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南极磷虾Euphausiasuperba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单种生物资源之一,对维持南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自从挪威开始规模化高效开发南极磷虾资源,促使南极磷虾年捕捞产量由最初的10万~12万t跃升至20万t以上。伴随中国、智利等国家关注并加入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队伍,新一轮的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竞争正在展开。确立我国在南极磷虾资源开发中的大国地位,维护我国极地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国家权益,是当前面临的突出任务。本文通过综述南极磷虾种群特征与资源分布,回顾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总结目前南极磷虾的生产现状,分析南极磷虾的生态地位和贡献,提出南极磷虾管理要求与趋势,以期为提高我国南极磷虾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国家话语权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南极磷虾 资源 开发 管理
  • 简介:  已经过去的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广东海洋与渔业系统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中共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海洋和渔业工作的重大部署,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并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以下是2006年广东海洋、渔业科技成果以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获表彰的部分名单.……

  • 标签: 广东海洋 海洋渔业 渔业系统
  • 简介:2011年8月,对海浪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共采集到了大型底栖动物14目31科56种,其中水生昆虫43种,分属7目21科,占总数75.44%。海浪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境内大型底栖动物共计13目30科51种,依群落数量看,蜉蝣目、毛翅目、双翅目为优势类群。海浪河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180.19ind.m-2、生物量为3.20g.m-2。在各功能摄食生态类群中,捕食者最多,为25种,收集者15种,撕食者10种,刮食者6种。角锥毛石蚕(Brachycentinao)、泥苞虫(Setodes)、小划蝽(Sigasubstraia-ta)、Epeorusuenoi和Stenpsychegriseipennis是目前海浪河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采用Shannon-Weiner生物指数、BI生物指数和Simposon生物指数对海浪河水质评价表明,各生物指数水质评价结果相似,洁净度排序趋势基本一致,均表明海浪河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境内水质比较清洁。

  • 标签: 海浪河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监测 水质
  • 简介: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关注的两大主题。淡水渔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海洋渔业资源。这对于我们从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者来讲,可谓任重道远。而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又是一个综合工程,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一要领导重视,二要职能部门监管得力,三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重,四要建立“谁破坏,谁赔偿”机制。这样才能做到人和自然相和谐,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现就我县松花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现状谈点看法和建议。

  • 标签: 海洋渔业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 松花江流域 永续利用 渔业水域 力度
  • 简介:本文报道哲罗鱼的分类性状和生长、食性、生殖等生态资料。

  • 标签: 哲罗鱼 性状 生态学
  • 简介:  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和水质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产经济动物养殖的工厂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从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也日益增多.工厂化养殖具有易控制、设备利用率高等优点,主要分为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两种方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以避免工厂化流水养殖的能耗大、水温和水质不稳定等缺点,且具有节水、环保和高效率等优点,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现代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养殖系统 净化方法 含氮物质
  • 简介:结合漓江水生生态系统的大环境,通过对漓江鱼类设置缜密科学考查、调研、监测获取的相关信息数据,对漓江水生态系统中的顶级群落鱼类在系统健康评价中的作用分析研究,筛选出能参与构建评价体系相关因子的技术指标,用科学尺度,通俗的表述、设定渔获物分析、“鱼类产卵场”、“鱼类越冬场”和“鱼类索饵场”保存度、鱼类生物多样性指数、鱼类完整性指数参考数值,由浅入深完善鱼类对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技术,达到利用漓江鱼类健康监测手段,便能快速、准确评估给定河段水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目标。

  • 标签: 水生态系统 鱼类健康 评价
  • 简介:日前,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广东省旅游局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海岛保护有序发展海岛旅游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提出以“保护为主、适度利用”的原则发展绿色海岛旅游,进一步明确了海岛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记者注意到,该《意见》并非广东省首次出台对海岛的保护性规定,早在2011年,广东省就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海岛保护规划——《广东省海岛保护规划》,但二者的区别在于侧重面不同。“2011年的规划侧重于海岛的生态保护及自然条件保护等方面,而最近出台的《意见》则是专门指向旅游开发了。”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 标签: 旅游开发利用 海岛旅游 广东省 保护性 有序 圈地
  • 简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这是我国经济建设上又一个大的转折。为了迅速适应这一转折,充分调动全省水产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勤奋进取,奋发向上,开创水产工作的新局面,省水产局党组决定:从1994年起,在全省水产战线开展创业建功竞赛活动。

