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共进行两项试验,第一项按丹宁分析法F-D法(Folin-Dennismethod)的丹宁提取程序提取高粱中的丹宁后又用PEG(聚乙二醇,M=4000)对高粱进行处理,然后测定处理前后高粱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消化率,第二项试验分别按含丹宁饲料;大豆粕的不同处理比,用高粱,青杠叶,刺槐叶的浸提液及化学纯丹宁酸溶液处理大豆粕,然后测定豆粕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消化率,结果表明,未提取丹宁的高粱蛋白质消化率仅为14.19%。提取丹宁后提高到18.24%,而PEG处理后提高了90%,达27.03%。大豆粕蛋白质胃蛋白酶消化率因浸提液处理,消化率由72.68%下降至20.88%,三者中又以刺槐叶浸提液对消化率影响最强,高粱浸提液最弱,而丹宁酸在处理比达6%,大豆蛋白质消化率达60%左右时,再增加丹宁酸处理比,消化率不再继续

  • 标签: 高梁 青杠叶 刺槐叶 丹宁 胃蛋白酶消化率 抗营养作用
  • 简介:为了评定乳糖对不同阶段仔猪料中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将6窝58头1日龄长×大哺乳仔猪随机分到2各处理组,组间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每个处理组设3各重复。试验分3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设2个乳糖添加水平,从出生后的第7天起对试验猪进行补料,22日龄早晨断奶,试验期共54d,各组日粮营养水平相近。

  • 标签: 营养物质消化率 断奶仔猪料 乳糖 添加量 早期 日粮营养水平
  • 简介:鹅的常见消化道寄生虫有鹅裂口线虫、绦虫、蛔虫、球虫等病,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和产蛋,严重者极度消瘦,而且能使鹅死亡。无论是规模化养鹅或是散养鹅均易感染,特别是一家一户散养的鹅感染更加严重,必须要加以防治。

  • 标签: 肌胃 极度消瘦 鹅蛔虫 肠粘膜 矛形剑带绦虫 养鹅场
  • 简介: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高树冬等,试验选用PIC五元配套系商品代28d断奶仔猪100头,平均体重7.618kg。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处理分别为:Ⅰ)5%鱼粉;Ⅱ2.5%鱼粉+去皮膨胀全脂大豆;Ⅲ去皮膨胀全脂大豆(无鱼粉);Ⅳ2.5%鱼粉+去皮豆粕;Ⅴ去皮豆粕(无鱼粉)。试验结果:终末头均增重处理组Ⅵ和Ⅲ最高,

  • 标签: 去皮豆粕 进口鱼粉 全脂大豆 断奶仔猪 不良影响 生产性能
  • 简介:研究了不同季节体质量为107.824-22.97g的兴凯湖野生红鳍原鲐(Cultrichthyserythropterus)肝胰脏、肠道消化酶活力及夏季昼夜变化和肌肉氨基酸种类组成、含量及其变化,探讨其营养生态特性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季节红鳍原铂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活性显著不同(P〈0.05),夏、秋季高于春、冬季,同一季节蛋白酶比活均显著高于淀粉酶比活(P〈0.05);红鳍原鲐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比活的昼夜变化为:19:00~21:00、19:00和16:00~19:00时值最高,7:00、7:00和21:00值最低。红鳍原鲴肌肉由18种氨基酸组成,冬季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五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低于春、秋季(P〈0.05),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季节谷氨酸含量均最高,最低为胱氨酸。春、夏季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较高,秋、冬季较低;秋季鲜味氨基酸含量最低。研究表明,野生红鳍原鲐消化生理具有不同季节和日变化特点,氨基酸组成的季节变化提示:冬季鱼体代谢活动对肌肉组织中必需氨基酸的依赖。

  • 标签: 不同季节 消化酶 氨基酸 红鳍原鲌
  • 简介:纽莱斯(Nutrase)酶是比利时纽莱思公司生产的一种木聚糖酶,它是细菌性木聚糖酶,属于新一代的饲料酶,与同类产品(真菌性木聚糖酶)相比,具有高比率【内切,外切一木聚糖酶】、最佳PH活性(偏中性)、高温稳定性、对木聚糖酶抑制剂的低敏感性、以及高效作用于不可溶性木聚糖等显著优势,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添加纽莱斯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细菌性木聚糖酶 生产性能 断奶仔猪 营养物质消化率 莱斯 高温稳定性
  • 简介:为了了解和田地区绵羊对消化道线虫病的抵抗力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情况,研究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法对和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结果显示和田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率为74.44%,最大克虫卵数(EPG)为l700,平均EPG为629。中国美利奴羊感染率为98.27%,最大EPG为6300,平均EPG为1317,两个绵羊品种的消化道线虫平均EPG值有较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和田羊对消化道线虫的抵抗力要高于中国美利奴羊。

