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去年年底,美国原料皮价格大幅下滑,使中国不少具有一定实力的规模型制革企业损失惨重,如何增强国际原料皮市场的话语权再次引起行业的关注。众所周知,国内一些制革企业在采购国际原料皮时,往往是单兵作战,且一直是先付款后发货。特别是在采购季节时,往往会出现一种抢购风潮,这使国际皮货商拉高价位的企图屡屡得逞。

  • 标签: 话语权 国际 市场 中国 制革业 制革企业
  • 简介:首先考察了两种酸性蛋白酶E01、E02的酶学特性,包括温度、pH值、时间、铬浓度酶活力的影响,然后将两种酸性蛋白酶应用于山羊蓝湿革的软化处理。考察了不同温度、pH值条件下酶处理蓝湿革后蛋白的水解和铬的溶出情况,成革面积变化和物理力学性能,并采用组织学观察酸性酶处理过程中蓝湿革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形态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而言,E02酶具有更宽的温度和pH值使用范围,溶液中铬浓度也更为敏感。两种酶山羊蓝湿革的处理,均能增加成革的面积和抗张强度,而对撕裂强度有所削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均呈现一定的分散效果。

  • 标签: 酸性蛋白酶 蓝湿革 山羊皮 软化
  • 简介:采用无溶剂一步法,在聚氨酯主链上引入乙氧基悬挂链,制备了水性高固含量乙氧基悬挂链聚氨酯(WHPU)。考察了软段相对分子质量和软段含量WHPU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软段含量和软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乳液平均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乳液黏度增大;当以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g/mol和2000g/mol的PTMG为复合软段,二者摩尔比为1,其含量为55%时,制得的聚氨酯乳液固含量可达50%以上,乳液粒径呈双峰分布,黏度较小,涂膜具有一定的微相分离,低温转变温度(Tg)为-72.6℃,热分解温度为293℃,成膜抗张强度可达35.7MPa,断裂伸长率可达760%,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 标签: 聚醚软段 高固含量 乙氧基悬挂链 水性聚氨酯
  • 简介:铅是环境有害的主要金属元素之一,铅的检测非常重要,是其主要的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主要有显色光度法和催化动力学光度法.这些检测方法在铅的检测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近年来,与其它方法的联用技术不断涌现,使得铅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 标签: 检测 分光光度度法 痕量分析
  • 简介:用荧光双标记技术研究了浸水、酶法脱毛、软化和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蛋白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其在皮/革内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和脱毛过程中,由于牛皮厚度大、粒面附有表皮和毛、皮胶原纤维未分散,蛋白酶不能渗透整层牛皮,并且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其在皮内的传质影响很小。软化过程中,由于表皮和毛去除彻底、胶原纤维分散良好,蛋白酶较易渗入裸皮,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酶的渗透速率明显更快,故选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酶均匀软化具有重要意义。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尽管削匀蓝湿革薄且胶原纤维分散好,蛋白酶却不能完全渗透蓝湿革,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基本不会影响蛋白酶在革内的传质。这可能是因为酸性蛋白酶的用量少、在浴液(pH3.5,铬含量27mg/L)中溶解不完全,且易与蓝湿革表层的铬结合。

  • 标签: 制革 蛋白酶 传质 相对分子质量 荧光双标记技术
  • 简介:用牛皮制备水解胶原,通过胶原-单宁-醛反应制备胶原固化单宁吸附剂(TICA),并研究了该吸附材料Pd^2+的吸附特性。实验表明,在pH3.0-4.0范围内,TICAPd^2+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当温度为30℃,Pd^2+初始浓度为1.00mmol/L时,平衡吸附量可达到0.67mmol/g。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方程,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由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的平衡吸附量与实测值,误差在3.5%以内。进一步研究表明,NaNO3TICA吸附Pd^2+的影响不明显,而NaCl影响显著。

