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猪苓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5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用猪苓汤加味,对照组静滴利巴韦林、口服思密达和金双歧片。结果治疗组72h内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7,8%,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猪苓汤是治疗泄泻的有效方剂,是对中医儿科泄泻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 标签: 猪苓汤 轮状病毒性肠炎 小儿 养阴利水法
  • 简介:近10年来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治疗,除常规的辨证分型、分期治疗外,还包括专方专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方法,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面,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给药途径也从传统的口服汤剂发展到口服液、静脉注射、雾化吸入、中药灌肠、敷贴给药等多种途径,表明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号。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肺炎 中医药疗法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苓仙健脾止泻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给予苓仙健脾止泻汤进行治疗,每日1剂,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8例中显效96例(占75.00%),有效24例(占18.75%),无效8例(占6.25%),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苓仙健脾止泻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肠炎 苓仙健脾止泻汤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96例和治疗组10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病毒、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给予清脑饮1,2,3号方,并对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治愈87例,好转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组治愈10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07%。经统计学处理,P〈0.01。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上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清脑饮系列方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观察泄泻合剂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符合轮状病毒性腹泻湿热型诊断标准的患儿8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予基础治疗加泄泻合剂灌肠治疗,对照组41例予基础治疗加思密达治疗。治疗3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大便分泌型IgA(sIg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止泻时间为(2.41±0.37)d,对照组为(3.55±0.43)d,2组平均止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大便sIgA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患儿患轮状病毒肠炎时,大便sIgA水平下降,泄泻合剂灌肠能激发肠道组织产生更多的sIgA,加快清除病毒,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病情加重、皮疹等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轮状病毒性腹泻 湿热型 小儿 泄泻合剂 灌肠 SIGA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3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疗效、相关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8.00%,95.33%,对照组分别为48.00%,84.67%,2组患儿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停止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平均治愈时间以及总疗程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d后大便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缩短了腹泻时间,且提高了大便转阴率。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宁心汤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血沉(ESR)、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cTnⅠ)、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5.9%,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R、CK-MB、cTnⅠ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V、LVEF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明显(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小儿 健脾宁心汤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抗毒补心胶囊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毒补心胶囊,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为6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心肌酶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抗毒补心胶囊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显,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抗毒补心胶囊 病毒性心肌炎 疗效观察 免疫功能
  • 简介:总结汪受传教授对小儿慢性咳嗽的治疗经验。慢性咳嗽证候复杂,治法不一,汪老师提出宣发、肃降、燥湿、涤痰、祛风、化滞、益气、养阴之八法,临证每获奇效。

  • 标签: 小儿慢性咳嗽 八法 汪受传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儿童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0例慢性胃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口服黏膜保护剂、H2受体拮抗剂及胃动力药,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中药汤剂,疗程1月,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治疗儿童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 标签: 儿童慢性胃炎 益气养阴法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王道坤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无外饮食劳伤、寒热失衡、肝气犯胃,临床辨证分为中虚气滞型、脾胃阴虚型、湿热阻络型、肝胃不和型4型,治疗中虚气滞证可用化瘀消痞汤加减治疗,脾胃阴虚证则用枳壳益胃汤加减,湿热阻络证选用三仁汤加减,肝胃不和证用疏肝和胃汤加减。并附化瘀消痞汤证验案1则以资验证。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青少年 王道坤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5例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等,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2.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咳痰缓解、憋闷缓解、喘息缓解、肺部啰音缓解、咳嗽缓解、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第2,4,6,8,10天及15d以上的咳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总复发率为30.4%,对照组为72.7%,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复发率低,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慢性咳嗽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 简介:侯江红教授擅长运用调脾和胃法调治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小儿,治疗小儿慢性湿疹,注重从“健脾和胃、消食清热”法入手,每获良效。

  • 标签: 慢性湿疹 脾胃不和 亚健康 侯江红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7年3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50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1(PGⅠ)、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水平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根治率为92.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清PGⅠ、PGR、G-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PGⅠ、PGR、G-17水平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PGⅠ明显降低(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HP阳性 半夏泻心汤 四联疗法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肤瘁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86例慢性荨麻疹患儿,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给予肤痒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西药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疗程8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检测IFN-γ、IL-10和IL-18水平,并与对照组20例健康儿童比较,并在治疗8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停药1月后,联合组复发率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西药组IFN-γ,IL-10和IL-18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西药组IFN-γ、IL-10和IL-1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组问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意义(P〈0.05)。联合组和西药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儿童慢性荨麻疹发病与机体免疫失衡有关,肤瘁颗粒联合氯雷他定可调节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且耐受性良好。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肤痒颗粒 氯雷他定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