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疾病轨迹护理对2型糖尿病肾病(T2ND)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2年8月,选取于我院就诊的74例T2ND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轨迹组,各3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轨迹组实施慢性疾病轨迹护理,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及生命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轨迹组与参照组比较,GLU、HbA1c、2hPG、UAER、ACR水平明显更低,QLQ-30量表中症状分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更低,功能分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更高(P

  • 标签: 2型糖尿病肾病 慢性疾病轨迹护理 血糖 肾功能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疾病轨迹护理对2型糖尿病肾病(T2ND)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2年8月,选取于我院就诊的74例T2ND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轨迹组,各3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轨迹组实施慢性疾病轨迹护理,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及生命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轨迹组与参照组比较,GLU、HbA1c、2hPG、UAER、ACR水平明显更低,QLQ-30量表中症状分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更低,功能分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更高(P

  • 标签: 2型糖尿病肾病 慢性疾病轨迹护理 血糖 肾功能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轨迹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为NAFL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开滦研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16 388例观察对象组成研究队列,依据观察对象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度健康体检的BMI数值,用SAS Proc Traj程序确定4个不同的BMI轨迹组,分别为低稳定组、中稳定组、中高稳定组、高稳定组,随访各组人群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年度健康体检时NAFLD的发病情况。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观察对象共14 998例,比较4组NAFLD累积发病率的差异,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BMI轨迹与新发NAFLD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两两比较,方差齐用LSD检验,方差不齐则用Dunnett’s T3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BMI轨迹组NAFLD累积发病率的差异。结果NAFLD的累积发病率随着BMI轨迹的升高而增加,分别为31%、47%、6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等多种混杂因素后,BMI中稳定组、中高稳定组、高稳定组NAFLD发病风险仍为BMI低稳定组的1.757[95%可信区间(CI):1.589~1.942]、2.612(95%CI:2.353~2.900)、3.566(95%CI:3.129~4.064)倍(P < 0.01)。结论发生NAFLD的风险随着BMI轨迹的升高而增加,BMI长期高水平是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脂肪肝 体质量指数轨迹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联合激励式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采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联合激励式护理。结果: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 激励式护理 老年冠心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本项目标在探讨基于慢性病路径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遵守中风治疗的的影响的定性研究。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对50位入院的中风患者进行了访谈,在依从性研究中运用应用研究法,分析遵守中风患者治疗的影响。因此,采用了慢性病路径模式,并得出了三个主题:(1)与该病有关的行为,包括对症状的了解、确定发生症状时的治疗等。(2)主观行为:包括对健康行为的认识和消极情绪的管理。(3)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包括自我护理、心理情感以及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基于慢性路径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中风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改善消极情绪,加强治疗的遵守和日常生活的能力。

  • 标签: 慢性病轨迹模式 脑卒中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应用下颌运动轨迹仪评价骨性Ⅲ类错He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下颌运动的变化。方法:对15例骨性Ⅲ类错He畸形需正颌手术病例和20例正常He对照组,采用ARCUSDigma下颌运动轨迹仪测定受试者最大开口运动,前伸及左右侧边缘运动距离,记录由计算机通过切牙运动模拟的双侧髁突的运动轨迹间的最大差数(MRC)。通过自身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比较,评价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下颌运动的变化以及髁突运动的对称性。采用团体t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患者除开口度外,其他运动距离均小于对照组,前伸运动差异显著(P<0.05);开口时MRC值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开口度及左侧运动距离下降,前伸和右侧运动略有增加:MRC呈上升趋势。术后6个月时,下颌运动距离均有所增加,除开口度外其余均超过术前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MRC小于术前水平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骨性Ⅲ类错He畸形患者下颌运动水平与正常He存在差异.髁突运动对称性较差。正颌手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下颌运动功能。

  • 标签: 骨性Ⅲ类错He畸形 下颌运动轨迹 正颌外科 咀嚼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疾病轨迹护理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抽选80例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时以系统法为标准,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组间护理满意率对比,观察组95.00%更高(P<0.05)。患者接受观察组护理后,在饮食、用药及化疗等方面依从性更高,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比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观察组更低,对比有明显差异对比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观察组更低,对比有明显差异。结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采用慢性疾病轨迹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其化疗后的疲乏程度,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白血病 慢性疾病轨迹护理 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联合共享决策的作用。方法:使用抽签法将在2020 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入组病人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及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联合共享决策。对比指标涉及到SAS、SDS评分、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经过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联合共享决策和常规护理方法后,联合组别的病人明显各项指标更优(P