  • 标签: 水产系统 竞赛活动 黑龙江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股份合作制 文明单位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变频器工作原理,分析了变额器在冷库系统节能方面所起的作用,指出冷库制冷系统中应用变频技术是目前降低系统能耗、节电、提高运行性能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变频技术 冷库 制冷系统 节能分析
  • 简介:1、成果简介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能与海水淡化研究团队研发出了一种直接利用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发电一制淡水联合装置系统。该系统利用潮汐能通过水轮机直接输出轴功对海水进行增压,利用膜法进行海水淡化,力求最大限度的提高潮汐能的利用效率(比通常的利用潮汐能发电,再用电进行海水淡化,效率提高10%以上)。同时,系统还考虑将波浪能发电与潮汐能海水淡化结合起来,使水坝同时得到双重利用。另外,本项目利用反渗透海水淡化后的高压浓盐水进行发电。系统原理与流程见下图:

  • 标签: 波浪能 潮汐能发电 浓盐水 广东海洋大学 成果简介 海洋能
  • 简介:水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顶级生物群落鱼类是其代表生物,鱼类种群的丰盛与兴衰,提示该水域生态环境的好与坏。广西江河渔业自然资源已近30年没有进行综合的科学考察了.

  • 标签: 自然资源调查 水生态系统 漓江 水域生态环境 生物资源 渔业资源
  • 简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思想。其基本内涵是:一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二是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三要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生态环境保护 渔业管理 中上游 珠江 社会经济发展 广西
  • 简介:2010年9~10月,对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类20种浮游动物,其中轮虫类9种,占45.0%;原生动物7种,占35.0%;桡足类3种,占15.0%;枝角类1种,占5.0%;数量均值为1132ind.L-1。原生动物数量较多,占69.4%;轮虫类次之,占30.3%;桡足类仅占0.3%;生物量均值为0.206mg·L-1。轮虫类生物量最高,0.137mg·L-1,占66.5%;桡足类0.045mg·L-1,占21.9%;原生动物仅占11.6%;优势种类为原生动物的沙壳虫Difflugiasp.、侠盗虫StrobiLidiumsp.、焰毛虫Askenasiasp.;轮虫类的蒲达臂尾轮虫Brachionusbudapestiens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ochlearis和桡足类的无节幼体nauplius为主。多样性指数H’、J显示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H’平均值为1.58,J平均值为0.81,表明保护区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比较丰富,物种分布均匀度较好,为保护鱼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 标签: 逊别拉河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 简介:本文列举了影响印尼西苏门答腊省沿海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并介绍了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取的行动与所取得的成绩,例如提升公众意识、发展公共关系、进行能力建设和设立海洋保护区。

  • 标签: 印尼西苏门答腊省 沿海地区 生态系统 系统管理
  • 简介:本文论述了冷水性鱼类循环水养殖工艺、设施与装备系统的设计研究,该研究进行了虹鳟鱼养殖试验,突破了养殖水体氨氮低温处理技术关键,形成了低温微生物驯化处理和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新方法,建立了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的封闭循环式养殖系统集成技术。试验表明,在空气增氧的条件下,冷水性鱼类循环水养殖,养殖密度达到38kg/m3,各项水质指标符合鱼类正常生长要求。

  • 标签: 循环水 水产养殖 虹鳟 养殖设施
  • 简介:今天.我们在风光秀美的三门峡市卢氏县举行全国第二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河南区的启动仪式。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关爱水生动物.我们在行动”。目的是宣传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我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科普宣传 健康 事业 农业厅 摘要
  • 简介:解剖观察了哲罗鱼(Huchotaimen)和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Walbaum)的消化系统,描述了与摄食有关的齿、舌、鳃耙、胃、幽门盲囊、肝、胰脏、胆囊的形态特征;测量了体长、头长、吻长、口裂宽、口腔长,食道长、胃长、肠长、消化道长;计算了有关比值。结果表明:这二种鲑科鱼类的消化道具有典型的肉食性鱼类的特点,口裂较大,口咽腔长/头长为0.62~0.71,肠较短,肠长/体长为0.69,食道、胃、肠壁内突形成明显的粘膜皱褶。具有独立而发达的肝脏和胰腺。文中讨论了消化道分段及摄食习性与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大麻哈鱼 哲罗鱼 消化系统 解剖 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