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一套基于DSP和IRMCK201的双CPUPMSM位置伺服系统,重点介绍该系统结构及软硬件的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软硬件设计合理、实时性好,控制精度高,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同时,这种交流伺服方案,性能优越,设计简单,编程任务小,开发周期短,也可用于其他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交流伺服 PMSM DSP IRMCK201 运动控制芯片
  • 简介:针对传统演示系统中以PC为主导的结构所带来的易用性、便携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结合瘦客户端概念的嵌入式演示系统新方案。给出了该设计在基于WinCE的ARM嵌入式平台上的软件实现方法,经测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 标签: 嵌入式演示系统 瘦客户端 远程控制 ARM
  • 简介:附网络存储NAS是一种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据中心,以便对不同主机和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的技术Ⅲ。本文提出一种以ARM9微处理器EP9315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构建附网络存储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系统的体系结构、硬件设计、操作系统的移植、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开发等设计要点作了相关研究和讨论。

  • 标签: EP9315 嵌入式LINUX 附网络存储 NAS
  • 简介:移动IP作为网络层的移动解决方案,能够为移动节点在不同网络间移动提供不间断的网络连接。本文在深入分析移动IPv6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移动IPv6的整体实现框架;同时针对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移动IPv6在嵌入式终端上的实现方案,并完成了一套实验系统。

  • 标签: 移动IPV6 嵌入式系统 移动终端
  • 简介:Arm宣布将其DesignStart项目进一步升级,在Cortex-M0和Cortex-M3的基础上,又将其功耗最低、面积效率最高的应用处理器Cortex-A5纳入该项目,帮助开发人员在高级设计中轻松访问支持Linux的Arm处理器。

  • 标签: ARM处理器 Linux 嵌入式设计 CORTEX-M3 应用处理器 级设计
  • 简介: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物联网核心应用技术之一,由于WSN中节点多、数据量大,传感器将原始数据直接传至后台的传统方法会产生大量的能耗并增加后台处理压力。本文结合物联网WInternet的框架以及软硬件协同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面向该物联网的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将变频算法融入传感器节点高效采集数据,使智能传感器节点具有计算数据和制动外部设备的功能,并可实现就近计算,同时将Pipe协议嵌入其中,使得不同平台间无缝连接,以及节点设备对外提供服务。

  • 标签: 物联网 软硬件协同 就近计算 UML
  • 简介:针对传统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解绑复杂、通用性和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MQTT的智能家居实时控制系统。系统由客户端、WIFI模块和云服务器组成,采用ESP8266无线WIFI模块,通过MQTT协议进行消息推送,增加一键式解绑功能,实现设备的便捷管理、实时控制以及状态信息的上传。该系统具有成本低、速度快、通信稳定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同时也便于进行系统扩展,可满足智能家居控制的需要。

  • 标签: 智能家居 消息推送 ESP8266 MQTT
  • 简介:介绍RTEMS实时操作系统和USB协议,分析RTEMS系统的设备管理机制,详细描述RTEMS操作系统下的USB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该设计根据USB的特点,通过合理的层次划分,将驱动程序分为硬件抽象层和设备类驱动层,在硬件抽象层完成对USB设备控制器的操作,在设备类驱动层实现对各类USB设备命令的处理,保证了驱动程序易于移植和扩展。按照RTEMS的设备管理机制,为在RTEMS上运行的任务提供了标准I/O系统调用。

  • 标签: RTEMS USB 实时操作系统 驱动程序 程序设计
  • 简介:GPRS数传单元(DTU)在远程数据采集终端与主站之间建立起无线IP连接和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本文提出采用内嵌脚本方式开发GR64,使之成为具有简单控制接口,可方便配置参数和灵活切换工作模式的通用DTU的硬件和软件实现方法,并总结了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办法。

  • 标签: GPRS GR64 数传单元(DTU) 内嵌脚本
  • 简介:针对我国敬老院及其类似机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助老助残效果不佳等问题,采用全面网络化监控理念,组建了将以太网、WLAN及RFID融合的生理参数监测、实时定位网络,结合视频监视实现了对老人全方位、全天候的联动监护;将Ethernet/IP(以太网/工业协议)引入监控网络,确保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利用VC++和SQLServer开发了执行效率高、数据安全性好的监控软件。为敬老院等机构提供了一套全面、可行的网络化监控策略。

