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内脂素以前被称为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由淋巴细胞分泌。新近又发现它也可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且血浆水平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故又命名为内脂素(Visfatin)。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脂素糖脂代谢、肥胖症有密切关系,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以下概述。

  • 标签: 肥胖程度 内脂 糖尿病 脂肪细胞分泌 B细胞克隆 增强因子
  • 简介: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80例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宣教结构化治疗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其观察组血糖控制、疾病自我管理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 2型 结构化课程 患者教育
  • 简介:68例FPG≥13mmol/L的新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Glarlgine组,n=35和NPH组,n=33,两组均采用1天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结果2周后,①两组血糖(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降低,但(P〉0.05);②血糖控制相近的情况下,Glarlgine组Glarlgine用量NPH组诺和灵N剂量×140%,但每日胰岛素(Ins)总量显著减少(P〈0.05);③NPH组相比,Glarlgine组日问血糖波动更小(P〈0.05),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治疗相同的患者,Glarlgine用量一诺和灵N剂量x140%,且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更安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Glarlgine) 诺和灵N(IVPH) 糖尿病
  • 简介:资料方法①资料:选择2001~2003年内分泌科和感染科的住院病例,血糖达到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男性病例71例,女性26例.年龄为7~73岁;②方法: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胰岛功能检测情况进行分类,并予治疗分析.

  • 标签: 糖尿病 临床分析 2001~2003年 肝损害 住院病例 内分泌科
  • 简介:对我院3年来降糖药的全部品种数量、用药金额、DDDs以及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营金额逐年增长,胰岛素以合资胰岛素为主导,口服降糖药中以新一代推出的几个品种增幅最大,如格列美脲、吡格列酮、瑞格列萘、那格列萘等,而且国产品也越来越具有竞争优势。结论:降糖药是一类具有发展前途的常用药物,提倡合理应用。

  • 标签: 降糖药 用药金额 DDDS DDDC
  • 简介: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广东省116家医院护士便利抽样的方法,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最后数据分析主要结果:普遍护士在护理科研带教中存在不足。结论:研究表明普遍护士在护理科研带教中存在不足,而出现护理教学缺失的影响因素上,护士认为的最主要是师资不足和工作太忙。

  • 标签: 护理教学 缺失
  • 简介:选择486例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糖尿病肾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非干预组,对比分子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尿素氮(BERN)、24h尿白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护理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BUN、SCr、SUA、HbA1c较非护理干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利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的控制。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护理
  • 简介:对4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发现近90%有明确的诱因,其中以感染多见,86%患者入院前有糖尿病史,平均血糖水平21.9mmol/L、CO2-CP10.8mmol/L,昏迷12例,休克3例,死亡4例,死亡率9.3%.结论:快速有效扩容补充足够的液体,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等是抢救DKA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DKA)
  • 简介:在一些少见的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中,遗传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几种遗传关系密切的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 标签: 遗传因素 糖尿病 遗传关系
  • 简介:1.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这些危险因素常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其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有关.1988年Reaven首先将其称为"X综合征",以后又有学者提出:有很多人腹型肥胖、糖耐量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并存,将其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999年WHO采用了"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的概念,定义为:糖尿病、糖耐量降低或者胰岛素抵抗伴随以下两项异常:动脉血压升高、血浆甘油三酯升高、腹型肥胖、微量白蛋白尿.近年来,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纤溶/凝血异常等都被列入代谢综合征范畴.但WHO认为这些因素并非是确认代谢综合征的必须因素.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syndrome 高甘油三酯血症 危险因素
  • 简介: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肌肉、肝脏中存在胰岛素抵抗和13细胞功能受损,引起肝糖输出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和胰岛素分泌量的减少,被称为糖尿病的“三重奏”。事实上,在2型糖尿病的病程中B细胞功能衰退出现时间之早和程度之严重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当患者血糖处于糖耐量减低(IGT)水平的高端时,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临床处理 肝脏 发病 病理生理机制 胰岛素分泌量
  • 简介:祖国的传统医学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令人惊奇的地方,比如说,您知道蜂毒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吗?江苏省淮阴市的一位老“糖友”就是通过蜂毒疗法缓解了自己的病情。但是,蜂毒疗法虽然神奇,还缺少大规模有效的临床论证的支持,所以“糖友”如果合并神经病变,仍然需要积极进行控糖、提早治疗并发症。

  • 标签: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蜂毒疗法 治疗并发症 传统医学 治疗效果 淮阴市
  • 简介:患者,男,65岁。因"呕吐,腹痛3小时"于2008年12月12日入院,3伴全身乏力,转我院治疗。1月来体重下降10公斤。既往高血压病史十年,服用"波依定(5mg/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年,2007年诊断"右侧顶叶梗塞"。

  • 标签: 横纹肌溶解症 DKA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误诊 高血压病史 全身乏力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护理及预防对策。方法以回顾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急诊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患者,对其进行诊断分析,采取对症治疗措施、预防性护理。结果经及时治疗有效护理,60例患者未出现1例死亡,显效39例,占到总例数65.0%,有效21例,占到总例数的35.0%;无1例无效;所有患者在及时抢救护理后痊愈出院,总有效率达到了100%。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患者的治疗,增加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用药效果,改善饮食结构,完善锻炼方法,提升治愈效果,有效预防其恶性发展。

  • 标签: 急诊 糖尿病 低血糖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检查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置为实验组,选择40例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胃镜进行检查,比较两组胃镜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14例反流性食道炎,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1例十二指肠球炎,24例胃溃疡,6例复合溃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DL评分为(16.2±3.7)分,躯体功能评分为(59.6±7.5)分,心理功能评分为(65.8±9.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多数伴有胃肠道疾病,患者治疗时应该加强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对于检查异常患者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胃镜 2型糖尿病 检查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记录全部患者的病史、家庭史,行血糖、血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验,分析8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伴有糖尿病(36例)和不伴有糖尿病(46例)的冠心病的临床特点。结果: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有更多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无症状心肌缺血比例明显增高、多支、弥漫性病变较多。

  • 标签: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临床特点
  • 简介:选取糖尿病患者131例,采用SDS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结果63例发生抑郁(48.09%)。多因素回归分析,女性、学历低、病程长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结论性别、受教育程度、病程等因素是T2DM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发生率 2型糖尿病(T2DM) 抑郁状态
  • 简介:通过理论讲座,交流体会等多种途径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结果:使老年病人血糖有效的得到控制,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结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长期性疾病,更好的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患者 糖尿病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