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扬子晚报》在今年元月度过了它的“而立”之年。该报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南京、江苏以及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江苏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鄙人有幸在该报耕耘了15个春秋,亲历了该报的试刊、创刊阶段。我退休前,参与了编写扬子晚报创办15周年大事记的工作。

  • 标签: 《扬子晚报》 成就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影响力 大事记
  • 简介:1944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聘请美国垦务局总设计工程师萨凡奇来华考察水力资源。萨氏在考察了长江及其支流后,拟具了在当时颇具影响的《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该报告中所述计划后虽未及实施,但其中对长江三峡的科学考察及其所获科学资料至今仍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引水隧洞 拦河坝 美国垦务局 混凝土 水轮机 排水隧洞
  • 简介:1999年3月下旬的一天,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人民戏剧家田汉生平的专题片。当看到他创作剧目的目录中有歌剧《扬子江暴风雨》时,我联想到剧院于1956年,为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逝世25周年、冼星海逝世15周年,曾公演过此剧。至今,在这部歌剧的剧目卷中留有文学修改本。我认为,此本很像是田汉老亲笔修改的手稿。理由是,手稿有两种笔体:一种笔体是从头到尾,无勾划和修改之处;另一种笔体在剧本的字里行间许多处都做了重新修订,特别是夹在中间的整页都是这种笔体书写的。这种笔体,在剧本的后半部勾划、增减、删改处很多。由于手稿第一页写有田汉作剧、聂耳作曲的字样,所以我分析,前者笔迹为

  • 标签: 码头工人 日本帝国主义 歌剧院 扬子 聂耳 再创
  • 简介:8月11日中央歌剧院汪存一同志访问我,谈及1956年中央歌剧院为纪念聂耳逝世25周年,曾公演过《扬子江暴风雨》。最近她在剧院保存的这部歌剧剧目卷的档案中发现留有一本文字修改本,很像是我父亲亲笔的手稿,在送给周巍峙同志看后,认定是我父亲的手稿,又请我鉴定。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仔细地读了手稿的复印件。当我看到熟悉的父亲的笔迹,在眼前又仿佛见到父亲握笔疾书的神态,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说话的声音也不由得激动起来,这是汪存一同志发现的一件珍宝。“文革中”父亲被“四人帮”诬陷为叛徒,“四条汉子”,家中文物一扫而光,在党中央为他平反开追悼会时,家中竟找不到他的一张照片,

  • 标签: 日本帝国主义 社会主义 扬子 美帝国主义 国民党 “四人帮”
  • 简介:泰西各国在近世突飞猛进、国力极臻,远东中国漏邑日甚、抱残守缺,昧于外情。地理大发现又使东西方在地理距离上拉近,怀揣贸易为国家安全之基本保障理念的英国首先利用坚甲利炮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受益于条约制度,西人身影遍及西南商贸重镇重庆,其中英商立德乐在重庆的活动对近代重庆乃至中国内陆产生了深远影响。围绕立德乐及其活动做了三个方面的考察。首先,关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对中国西部内陆的觊觎;其次,通过过立德乐的视角窥见晚清渝城的社会面貌;最后,对立德乐与近代重庆社会,及与近代中国的互动关系做一述评。

  • 标签: 立德乐 《扬子江峡谷及重庆游记》 近代重庆社会 川江航运 重庆开埠
  • 简介: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越来越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也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此进程中我国会产生越来越多新的区域性城市群。以扬子江城市群为例探讨了区域性城市群发展轨迹,发现扬子江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严密的城市网络构造,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支撑条件,但同时扬子江城市群存在着城市布局不够优化,城市合作激励不足等一体化发展瓶颈。因此,扬子江城市群应该从政策和机制两个维度进一步优化一体化发展路径,通过创新扬子江城市群区域发展政策,构建扬子江城市群区域协调机制促进扬子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 标签: 扬子江城市群 一体化发展 城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