  • 标签: 全面网络化监控 以太网 WLAN RFID 视频监控 ETHERNET/IP
  • 简介:企业上云,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潮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创新能力、业务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路径。服务于企业数字化创新的私有云平台,需要资源架构、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三个层面的全面变革。本文提出的私有云基于主流开源技术整合优化,提供了全栈的解决方案。未来,私有云将继续沿着标准化、全栈化名和务化的方向.将更多的基础能力与业务解耦、平台化,实现按需供给,进一步解放业务团队,为更多的场景景业务负载提供支持.驱动企业数字化创新。而从技术架构本身来看,私有云平台在可用性、稳定性、可靠性、性能、可扩展性、成本等方而的优化,仍将是一条没有止境的路。

  • 标签: 数字经济 私有云 微服务 开源
  • 简介:围绕基于IP核和FPGA设计SoC片上系统这一主题,定义处理MORSE码的SoC的功能和MORSE码传输协议;根据定义的MORSE码传输协议,重点分析并设计MORSE码串行异步通信模块;对Core8051-IP核进行扩展、裁剪和修改,完成基于IP核的MORSE码处理的SoC设计

  • 标签: IP软核 FPGA MORSE码 SOC
  • 简介:基于电力载波通信设计了喷雾降尘控制系统。以ATmega88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根据采煤机和支架工作产生煤尘的状况自动调节喷雾模式。该系统具有LED照明功能,耗电低,寿命长,耗水少,降尘效果明显。

  • 标签: 喷雾降尘 电力载波 ATMEGA88 LED照明
  • 简介:RS-232、RS-485都是串行数据接口标准.由于它们的接口电路简单,通用性比较好,所以在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RS-232和RS-485有着各自的优缺点:RS-232是低速率串行单端标准,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信),收、发端的数据信号是相对于信号地的电平而言,其共模抑制能力差,传送距离短,其为点对点的通信方式;RS-485采用平衡传输方式,可以实现多点通信,由于采用了有别于RS-232电平方式的差分方式,使得在通信速率、抗干扰和传输距离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

  • 标签: 接口电路 RS-232 RS-485 无源转换电路 电路设计
  • 简介:在传统的RS485总线节点设计的基础上,选用ADI公司推出的新型带隔离的增强型RS485收发器ADuM2483,采用磁耦隔离技术进行RS485总线节点设计;并通过硬件实现零延时,使RS485总线的设计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易扩展性,大大提高了通信速率。

  • 标签: RS485总线 ADuM2483 磁耦隔离技术 零延时
  • 简介:介绍一种近耦合射频识别系统(典型读写距离25mm的非接触读写卡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部近耦合设备和邻近卡的工作原理及由此设计的天线尺寸和匹配电路。

  • 标签: 近耦合射频识别系统 工作原理 天线设计
  • 简介:在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一个设计糟糕的系统,其运行行为很难、甚至不可能预测,设计所带来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本文为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简捷的设计模式。该模式将嵌入式系统的图形界面、业务控制流程和输入/输出设备操作进行有效的解耦合,使得系统的软件易于实现、测试与维护。

  • 标签: 嵌入式系统 Linux图形界面 软件设计模式
  • 简介:在分析了经典的LEACH分簇路由算法,以及基于LEACH算法基础上的几种经典的改进算法后,针对小规模无线测距网络的特点,在传输数据量较少、簇首节点无需进行大量数据融合的情况下,对LEACH算法进行改进,增加了节点与基站直接通信的个数,减少了多跳累加误差对测距的影响。使用MATI.AB软件进行仿真,理论与实验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能够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存时间,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 标签: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簇路由算法 LEACH 性能分析
  • 简介:为解决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双核通信问题,设计了两种DSP和FPGA之间的并行通信方法,分别通过DSP的外部接口XINTF访问FPGA内部FIFO和双口RAM,利用DSP的读写使能信号作为FIFO和RAM的读写时钟信号。通过对两种并行通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中双核通信应该采用DSP和FPGA内部FIFO的方法。

  • 标签: DSP FPGA 并行通信 外部接口XINTF FIFO 双口RAM
  • 简介:将操作系统和相应硬件设备连接起来,编写联系硬件和软件的驱动程序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讨论在WinCE操作系统下,如何设计实现S3C2410芯片具有I^2C接口的驱动程序;详细介绍WinCE下,流驱动程序的编写方法,同时将驱动通过PlatformBuilder编译进操作系统,最后用动态链接库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

  • 标签: WINCE 流驱动 I^C总线 驱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