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的疗效、造血重建及生存情况.方法白血病患者10例,其中同胞间HLA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7例,无亲缘关系HLA不全相合脐血移植(UCBT)3例.结果9/10例受者获造血重建,UCBT患者造血重建速度较HLA相合的同胞PBSCT慢,1例UCBT移植后35天造血未重建,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后,仍未能重建造血,于72天死亡.其余至今均无病生存.结论Allo-HSCT是目前治愈白血的有效方法,对于无同胞HLA相合的供者,选择细胞数量较高、HLA1~2个位点不合的UCBT仍然有效可行.

  • 标签: 白血病 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edTcelllymphoma,EATCL)是1985年Isaacson首先提出的起源于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2002年WHO新分类对T细胞和NK细胞的淋巴组织肿瘤称为肠型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typeTcelllymphoma,ETTCL)。本罕见,极易误诊,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1年生存率不足30%,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例ETTCL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淋巴瘤 小肠 T细胞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对某部舰艇官兵腰痛的流行学进行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腰痛调查问卷对某部1266名舰艇官兵进行腰痛发病状态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按照在舰艇服役年限分为:1~5年组;6~9年组;10年以上组,分别调查各组腰痛发病率、改良(oswestry,OSW)腰痛失能评价量表评价失能情况、计算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比较腰痛官兵和非腰痛官兵的年龄、舰艇服役时间和体重指数。结果1266名舰艇官兵,腰痛组880例,发病率69.51%,年龄(37.4±9.3)岁,舰艇服役时间(9.4±8.7)年,体重指数23.98±7.75;非腰痛组386人,年龄(27.6±10.3)岁,舰艇服役时间(6.3±7.9)年,体重指数22.42±10.34。腰痛组的服役时间(P<0.05)、年龄(P<0.05)、均明显高于非腰痛组,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舰艇服役1~5年官兵727人,腰痛官兵455例,发病率62.59%,舰艇服役时间(3.1±1.7)年,OSW得分8.63±4.71,体重指数23.43±13.11;舰艇服役6~9年官兵356人,患腰痛官兵263例,发病率73.88%,舰艇服役时间(6.8±1.2)年,OSW得分13.17±6.36,体重指数24.23±10.58;舰艇服役10年以上官兵183人,患腰痛官兵162例,发病率88.52%、舰艇服役时间(11.8±1.6)年,OSW得分20.26±9.13,体重指数24.72±13.36。舰艇服役10年以上的腰痛发生率较10年以下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腰痛引起的失能程度也明显重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舰艇官兵腰痛发病率较高,舰艇服役时间是影响腰痛发生的重要因素,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舰艇官兵腰痛的发生。

  • 标签: 海军医学 腰痛 流行病学 疾病影响状态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再造乳房的可行性、适应证与方法。方法2006年9月至2010年1月,对59例乳腺癌患者行皮下乳腺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应用下腹部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deepinferiorepigastficperforator,DIEP)、背阔肌肌皮瓣(latissimusdorsimyoeutaneous—flap,LDM)、单纯乳房假体植入3种方式一再造乳房。结果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DIEP再造20例,LDM再造3例,单纯乳房假体植入36例。4例(6.8%,4/59)出现轻微术后并发症。经过3—52个月随访,局部复发率3.4%(2/59),复发转移率5.1%(3/59)。再造乳房形态自然,效果满意,术后外观评价优50例,良7例,一般2例,优良率96.6%。结论从严选择适宜于保留乳房皮肤或乳头乳晕复合体及乳房下皱襞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附加一乳房再造安全可行,合理选择一乳房再造手术的适应证,有利于再造乳房达到最佳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乳房切除术 乳房再造 改良根治术 乳房假体植入 DIEP皮瓣
  • 简介:保乳手术为乳腺癌病人提供了保留乳房的机会,但仍有病人达不到保乳条件而行全乳切除者。术后一再造可以满足病人的美容要求。随着乳房切除术后一再造的开展,对再造乳房的外形美观要求也大大上升。保留皮肤的全乳切除术(skin-sparingmastectomySSM)灵活选择切口,合理选择对象,不仅在切除全部乳腺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皮肤,达到根治性目的;而且并不会因为保留皮肤而提高局部复发率,也不对生存有影响。一些一再造病人适合行SSM以达到治疗和美容的双重效果。再此基础上,保留乳头或保留乳晕的全乳切除术(nipple-sparingmastectomyNSM或areola-sparingmastectomyASM)也得到了应用。

