见的并发症,分析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75例,其中,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为7例,分析其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7例患者经相应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规范耐心细致的操作、掌握一些技巧,多数脑血管造影的并发症都是可预防和避免的。

  • 标签: 脑血管造影 DSA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低年资护士浅静脉置管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低年资护士50名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讨论影响低年资护士浅静脉置管成功的因素,列出降低浅静脉置管失败的对策,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实施,比较实施前后低年资护士浅静脉置管失败率。结果实施穿刺置管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处理的低年资护士比实施前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患者因素、护士操作技术因素、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低年资护士浅静脉置管成功,对其操作技术训练和指导,以期降低浅静脉置管失败率。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浅静脉置管失败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从而采取管理对策。方法本研究时间在2016.4-2018.4,研究对象为80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患者,回顾分析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根据分析的原因采取管理对策。结果80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为乙二胺四乙酸引起的45例,冷凝集引起6例,大血小板引起24例,白细胞周围卫星现象2例,原因不明3例。枸缘酸钠抗凝剂仪器法与手工计数方法在检测结果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而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则存在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与上述检测结果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中会因为较多因素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实际检测中需要重视上述相关因素的影响。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假性减少 原因分析 应用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内孤立性占位病变的误诊原因及诊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45例在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内孤立性占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接受过CT检查,将CT检查结果与最终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总结肺内孤立性占位病变的误诊原因及诊治策略。结果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肺内孤立性占位病变的符合率为75.56%;45例患者接受胸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CT检查诊断肺内孤立性占位病变的符合率有待提升,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征象复杂是导致误诊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对于难以确诊的病变综合应用胸腔镜微创技术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和诊出率。

  • 标签: 肺内孤立性占位病变 误诊 原因 诊治策略
  • 简介:规范护患沟通内容,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和艺术,提高护患沟通水平,对降低护患沟通产生的障碍有较大作用。为此本文对护患沟通障碍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总结出几条有效消除沟通降碍的对策。

  • 标签: 医院科室 传染病/护理 医疗事故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PICC堵管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取脑卒中PICC堵管患者31例,分析堵管原因并予以相应护理干预,观察结果。结果血液高凝及导管固定不当为PICC堵管常见因素,经护理干预后,超过90%堵管患者导管再通。结论合理分析PICC堵管因素,予以相应预防及堵管后干预措施,可有效疏导堵塞导管,效果显著。

  • 标签: PICC 脑卒中 导管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