  • 标签: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过程中实施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指导对老年心绞痛患者满意度的干预效果。方法:抽取8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指导)与对比组(常规干预)各40例,比较最终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结论: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指导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指导 老年心绞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序传播图和病例活动轨迹表在描述某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模式方面的优势,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将某地区某时段确诊病例按照其发病时间、年龄、性别、密切接触人数及相互关系,绘制时序传播图和发病前14 d的活动轨迹表。结果截至2020年2月10日,该地区报告的6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中,确诊57例(含死亡1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输入性病例57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0.48%),聚集性疫情报告病例36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57.14%),病例间互为亲友关系或同乘乘客,病例代际已传播至第4代。结论确诊病例时序传播图和活动轨迹表提示,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聚集性传播成为当地疫情发展的主要构成。确诊病例时序传播图和活动轨迹表简单明了,可一图看懂当地传播模式,值得在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中推广。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时序传播图 活动轨迹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工作中采取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结合共享决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析,本次研究一共选择60例,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20.01-2021.01,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患者)、观察组(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结合共享决策、30例患者),统计两组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呈现出升高趋势,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呈现出降低趋势,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结合共享决策较常规护理优势更为显著,在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及满意度提升方案具有积极影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 标签: 冠心病 共享决策 心绞痛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满意度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疾病轨迹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以白血病化疗患者为观察对象,共50例参与,均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临床收治患者,入组后,利用随机数字法分组,一组观察组(n=25)予以慢性疾病轨迹护理,一组对照组(n=25)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各项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慢性疾病轨迹护理,可提升其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慢性疾病轨迹护理 白血病 化疗 治疗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66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满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联合共享决策的方式进行干预,对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方式对所选患者干预后,乙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高于甲组,且乙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老年患者采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结合共享决策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共享决策 冠心病心绞痛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至成年期腰围身高比(WHtR)变化轨迹与成年期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基于1991—2015年共9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利用组基轨迹模型识别我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 794例7~40岁人群儿童至成年期WHtR变化轨迹,将≥18岁人群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Hg或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定义为成年期高血压,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不同WHtR变化轨迹与成年期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联性,采用“E-value”方法评估未观测混杂因素对结果稳健性的影响。结果基于组基轨迹模型共识别出3个轨迹组:持续正常组750例(41.8%),慢速增长组958例(53.4%),快速增长组86例(4.8%);3组成年期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2.1%、4.7%、14.0%(P<0.001)。慢速增长组(RR=1.94,95%CI:1.12~3.36)与快速增长组(RR=5.70,95%CI:2.65~12.24)发生成年期高血压的风险均显著高于持续正常组(均P<0.05),研究结果比较稳健(E-value=3.29、10.88)。结论儿童至成年期WHtR变化表现为不同的轨迹特征,WHtR增长与成年期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呈正向关联。