  • 标签: 外科 整形 乳房切除术 皮下 乳房成形术 即刻 肿瘤复发 局部
  • 简介:本文就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复苏舒适改变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术后康复质量。

  • 标签: 胸部肿瘤 术后 复苏期 舒适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目的:为了了解Ⅲ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学特点和探讨如何处理。方法:本文将124例Ⅲ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作一分析。结果:淋巴转移与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关;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无正比关系,大于1cm淋巴结只能给CT、MR1造成误诊,而病理检查并非一定呈阳性,小病灶大转移并非罕见,跳跃式转移及纵隔内交叉转移较多见;T3-4有外侵时淋巴转移十分活跃.结论:正确的临床分期必须依靠术后淋巴的病理检查,隆突下淋巴结是上下左右纵隔淋巴汇集处、向对侧纵隔转移的前哨站,淋巴清扫本身是解除症状的治疗措施,对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暂时延长生命都具积极意义.最佳的纵隔淋巴清扫应采用胸骨正中切口。

  • 标签: 纵隔 Ⅲ期肺癌 淋巴转移 病理学特点 原发肿瘤 淋巴结转移
  • 简介:目的:分析栓塞化疗后二切除晚期直肠癌临床疗效。方法:对不能根治性切除的晚期直肠癌行一侧髂由动脉、直肠上动脉双置管栓塞化疗。经1~4疗程(1~6个月)后,对其中无明显远处转移的晚期直肠癌,且部分缓解的20例行二切除。结果:获随访18例,5例死亡,13例健在,随访时间8月~66月。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5%、77%和70.8%。结论:对晚期直肠癌动脉栓塞化疗后二切除能提高3年和5年生存率。

  • 标签: 直肠癌 栓塞化疗 手术 治疗 肿瘤
  • 简介:目的:分析骨盆良性肿瘤的流行学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骨盆良性肿瘤的认识及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北京积水潭医院肿瘤科1958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01例骨盆良性肿瘤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分析骨盆肿瘤的好发年龄、性别比例;回顾病理资料,确定肿瘤的病理类型;影像资料由两位高年资骨肿瘤专科医生阅片,确定肿瘤的解剖部位、影像学特点;综合上述资料按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发生部位、影像学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各骨盆良性肿瘤的流行学特点。结果男114例,女87例,男∶女为1.31∶1;发病年龄5~72岁,中位年龄28.0岁,平均30.1岁。20岁以下病例58例(28.86%),21~30岁52例(25.87%),31~40岁54例(26.87%),41~50岁21例(10.45%),50岁以上16例(7.96%)。较多见的有骨巨细胞瘤59例,骨软骨瘤53例,单纯性骨囊肿17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5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4例,软骨母细胞瘤13例。髋臼周围为肿瘤好发部位,骨巨细胞瘤及动脉瘤样骨囊肿具有较强侵袭性,易累及多个分区。结论骨盆良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下人群,好发于髋臼周围。综合流行学情况及影像学研究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骨盆 盆腔肿瘤 流行病学研究 病理状态 解剖学
  • 简介:神经性骨关节又称为Charcot关节,指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骨骼、关节的非感染性损伤,可累计全身一个或多个关节[1-17]。此临床少见,且报道多为病变晚期。2014年,我科收治1例双踝关节神经性关节,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关节病 神经原性 早期诊断 踝关节
  • 简介:目的:探讨鞘内化疗相关脊髓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以提高临床医生对鞘内化疗相关脊髓的认识。方法:总结1例男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在多次鞘内化疗后继发脊髓,表现为脊髓损害平面以下感觉异常、下肢无力及大小便困难等,给予抗神经毒治疗后,观察其病情演变及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在营养神经、物理及针灸等治疗后患者脊髓的相关症状逐渐减轻。结论:脊髓是鞘内化疗的一种少见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无特效治疗方案,预后不一,临床应加以重视。

