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呼吸衰竭时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6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呼吸衰竭患儿,对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指标,评估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结果26例患儿中,23例顺利撤机,预后良好,2例转急诊手术治疗,1例治疗无效死亡。经过治疗,患儿的SBP、DBP、R、HR等指标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PH有改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实际碳酸氢盐(HCO3-)降低,改善明显(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呼吸衰竭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生命体征、血气状况,效果确切。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肺炎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强心甙与血管活性药物对重症肺炎并心衰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心衰患儿5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患儿25例,主要进行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25例,主要在早期进行强心甙与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后期治疗结果。结果经过观察分析,在患儿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儿后期症状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儿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重症肺炎并心衰患儿临床治疗当中,早期应用强心甙与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效果较好,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可以明显改善患儿预后情况,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应用 强心甙 血管活性药物 重症肺炎并心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4~18个月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孟鲁司特钠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仅给予综合治疗,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4mg,每晚1次口服。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中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水平,并观察两组喘息缓解所需时间。对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观察组孟鲁司特钠持续应用3个月),观察各组患儿在此期间再次出现喘息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RSV毛细支气管炎CysLT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喘息缓解所需时间(T)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ysLTs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常规治疗组患儿血清CysLTs水平仍高于正常组(P<0.05)。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有3例出现再次喘息,而对照组有12例出现再次喘息。结论孟鲁司特钠可缩短病程,降低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CysLTs水平,在RSV毛细支气管炎的抗炎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四组,青霉素组、头孢霉素组、头孢他啶组以及联合用药组,比较四组患儿治疗一周后的临床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分析和探讨不同抗生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治疗1周后,各组之间临床治疗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儿治疗后肠道微生态菌群与健康儿童相比,肠球菌、肠杆菌以及消化链球菌数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杆菌的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青霉素、头孢霉素、头孢他啶以及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在临床疗效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临床上切记勿滥用抗生素,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会严重破坏患儿肠道微生态菌群的平衡。

  • 标签: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头孢霉素 青霉素 头孢他啶 肠道微生态
  • 简介:目的研究心肌注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1介导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犬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成年比格犬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ERCA2a基因转导组(转导组),每组4只。分别采用PCR、RTPCR和Westernblot法从DNA、RNA和蛋白水平检测rAAV2/1-rSERCA2a转导后在犬体内的分布;采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转导组犬的血清。结果除注射rAAV2/1的心肌区域外,未注射rAAV2/1的心肌区域、主要脏器、骨骼肌和性腺中均未检测到rAAV2/1SERCA2a。对照组与转导组犬心肌、腰大肌、咀嚼肌和睾丸表现出相同的SERCA2a蛋白表达谱,未在其他组织中检测到。转导组犬血清内未检测到抗rAAV2/1抗体。结论rAAV2/1介导的基因转导是相对安全的,未整合到心脏以外的其他组织,也未在犬体内引发体液免疫。

  • 标签: 心力衰竭 腺病毒科 肌浆网钙转运ATP酶类 基因疗法 聚合酶链反应 转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替加环素治疗创伤性湿肺继发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创伤性湿肺继发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共65例患者的资料。资料将其分为碳青霉烯组和替加环素两组。碳青霉烯组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替加环素组为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常规剂量,首剂加倍,疗程在5天以上。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APACHE-II评分及降钙素原(PCT)变化结果。结果分析碳青霉烯组和替加环素两组数据,各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式均有效控制感染。其中替加组PCT降低更显著,但与常规碳青霉烯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结论替加环素可作为治疗创伤性湿肺继发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 标签: 替加环素 创伤性湿肺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 简介:吸入性肺炎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与脑卒中的预后关系密切[1],主要由于吞咽功能障碍和胃食管返流所致,对意识不清或有假性球麻痹的脑血管病及气管切开患者,食物及咽部寄生菌因误吸进入下呼吸道,引发的肺炎,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2]。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0%~50%,早期需通过管饲饮食来维持生命。据刘剑梅等[3]对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对策研究报道:由于鼻饲法造成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57.7%,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管饲 吸入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