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书牍文的日益繁荣留存了大量的作品,却在晋代之前未有系统的理论提升。《文心雕龙·书记篇》在挚虞、李充的理论基础上,对书牍文的文体特征、写作要求、尊卑有别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选取代表作予以评论,可谓书牍文体理论集大成。却也存在文学观念保守,论学论文书牍与帖未加关注,书启未加区分的不足。

  • 标签: 书牍文 文体观念 《文心雕龙》 功绩 不足
  • 简介:身为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的成就跨越了艺术、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其观念对列夫·托尔斯泰、普鲁斯特(MarcelProust)以及甘地(MohandasKaramchandGandhi)等人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是,受到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科学主义以及道德主义等观念的影响,罗斯金的审美体系中存在着自身难以解决的悖论。朱光潜在他的美学论著中曾多次谈及罗斯金及其美学问题,由此引发美学研究史上的一段“公案”。

  • 标签: 美学观念 罗斯金 朱光潜 约翰 艺术理论家 分歧
  • 简介: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概括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 标签: 空间观念 数学素养 小学生 培养 几何形体 创新精神
  • 简介:孟子提出并论证了孝治观念,希望通过孝来建立严格的家庭伦理秩序以和睦家庭、安定社会,巩固国家的统治,是其孝观念中最为突出的内容。在孔子的孝观念中,他虽然提出孝慈“施于有政”,但没有提出具体实施的途径。孔子以孝为君子人格内涵之一,君子以人格修养而出仕,孝才与政治有联系。

  • 标签: 孝子 孝治 孟子 形象 伦理秩序 人格内涵
  • 简介:摘要儒家人格观是我国传统道德观的精华,辩证地看待珍贵传统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展示其应有的价值性,对于当前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维护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市场经济 儒家人格 价值性
  • 简介:留学英国前后,傅斯年在致蔡元培、胡适的几封书信及其他文章中,对北京大学哲学学科的设置进行了批评,表达了对中国学术、中国哲学的认识。傅斯年认为,哲学不应与文学、史学并置列入文科,哲学课程设置当要传授学生一般水平线以上的自然科学知识,尤其要具备较高程度的数学、逻辑知识。中国学术缺乏科学意识,严格来说中国并无哲学。

  • 标签: 北京大学 哲学学科 中国哲学 傅斯年
  • 简介:"新时期"以来,作家们书写城市最显著的创作特征是越来越倾向于在意识世界里虚构一座城市,而不是单纯地摹仿、再现现实中的城市,他们所建筑的城市是"想像之城",想像并不意味着所想像出来的城市是不真实的,意识世界里的城市和现实城市一样真实,甚至意识世界的城市更真实,它把现实世界未曾显现的一面展现出来。

  • 标签: 意识世界 新时期小说 创作特征 《上海文学》 小说题材 王安忆
  • 简介:蒋原伦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了他的批评生涯,他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寻找最恰切的话语方式读解和阐释变异中的当代中国。蒋原伦对既有的批评模式始终感觉不满,他将90年代之前的批评描述为“主义”批评,认为这种批评模式以及与其对应的评价体系是意识形态整合下作家、批评家和文学杂志编辑的共谋。

  • 标签: 批评实践 批评模式 话语方式 文化特征 文学杂志 媒介批评
  • 简介:路遥正是以巨大的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将《平凡的世界》的阅读领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路遥在小说中悲剧人物的身上倾注了大量的笔墨,完成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家行为,而是超越了自己反抗自己苦难的一种激情下的心血灌输,使得小说中的每一个悲剧人物都能得到生活的验证、时间的佐证,让人物形象丰满,对其的考量无论是肉体还是灵魂,都是完整的、统一的。

  • 标签: 《平凡的世界》 悲剧意识 悲剧精神 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