  • 标签: 脊髓病 鞘内化疗 甲氨蝶呤 阿糖胞苷
  • 简介:慢性粒细胞白血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经过多年研究,中药在治疗慢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在中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的临床应用中,多为中药与化疗药物的联合用药,单独应用中药治疗仅见于个案报道。本文从临床出发,以药物实践推荐为分类方式,对当前应用的中药的基础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两方面为主就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中药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恶性骨肿瘤围手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86例接受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所给予的护理措施,及术后的康复锻炼进行分析。结果:586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行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手术,并获1年2个月的随访,术后无褥疮、肺部感染、静脉栓塞和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患者的特点,围术的健康教育及康复锻炼是手术成功,患者术后重回社会的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微波 骨肿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一人工肱骨头置换在高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1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病例19例,患者年龄63~85岁,平均71.3岁,其中Neer三部分骨折8例,Neer四部分骨折11例,合并肱骨头脱位7例、臂丛神经损伤3例、同侧桡骨远端骨折2例、同侧股骨颈骨折1例;合并高血压15例、II型糖尿13例、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6例。手术于伤后3~7天内进行,全部采用Zimmer公司Bigliani/Flatow水泥型人工肱骨头假体。术后根据Neer康复原则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平均随访16.3个月,记录疼痛等级、关节活动度,以及有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关节周围感染等术后并发症,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5例无痛,4例轻微疼痛;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关节周围感染等术后并发症。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平均70.1分;满意程度:主观满意率78.9%。结论在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人工肱骨头置换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它能够快速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但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手术技巧和功能锻炼等是不可忽视的关键。

  • 标签: 肩骨折 肱骨骨折 假体植入 骨折 粉碎性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bronchialarteryinfusion,BAI)化疗后再行手术切除治疗Ⅲ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34例ⅢNSCLC患者,在肺癌手术前先行BAI化疗,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4例中32例有效,30例取得手术机会,2例未能完全切除。结论术前BAI化疗是治疗ⅢNSCLC的一种有效辅助措施,能明显提高ⅢNSCLC的手术根治率,并能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 术前化疗 肿瘤切除术
  • 简介:目的研究意象放松疗法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每日1次的意象放松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于化疗前和化疗全疗程结束后接受心理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测量,并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IL-2、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后SAS、SDS量表中总分值显著下降,血清IL-2、IL-6浓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意象放松疗法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阶段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化疗因抑郁情绪所导致的细胞免疫异常.

  • 标签: 意象放松疗法 乳腺癌 化疗 焦虑 抑郁 血清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消积饮、华蟾素联合长春瑞滨对老年ⅢB/Ⅳ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给予46例老年ⅢB/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消积饮30ml/m^2,po,bid×21d;华蟾素20ml/m^2,静滴(iv),qd×10d;长春瑞滨30ml/m^2,iv,d1,8,21天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瘤体变化、PS评分变化、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疾病无进展时间以及毒副作用。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46名患者平均给予治疗3.2个周期。该研究总有效率(CR+PR)为19.6%,稳定率(CR+PR+NC)为89.1%,中位生存期(MST)为7.5个月,1年生存率为28.3%,疾病无进展时间(TTP)为5.2个月。该方案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12例出现白细胞下降,2例Ⅲ度疲劳,4例出现肝功能损害,4例出现Ⅰ度神经毒性。结论消积饮、华蟾素联合长春瑞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总体生存质量,且毒副作用微弱,更适合作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 标签: 中药 长春瑞滨 老年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为比较放、化疗同步治疗与非同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不手术的Ⅲ非小细臆肺癌(NSCLC)患者81例,随机分为同步治疗组(42例)和非同步组(39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同步组66.7%,非同步组61.5%,前者略高于后者,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达到上述有效率所用的时间前者平均69天,后者为143天,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同步组的近期疗效似优于非同步组,且前者治疗周期、住院周期缩短,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同步治疗 化疗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对比观察 患者 治疗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