  • 标签: 胶原 单宁 树脂 Pd^2+ 吸附
  • 简介:采用含羧基的芳香族合成鞣剂(SCS)与硫酸铝结合鞣制黄牛皮,考察了水杨酸钠、酒石酸钠、柠檬酸钠等3种蒙囿剂在等物质的量用量下该结合鞣法鞣制效应的影响。发现蒙囿作用较温和的水杨酸钠和酒石酸钠可提高结合鞣革中Al(Ⅲ)的结合量及其分布均匀性,使坯革的综合性能得以提高;而蒙囿作用最强的柠檬酸钠虽然可以使革的湿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但革中Al(Ⅲ)的结合量及其分布均匀性最差,坯革的综合性能也最差。通过改变蒙囿剂的用量,也可以调控其Al(Ⅲ)的蒙囿作用。研究发现,当酒石酸钠用量为1%时,坯革的收缩温度和物理机械性能均达到最佳值,而增加和降低酒石酸钠用量均导致鞣制效应的降低。综上所述,适当选择蒙囿剂及其用量,既可以改善Al(Ⅲ)的渗透性,又能保持Al(Ⅲ)与皮胶原和合成鞣剂间良好的反应活性,从而显著提高这类结合鞣法的鞣制效果。

  • 标签: 制革 结合鞣法 合成鞣剂 硫酸铝 蒙囿剂
  • 简介:采用空气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獭兔毛纤维进行处理,并其作用时间和功率进行了优化。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全反射红外光谱(FFIR—ATR)等分析技术,处理后的獭兔毛纤维表面进行物理形态和化学组成的表征;接着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染色,以探究空气低温等离子体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獭兔毛纤维表面产生了刻蚀,并引入了羟基(-OH)、氨基(-NH2)、羧基(-COOH)等活性基团,有利于染料的渗透和染料与毛纤维之间的结合,最终使得上染率和染色深度提高。

  • 标签: 空气低温等离子体 獭兔毛纤维 刻蚀 XPS FTIR—ATR 上染率
  • 简介:皮革的微观结构取决于原料皮的品种质量,构形区段和皮革的制造方法,并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确定铝钛锆鞣鞋面革微观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用铝钛锆鞣面革和铬鞣革——参比革作为研究对象,用皮革可比半面研究纤维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采用的原料皮为小牛皮、牛犊皮和中牛皮,皮革的制造方法为公认的方法以加工成实验革和参比革。物理机

  • 标签: 鞋面革 纤维结构 铝钛锆鞣 性能
  • 简介:统计分析了我国出口皮革制品因六价铬含量超标被欧盟召回情况,综述了在制革过程中六价铬的来源,提出了一些预防应对措施。

  • 标签: 六价铬 出口 皮革制品
  • 简介:在本研究中,利用将皮革纤维作为一种添加剂加入到一些橡胶化合物中,例如腈基丁二烯胶(NBR)、氯丁二烯(CR)、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氯化丁基橡胶(CIIR)。研究了使用的纤维对于化合物的硬化性质、物理机械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有关化合物的硬化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皮革纤维对于化合物的初始黏度、加工性能以及固化时间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提高了化合物的交联度。对于硬化化合物机械性能的评价结果显示,采用皮革纤维作为添加剂可以使得以腈基丁二烯胶(NBR)为基础的化合物的抗张强度提高,这是由于NBR和皮革纤维之间的相容性作用产生的。添加皮革纤维后,所有化合物的硬度显著提高。获得的结果表明,皮革纤维的添加不会显著提高化合物的弹性、密度以及热稳定性,但会显著提高液体电阻。

  • 标签: 橡胶 皮革纤维 溶胀行为 机械性能 固化性能
  • 简介:本文研究了植物单宁(刺云实和荆树皮)合成酚类复鞣剂,和两种加脂剂加热后不同的氧化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专门为此次研究合成了一种聚羟基酚复鞣剂。我们注意到了试样受热后各种性能的变化,如颜色、收缩温度和六价铬的生成。此外根据手感性能和物理性能的改变,应用了单形心实验设计法(Simplexcastroid),选用了有高抗氧性的复鞣剂。植物复鞣剂(刺云实和荆树皮)能阻止游离基的形成,因此能避免不饱和加脂剂的氧化和六价铬生成。聚羟基酚类复鞣剂是一个有效的抗氧化剂,也有很好的耐热性。

  • 标签: 植物单宁 相互作用 复鞣剂 六价铬 加脂剂 合成
  • 简介:研究了在超临界CO2介质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BSA)水解的影响,通过系统水含量及系统压力的变化来分析四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138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及Tween80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的影响,并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及分析软件TotalLab蛋白质的水解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低系统压力及低系统水含量下能促进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使水解率提高20%以上,且水解率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而上升,随着系统含水量的升高而下降。当系统水含量达到30μL以上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的影响不明显。

  • 标签: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胰酶 牛血清白蛋白 超临界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