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1心理社会因素糖尿病1.1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流行病学和回顾性研究均发现,糖尿病的发生生活事件应激有一定关系。急性应激可使正常人在饱餐后血糖反应峰值延迟。心理应激后糖尿病病人和正常人可出现短暂性血糖增高反应。有报道在地震(Kohnert等,1999)、重大火灾(Armenian等,1998)后糖尿病的发生率较灾前明显增加。Wales等(1995)对动物的研究表明:应激可使有糖尿病倾向的动物发生糖尿病。近几年,长期的和前瞻性研究逐渐增多,

  • 标签: 糖尿病病人 精神医学 心理社会因素 生活事件应激 血糖反应 流行病学
  • 简介:发表于近期《美国心脏病学院周刊》的两项最新研究揭示:患有糖尿病及勃起功能障碍(ED综合征)的男性,其心脏健康状况较一般患者更令人担忧。研究者称,ED综合征可称得上是男性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出现此预警信号的患者具有相对较高的心脏病发病率及致死率。不过,合理应用调脂药可将此风险降低约1/3。

  • 标签: 心脏健康 综合征 ED 美国心脏病学院 勃起功能障碍 预警信号
  • 简介:机体能量代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线粒体在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proteins,UCPs)是线粒体内膜上具有调节质子跨膜转运作用的蛋白家族,能够降低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梯度,使呼吸链和ATP合成解偶联,将产能转化为产热,提高静息代谢率。UCPs在适应性产热、体重调节和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解偶联蛋白 适应性产热 低氧 能量代谢 体重调节 ATP合成
  • 简介:近年认识到,由腹内脂肪堆积形成的中心性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标志,是形成代谢综合征的基石[1].尽管胰岛素抵抗和中心性肥胖均与代谢综合征存在相关性,但腹内脂肪含量代谢综合征的5条诊断标准均存在独立的相关性.由此提出,腹内脂肪堆积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2].以下扼要阐述腹内脂肪皮下脂肪的差异及其在代谢综合征发病中的地位.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腹内脂肪 病理生理学基础 胰岛素抵抗 中心性肥胖 脂肪堆积
  • 简介:胰岛素治疗的用量调整说起来不难,但其中也有很多技巧。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些普遍性的原则,希望您能结合自己的特点,总结出对您最为适用的治疗方案,轻松地调整胰岛素用量。

  • 标签: 胰岛素 药物用量 糖尿病 初始剂量 血糖水平
  • 简介:FTO基因2型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与其他基因发挥协同作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使得FTO(fatmassandobesityassociated)基因成为第一个普通人群肥胖候选基因,其在下丘脑核丰富表达,参与能量平衡的控制。P-TO基因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FTO基因变异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相关联。

  • 标签: FTO基因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型糖尿病 肥胖 单核苷酸多态性 体重指数
  • 简介:我今年75岁,患糖尿病已经42年。在这42年间,我的体检结果都正常,且期间没住过院,每年的医药费控制在2000元左右。我认为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药物疗法三结合,就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 标签: 糖尿病 医药费控制 体检结果 饮食疗法 药物疗法 运动疗法
  • 简介:内脂素以前被称为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由淋巴细胞分泌。新近又发现它也可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且血浆水平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故又命名为内脂素(Visfatin)。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脂素糖脂代谢、肥胖症有密切关系,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以下概述。

  • 标签: 肥胖程度 内脂 糖尿病 脂肪细胞分泌 B细胞克隆 增强因子
  • 简介: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分泌雌激素明显减少,从而带来各种相关问题。其中一些表现代谢综和征有关,包括心血管疾病发生、腹部脂肪增加、胰岛素抵抗等。本文主要讲的是雌激素糖代谢有关的方面。

  • 标签: 雌激素 临床问题 高血糖 绝经期妇女 胰岛素抵抗 卵巢分泌
  • 简介: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80例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宣教结构化治疗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其观察组血糖控制、疾病自我管理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 2型 结构化课程 患者教育
  • 简介:68例FPG≥13mmol/L的新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Glarlgine组,n=35和NPH组,n=33,两组均采用1天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结果2周后,①两组血糖(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降低,但(P〉0.05);②血糖控制相近的情况下,Glarlgine组Glarlgine用量NPH组诺和灵N剂量×140%,但每日胰岛素(Ins)总量显著减少(P〈0.05);③NPH组相比,Glarlgine组日问血糖波动更小(P〈0.05),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治疗相同的患者,Glarlgine用量一诺和灵N剂量x140%,且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更安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Glarlgine) 诺和灵N(IVPH) 糖尿病
  • 简介:在一些少见的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中,遗传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几种遗传关系密切的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 标签: 遗传因素 糖尿病 遗传关系
  • 简介:1.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这些危险因素常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其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有关.1988年Reaven首先将其称为"X综合征",以后又有学者提出:有很多人腹型肥胖、糖耐量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并存,将其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999年WHO采用了"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的概念,定义为:糖尿病、糖耐量降低或者胰岛素抵抗伴随以下两项异常:动脉血压升高、血浆甘油三酯升高、腹型肥胖、微量白蛋白尿.近年来,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纤溶/凝血异常等都被列入代谢综合征范畴.但WHO认为这些因素并非是确认代谢综合征的必须因素.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syndrome 高甘油三酯血症 危险因素
  • 简介: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肌肉、肝脏中存在胰岛素抵抗和13细胞功能受损,引起肝糖输出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和胰岛素分泌量的减少,被称为糖尿病的“三重奏”。事实上,在2型糖尿病的病程中B细胞功能衰退出现时间之早和程度之严重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当患者血糖处于糖耐量减低(IGT)水平的高端时,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临床处理 肝脏 发病 病理生理机制 胰岛素分泌量
  • 简介:祖国的传统医学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令人惊奇的地方,比如说,您知道蜂毒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吗?江苏省淮阴市的一位老“糖友”就是通过蜂毒疗法缓解了自己的病情。但是,蜂毒疗法虽然神奇,还缺少大规模有效的临床论证的支持,所以“糖友”如果合并神经病变,仍然需要积极进行控糖、提早治疗并发症。

  • 标签: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蜂毒疗法 治疗并发症 传统医学 治疗效果 淮阴市
  • 简介:目的评价健康档案管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给予观察组实施健康档案管理,将管理前、后两组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比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依从性。结果和干预管理前对比,两组干预后的血糖指标数值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值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运动锻炼、合理饮食等知识的了解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健康档案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糖。

  • 标签: 健康档案 糖尿病 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糖尿病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终身性疾病,不仅需要规范化的药物治疗,也需要通过健康管理引导患者长期坚持良好的健康行为,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该文主要从糖尿病健康管理内容及模式两方面进行综述,指出饮食运动的个体化定制是糖尿病健康管理的重点,并应进一步加强医院社区的一体化合作,以提高管理质量,强化管理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 简介:空腹血糖(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时的两个指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高低,受糖尿病治疗和控制状况的影响,如饮食不控制、无运动或运动量过小、用药量过低,空腹血糖会升高;餐后血糖的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随空腹血糖变化而变化。空腹血糖水平直接影响到餐后血糖水平和升幅。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有很多,

  • 标签: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 糖尿病治疗 控制状况 血糖变化
  • 简介:类固醇性糖尿病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糖代谢紊乱综合征,系由于内源性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或外源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所导致的继发性糖尿病。随着糖皮质激素在多种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糖尿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类固醇性糖尿病也越来越受关注。本文重点讨论糖皮质激素和糖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临床问题。

  • 标签: 类固醇性糖尿病 临床问题 类固醇激素 糖皮质激素 代谢紊乱综合征 继发性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