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上消化出血临床诊治方面的问题。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9名上消化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89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凝血酶,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凝血酶、奥美拉唑。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各方面指标对比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诊治上消化出血患者,应迅速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置,评估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急诊临床治疗。此外,联合使用凝血酶、奥美拉唑,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

  • 标签: 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诊治 问题 探讨
  • 简介:目的分析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在消化早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消化早癌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早癌患者采用ESD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预后水平,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ESD 消化道早癌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穿孔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上消化穿孔的患者根据其术后不同的营养方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30例术后按传统治疗方案给予全肠外营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7天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营养和免疫状况等。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总蛋白、前白蛋白以及白蛋白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上述各指标两组均出现下降,其中术后第3天观察组体质量、总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各项营养指标在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C3、C4、IgG水平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上述各指标与术前相比两组均出现下降,IgG水平在对照组术后第7天仍低于术前;组间比较发现补体C4和IgG水平在术后第3天观察组恢复较好,且术后第7天各免疫指标观察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死亡率、腹胀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观察组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上消化穿孔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加速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具备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

  • 标签: 老年 上消化道穿孔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我科2001-2004年对19例胃底贲门癌和胃体癌施行了全胃切除围领式连续性间置空肠消化重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胃切除术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取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异物青少年患者使用丙泊酚结合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 60例上消化异物青少年患者分组,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两组均使用丙泊酚治疗,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异物取出率以及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丙泊酚结合优质护理对无痛胃镜治疗青少年上消化异物具有良好临床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焦虑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1例高龄急性上消化大出血伴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为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促进恢复,其护理要点为急性上消化大出血时气的开放与维护,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配合,液体管理与营养支持。经积极的救治,患者恢复良好,第9天转普通科室治疗。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失血性休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没有精确的大样本临床统计,肝硬化上消化出血的常见原因主要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酸相关性疾病(消化性溃疡或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因粗糙食物、化学性刺激及腹内压增高等因素而引起,其发生率大约30%左右;酸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大约50%左右,其原因或诱因与消化性溃疡相同。余下的病因可能是门脉高压性胃病,极少见的病因包括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和胃癌等。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出血 治疗
  • 简介:目的探究对上消化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上消化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上消化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内科护理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SD)治疗消化肿物预防术后出现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2018年9月在我院实行内镜下ESD术治疗的消化肿物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施以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施以预防术后出血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术后出血情况。结果在不同护理方式下,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相较于参照组明显较低,且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镜下ESD术治疗消化肿物的患者行预防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可减低患者术后出血几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SD) 消化道肿物 术后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CRP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消化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消化恶性肿瘤患者中,择取84例作为观察1组,择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良性疾病患者84例作为观察2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名作为参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后,均予以血清CRP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就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入院时,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CRP相较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后,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和各项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化恶性肿瘤中进行血清CRP与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时,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动态观察,有助于治疗和预后评估,有着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清CRP 肿瘤标志物 消化道恶性肿瘤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分析中上消化的出血病患在急诊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急诊的消化内科所收治病患80例作为此次临床观察试验研究的主要对象,该80例病患均为上呼吸的出血症,按照病患就诊的顺序,平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各40例。干预组运用消化内镜临床治疗手段,常规组运用保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不良反应、再出血状况实际发生几率偏低,止血时间短,临床疗效颇高,组间数据的差异性具备统计意义,P<0.05。结论急诊的消化内科在开展上消化的出血疾病临床治疗期间,建议运用消化内镜临床治疗手段,其具备着较低的不良反应实际发生率及较高的临床疗效等优势,值得推广并运用。

  • 标签: 急诊 上消化道 出血 消化内科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羟喜树碱(HCPT)联合奥沙利铂(L-OHP)与卡培他滨(CAPE)联合奥沙利铂(L-OHP)治疗晚期消化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证实的,按国际TNM分期标准为Ⅲ期或Ⅳ期的消化恶性肿瘤患者46例,分为A、B两组,每组均23例。A组:羟喜树碱(HCPT)联合L-OHP方案。B组:卡培他滨(CAPE)联合L-0HP方案,两组均21d为一周期,每组均治疗2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在A组20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胃癌9例,大肠癌11例;在B组21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胃癌9例,大肠癌12例。A组共化疗62周期,B组共化疗65周期,另5例共完成5周期化疗仅统计毒性反应。结果A组完成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8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CR+PR)为55%(11/20)。B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8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CR+PR)为57.1%(12/21);两组有疗效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晚期消化肿瘤,两种化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当,羟喜树碱组费用低廉,适合我国国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羟喜树碱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消化道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基于IMB模型的护理模式在消化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5月-2022年5月,将82名消化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依从性和心理状态评分进行测评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IMB模型 消化道肿瘤 化疗 心理状态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营养支持结合姑息护理对消化肿瘤患者营养状态、胃肠激素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  消化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姑息护理,给予观察组姑息护理+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营养状态和胃肠激素水平、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消化肿瘤患者的过程中联合使用营养支持和姑息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胃肠激素水平,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营养支持 姑息护理 消化道肿瘤 营养状态 胃肠激素水平 生存质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