  • 标签: 儿童 成年人 腰围身高比 高血压 轨迹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计算机导航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传统手术术后髌骨的轨迹,探讨是否单纯通过此项技术能改善髌骨轨迹和减少膝前痛.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导航组采用计算机辅助下行TKA手术41例47膝,男19例22膝,女22例25膝,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9岁.非导航组采用髓内定位杆(股骨)、髓外定位杆(胫骨)定位,常规手术行TKA.传统手术的44例患者中48膝,男20例23膝,女24例25膝,年龄66~79岁,平均年龄73岁.全部85例患者均为初次TKA手术,两组患者的原始疾病、年龄、HSS评分行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的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度及患者膝前痛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全部患者进行6~12个月的回访,导航组术后髌骨外侧倾斜角(4.2°±3.9°),传统手术组为(5.1°±3.4°);导航组术后髌骨外移度(1.9±0.2)mm,传统组为(2.7±0.4)mm;导航组手术前后患者膝前痛发生率分别为83%、11%,传统手术组分别为88%、23%.经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在术后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度、膝前痛的发生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TKA与传统手术相比,能够使截骨更加精确,术后下肢力线更佳,进一步获得更满意的髌骨轨迹,膝前痛改善的比率导航组与传统手术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治疗 计算机辅助 髌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48例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皮质骨轨迹螺钉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χ2=9.9823,P=0.0096),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低于对照组(χ2=6.2341,P=0.0024)。结论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皮质骨轨迹螺钉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 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老年患者经联合护理重要性。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常规护理25例对照组、联合护理25例观察组开展研究工作,均属于冠心病,两组护理质量差异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老年患者经联合护理(慢性疾病轨迹+激励式护理)后,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老年 联合护理 慢性疾病轨迹 激励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老年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随时间变化的轨迹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基于8 288名中老年人的健康体检队列,应用轨迹分析模型(GBTM)建立HDL-C随时间变化轨迹,进行轨迹分组,将3组轨迹分别标记为HDL-C低水平组(3 979人,48.0%)、中水平组(3 317人,40.0%)和高水平组(992人,12.0%)。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HDL-C轨迹变化组对糖尿病发生的影响。结果8 288人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为(48.3±14.1)岁,其中男性5 408人(65.3%)。3组年龄、吸烟和饮酒情况等均相似(均为P>0.05)。HDL-C高水平组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体质指数、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水平等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总胆固醇和HDL-C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均为P<0.01)。随访期间新发糖尿病1 286例。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HDL-C低水平组比较,HDL-C中水平组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是其0.794倍(95%CI:0.684~0.921),而HDL-C高水平组是其0.653倍(95%CI:0.494~0.864)。结论HDL-C随时间变化的轨迹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轨迹分析模型 关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性脑病心理学评分(PHES)子测试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轻微肝性脑病(MHE)的诊断价值,进而优化PHES。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由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发起,参与单位来自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家医院,包括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等。连续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门诊和住院无显性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均以相同顺序接受数字连接试验(NCT)-A、NCT-B、数字符号试验(DST)、轨迹描绘试验(LTT)、系列打点试验(SDT)共5项PHES子测试,并计算分值。以PHES总分<-4分作为诊断MHE的界值。比较MHE组与非MHE组子测试得分。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HES各子测试单独、2项联合、3项联合检测对MHE的诊断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DeLong检验。结果共纳入581例肝硬化患者,457例诊断为MHE,MHE患病率为78.7%。MHE组NCT-A、NCT-B、SDT、LTT、DST测试结果分别为60.00 s(47.01 s, 88.00 s)、90.45 s(69.32 s, 125.35 s)、74.00 s(57.65 s, 96.60 s)、74.72分(60.00分,98.61分)和27.00分(20.00分,36.00分),与非MHE组的34.00 s(29.15 s, 44.48 s)、50.00 s(40.98 s, 60.77 s)、50.00 s(41.07 s, 63.03 s)、46.23分(38.55分,59.42分)和42.00分(34.00分,50.75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2.37、12.98、9.83、11.56、10.66,均P<0.001)。PHES单项子测试NCT-B、NCT-A、LTT、DST和SDT诊断MHE的AUC(95%置信区间)分别为0.880(0.849~0.910)、0.862(0.828~0.896)、0.838(0.799~0.877)、0.812(0.772~0.851)和0.788(0.743~0.832)。子测试两两组合显著提高了对MHE的诊断效能,其中NCT-B+LTT诊断效能最优,AUC(95%置信区间)为0.924(0.902~0.947),特异度为91.9%,灵敏度为79.2%,优于PHES单项子测试(NCT-A、NCT-B、SDT、LTT和DST),且优于《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推荐的NCT-A+DST[AUC(95%置信区间)为0.879(0.847~0.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8、3.83、5.57、5.51、5.38、2.93,均P<0.01)。将NCT-B+LTT与PHES 3项子测试联合对比,仅有NCT-B+LTT+SDT[(AUC(95%置信区间)为0.936(0.916~0.956)]诊断效能优于NCT-B+L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P=0.020)。结论综合PHES各项子测试及其组合的诊断效能和可执行性,推荐使用NCT-B+LTT组合用于诊断MHE。

  • 标签: 肝硬化 轻微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心理学评分 数字连接试验-B 轨迹描绘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