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佩兰睡眠喷雾主要成分为佩兰、缬草、薰衣草、晚香玉、苦橙叶。共选取50名被试人员观察佩兰睡眠喷雾的有效性及购买意愿。根据喷雾配方的有效性,发现在使用后,实验组的睡眠评分和改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本产品具有良好的改善睡眠效果,且产品经22位真人实测一周后满意度达到90.90%以上。

  • 标签: 佩兰睡眠喷雾 有效性 改善率 购买意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告了九例动脉栓塞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介入术前详细了解病史,及时采血查出凝血时间,做碘皮肤实验,详细介绍术中注意事项,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减少手术并发症。术中按五步确任制度认真核对病人情况,对清醒病人通过交谈给予支持,密切观察术中、术后病情变化。对用药情况及时记录,术后观察病人精神状态,评价病人及家属对导管室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介入 动脉内 动脉闭塞性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病人身份确认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病人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正确的治疗用于正确的病人的过程。病人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正确的病人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

  • 标签: 腕带标识 病房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背部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36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背部囊肿的超声图像资料,分析其发生部位与声像图特征。结果高频超声诊断背部囊肿136例,根据发生解剖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伸肌支持带囊肿、伸肌腱滑液鞘囊肿和骨间背侧韧带囊肿,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5%(2/136)、24.3%(33/136)和74.2%(101/136)。囊肿具体发生部位排在前3位的是舟月背侧韧带、指伸肌腱及示指伸肌腱滑液鞘、桡侧长及短伸肌腱滑液鞘,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0.3%(82/136)、8.1%(11/136)和6.6%(9/136)。背部囊肿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二维灰阶超声显示伸肌支持带囊肿体积较小,呈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位于水肿增厚的伸肌支持带内,与伸肌腱无联系,多同时合并舟月背侧韧带囊肿;伸肌腱滑液鞘囊肿位于伸肌腱旁,呈椭圆形或茄形包绕肌腱,与骨间背侧韧带及伸肌支持带无联系,骨间背侧韧带呈正常的条索状回声,表面光滑、平整;骨间背侧韧带囊肿呈不规则形无回声区,位于受损韧带浅方,受损韧带增厚、回声减低,表面不光整,内部条索状回声连续性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致局部变细。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背部囊肿内均无血流信号。结论高频超声能够对背部囊肿作出准确的定位诊断,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韧带 囊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例男性,33岁,战士。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肿物,无疼痛,质硬。在外院诊断为腱鞘囊肿,行囊肿切除术。术后4年复发,形成多发肿块,有酸痛,劳累后拇指感觉麻木、刺痛。局部检查:背部桡侧及桡骨茎突处有两个大小为2cm×1.5cm×1cm肿块,质硬,无移动及压痛,腕关节背伸活动轻度受限,肿物穿刺未抽出液体。X线片显示桡骨茎突、舟状骨有多处密度减低区,与正常骨质分界清楚,临床诊断:背部腱鞘巨细胞瘤,手术见肿瘤呈黄褐色,有包膜,质硬韧呈分叶状,与腱鞘紧密相连,彻底切除,见桡骨茎突及舟状骨有多处压迹及

  • 标签: 腱鞘巨细胞瘤 腕背部 桡骨茎突 囊肿切除术 腕舟状骨 术后复发
  • 简介:目的通过对舟骨骨不连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与分析,探讨治疗舟骨骨不连接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从1988年~~2001年,采用桡骨茎突切除加植骨术治疗舟骨骨折骨不连11例,桡骨茎突切除植骨加游离骨膜移植术5例,带血管筋膜蒂的第二掌骨骨瓣移位术6例.结果术后2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12年,骨性愈合率100%,愈合时间为3~4个月,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无腕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种手术方法有各自的适应证:桡骨茎突切除加植骨适用于无坏死的陈旧舟骨骨折;桡骨茎突切除植骨加游离骨膜移植适用于舟骨断端植骨后有间隙,软骨缺损的舟骨骨折;带血管筋膜蒂的第二掌骨骨瓣适用于舟骨近端无菌坏死的舟骨骨折.

  • 标签: 治疗 腕舟骨骨折 骨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桡骨茎突切除加植骨术 桡骨茎突切除植骨加游离骨膜
  • 简介:腕部骨骼数量多且形态不规则.月骨居近侧列腕骨中线,与桡骨、尺骨、舟骨、钩骨、三角骨相邻.据统计腕骨脱位仅占全身关节脱位0.4%,而月骨脱位又仅占腕关节脱位的15%[1],可见月骨脱位并非常见.临床工作中常常由于对月骨局部解剖关系不熟悉而造成漏诊,或治疗方法不当造成月骨坏死,增加患者痛苦.我院近十年来共收治月骨脱位患者8例,现结合月骨局部解剖关系对其诊治过程分析如下.

  • 标签: 腕月骨脱位 解剖学 临床资料 诊断
  • 简介:鉴于传统塑料条容易划伤患儿皮肤,不能调节松紧度的缺点,我们自制了棉布务,经临床应用半年来,效果较为满意。现将其应用方法及优点介绍如下。

  • 标签: 棉布 新生儿 临床应用 松紧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舟骨骨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舟骨骨折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借助X线、CT、MRI等手段进行诊断,并实施保守疗法、克氏针交叉固定、游离植骨加克氏针固定等疗法,评定效果。结果临床随访半年得知,30例手术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显示,骨折端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1±0.5)个月;从并发症上来看,4例患者负重疼痛,2例患者轻度痛,占总数的20.0%,术后半年均相继恢复原有工作。结论临床给予舟骨骨折患者CT、MRI诊断效果显著,可明确诊断早、晚期病症。此外,借助加压螺栓内固定疗法治疗早、晚期的舟骨骨折患者效果优于其他方法,值得借鉴。

  • 标签: 腕舟骨骨折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舟骨骨折治疗过程中不同固定位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舟骨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2例采用功能位石膏固定;观察组患者32例采用掌屈尺偏位石膏固定,随访6-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为90.63%,骨折愈合时间为(9.6±3.4)d;对照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为75.0%,骨折愈合时间为(12.8±2.4)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舟骨骨折时石膏固定位置选掌屈尺偏位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腕舟骨骨折 功能位 掌屈尺偏位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因双侧手足多发肿物5年,右手屈伸运动受限2年,伴桡侧半感觉麻木2个月余来诊.病人5年前四肢远端趾、指出现小肿物,质硬,约"黄豆"大小,反复出现红、肿、热、痛,以第一足趾背明显.4年前曾在当地医院手术切除四肢肿物,诊断"痛风结节",症状好转.但不久以上症状复发,以右腕部较明显.2年前右手指屈伸运动受限,并逐渐加重,2个月前出现右手桡侧半麻木、迟钝、无力.

  • 标签: 肌腱损伤 神经 腕管 运动受限 第一足趾 手术切除
  • 简介:周围浅静脉充盈不良是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重要因素.采用拍打手背血管,在工作繁忙,需静脉穿刺人员多的情况下不适宜采用.我们通过对周围浅静脉充盈不良人员应用甩法穿刺,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穿刺失败 浅静脉 拍打 手背 血管 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