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该种什么树、怎么种树,才能在雾霾天气中最大程度吸纳“PM25”,发挥树木“绿肺”功用?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刘春江教授说,城市森林具有降低颗粒污染物的良好作用,但不同树种功能不同。刘春江课题组成员殷杉博士在多年研究中发现,如叶片表面粗糙,表皮毛较丰富,再加上可以分泌一些粘性物,就可滞留细小颗粒物,甚至将一部分PM25吸到叶片气孔内部。

  • 标签: PM2 5 针叶树 吸附 颗粒污染物 城市森林
  • 简介:静电吸附器是刑事技术人员在现场勘查中提取现场足迹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但由于有些技术人员不能正确使用.致使现场勘查中该提取的足迹没有提取下来甚至造成破坏.给案件侦破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现就如何正确使用静电吸附器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 标签: 现场勘查 吸附器 提取 静电 技术人员 案件侦破
  • 简介:土壤作为园林植物的生长介质,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的景观生态效益,而铅是重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了解其在土壤中的吸附特点有利于防治土壤的铅污染。本文采用根垫法盆栽试验获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并用等温平衡吸附法研究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对铅的吸附特点。结果表明,根际土壤比相应的非根际土壤铅的吸附量高,但在含铅溶液浓度为0-0.5mmol/L条件下,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壤铅的吸附量差别不大,几乎全部被吸附。随着铅浓度增加,根际土壤吸附量增长迅速,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的Pb吸附量差值随着Ph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两种土壤的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对Pb离子吸附有显著的差异。

  • 标签: 吸附 黄褐土 红壤 根际 非根际
  • 简介:研究了竹炭对溶液中二价锰离子的吸附行为。试验结果表明:竹炭对锰2+吸附的最佳酸度为pH=4.4;温度在298K时,竹炭对锰2+的吸附平衡时间为6h,且竹炭粒径对吸附平衡时间基本不产生影响;锰2+的初始浓度越大,一定量竹炭的吸附量越大;一定浓度、体积的溶液中,竹炭的投放量越大,去除率越大;在298~318K的温度范围内,吸附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 标签: 竹炭 锰2+ 吸附 影响因素
  • 简介:针对松花江流域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现状,以落叶松为对象,研究其对于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以及吸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对于Zn的吸附能力最强,其次为Cu和Pb,吸附最弱的为Cr与Ni;在器官水平上看,树皮中的含量最高,根部的其次,木质部的最低。实验证明可以利用落叶松对Zn污染严重的土壤进行生物修复。

  • 标签: 落叶松 重金属元素 吸附能力
  • 简介:日本中京大学材料科学教授野浪亨等人的科研小组2013年11月25日宣布,已开发出通过特殊方法烧制而成、对放射性物质铯具有很强吸附力的竹炭。野浪教授表示:“也许可以用于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去污作业。”

  • 标签: 核电站事故 竹炭 开发 日本 去污 可吸附
  • 简介:城市化所改变的土壤利用方式将显著地影响土壤素(P)含量水平。本研究沿地处中亚热带地区的南昌市选取灌丛、松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Hedley的P素连续分级法分析了土壤全P及各功能P形态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森林表层土壤全P和可提取态P的含量均表现为城区(0.71g·kg^-1和378.50mg·kg^-1)明显高于郊区(0.30g·kg^-1和150.74mg·kg^-1)和农村(0.31g·kg^-1和147.3mg·kg^-1)(p〈0.05)。在树脂P、NaHCO3-p、NaOH—P、声波P和HCl-P等5种功能P形态中,城区森林土壤HCl-P的相对含度最高,为36%,明显高于其郊区相对岔量为8%和农村相对含量为6%的水平。而郊区和农村地区,土壤NaOH-P足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相对含量分别达到41%和50%。可见,城区土壤P积累将影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P循环,且其商含量的HCl-P可能加速P在城区水生系统的富集。

  • 标签: 丘陵红壤 磷素积累 土壤磷索分级 城市化 城市森林
  • 简介:牧场表层由枯死植物残体、死亡根系等组成的草甸层的存在减少了施入的仔鸡废弃物与土壤的接触,因此增加了废弃物中随径流进入水体的可能性。本实验选用牧场原状土柱在实验室进行恒温(25oC)控湿模拟培养56天,研究牧场施用仔鸡废弃物(5Thm-2)后,草甸层及土壤表层中水溶性的动态变化及草甸层存在与否对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56天后,有草甸层处理土壤表层与草甸层中水溶性含量要明显高于无草甸层处理土壤表层中水溶性的含量(39:20kghm-2)。因此,生长良好的牧场因草甸层的存在如表施仔鸡废弃物可在草场表层留存有大量可溶性,如遇降雨引起径流则可导致附近地表水体的污染。图2表2参11。

  • 标签: 牧场 水溶性磷 仔鸡废弃物
  • 简介:对盆栽的伴生有金雀花(Cytisusscoparius、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的辐射松(Pinusradiata)幼苗施用3种浓度(0,50,100μ·-1)的三过磷酸钙,14个月后测定缺Allophanic土壤中各形态变化,确定根际土壤中施加的磷肥的去向。结果表明,施加磷肥增加了根际土壤中NaOH-Pi、NaOH-P.和H2SO4-Pi的浓度,但是减少了土壤残留的含量,而树脂浓度维持不变,在这种土壤中树脂浓度仍然较低(1to3μg·g-1)。施加到土壤里的磷肥,有机的回收率最高(40%-49%),这是因为这种土壤具有较高的固定能力(92%),其次是不稳定有机(7%-19%)。在磷肥缺乏或不施加磷肥的情况下,辐射松根际土壤中有机浓度低于周边土壤以及金雀花、黑麦草根际土壤。这可能与磷肥缺乏条件下,根系和菌根产生较高的草酸盐而释放部分到根际土壤中有关。但此观点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检验。

  • 标签: 金雀花 黑麦草 磷肥 辐射松 根际 土壤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