  • 标签: 线虫 中国美利奴羊 和田羊 抵抗力 感染率
  • 简介:试验选择96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公母各半)。Ⅰ组为对照组,为普通玉米豆粕等配制的日粮;Ⅱ、Ⅲ、Ⅳ组分别以占日粮20%、40%和60%含量的膨化玉米替代B粮中的玉米,其它饲粮成分不变。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膨化玉米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标签: 养分消化率 膨化玉米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试验选择 普通玉米
  • 简介:在水温24~29℃下,将675尾规格整齐、健康、体质量为(35.59士0.44)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放养于水泥池中的网箱(100cm×50cm×100cm)内,投喂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豆油作为脂肪源配制的3个蛋白水平(24%、28%、32%),每一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水平(4%、6%、8%),共计9种饲料。饲料蛋能比(P/E)在15.81-22.46mg·kJ-1之间。92d的饲养表明:D4组(蛋白质含量为28.02%,脂肪为4.30%)草鱼的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草鱼全肠中蛋白酶的活力逐渐升高,之后又降低,以D4组饲料的蛋白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D1、D8和D9(P〈0.05)。本实验表明,该生长阶段的草鱼所需最适蛋白水平为28.02%,能量为14307kJ.kg-1,P/E约为19.58mg·kJ-1。

  • 标签: 草鱼 蛋白质 能量 生长性能 消化酶
  • 简介:在15±0.5℃条件下,向初始体质量为(21.00±2.00)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asSelenka)体内注射400μL(质量浓度为1.2mg·mL-1)几种免疫增强剂(黄芪多糖、枸杞多糖、黄柏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党参提取物、菊粉、天蚕素、神曲提取物、山楂提取物),第1、3、5d时测定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第5d时制作前肠组织切片,研究不同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射免疫增强剂后第3d,菊粉组仿刺参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达15.16μg·g-1·min-1,与对照组7.07μg·g-1·min-1差异显著(P<0.05),而黄柏提取物抑制了蛋白酶活性;神曲组淀粉酶活性达72.57U·dl-1,与对照组(53.2U·dl-1)差异显著(P<0.05);菊粉和山楂提取物对仿刺参肠道纤维素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其他处理组与对照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黄芪多糖组褐藻酸酶活性最高,达2.06μg·g-1·min-1,其次是菊粉组。在养殖试验期间淀粉酶比活力变化趋势较稳定,纤维素酶次之,褐藻酸酶和蛋白酶变化幅度较大。各种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同,黄柏、苦参提取物损伤了组织结构,而黄芪多糖、菊粉等促进了细胞分泌。

  • 标签: 免疫增强剂 仿刺参 消化酶 肠道组织
  • 简介:本文就反刍动物的粪取代Tilley和Terry(1963)两步法中的瘤胃液作为微生物菌源进行粗饲料体外消化率评定的必要性与可性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指出粪源菌完全可以取代瘤胃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瘤胃液 粗饲料 消化率 评定
  • 简介:本试验选用6头4-5月龄断奶中国荷斯坦公牛,按照年龄、体况分成A、B两组。A为试验组,体重为9633±233kg,在全粗料条件下(苜蓿30%+带穗玉米秸秆70%)饲喂一个月;同时B为对照组,体重为81.50±0.5kg,饲喂精料(45%)、苜蓿干草(25%)和玉米秸秆(随意采食,计算采食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干物质的采食量(占体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干物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差异板显著(P〈0.01),有机物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组和B组牛只的平均日增重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

  • 标签: 全粗料 犊牛 采食量 表观消化率 日增重
  • 简介:进行两项试验比较了饲喂液体日粮和发酵液体日粮对生长猪干物质(DM)、总能量(GE)和粗蛋白(CP)表观回肠消化率(AID)以及对DM、GE和磷(P)表观总肠道消化率(ATTD)的影响。日粮由玉米(728g/kg)、豆粕(240g/kg)、大豆油(10g/kg)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组成。

  • 标签: 回肠消化率 发酵饲料 生长猪 干物质 粗蛋白 总能量
  • 简介:对新疆克拉玛依市小拐牧场羊消化道线虫的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感染有马氏马歌尔线虫、细颈线虫、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夏伯特线虫、毛首线虫,羊仰口线虫.

  • 标签: 绵羊 寄生虫 消化道线虫
  • 简介:选择安装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健康肉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瘤胃投饲不同形式蛋氨酸对肉牛小肠氨基酸消化的影响。投饲蛋氨酸添加剂分别为0(Ⅰ组)、DL—Met(Ⅱ组)、动物油包被Met(Ⅲ组)和吸附MHA(Ⅳ组)。结果表明:试牛总氨基酸在小肠的表观消化率平均为6988%±051%。Lvs和His在小肠的表观消化率最高,分别为8014%±111%和8015%±123%.

  • 标签: 蛋氨酸添加剂 小肠氨基酸 表观消化率 肉牛 投饲 瘤胃
  • 简介:1介绍许多模型方法已经描述了生长植物的牧草质量变化,在这些方法中,饲草是被在任意高度以整体性处理的,并且,饲草的质量特性(如:消化率、粗蛋白质浓度)是按经验与植株或环境因素(如:饲草的连续生长、生长温度)联系起来的,如此的模型有两个主要缺陷,首先,因为它的弱的机械性基础,模型不具有普遍性.

  • 标签: 动力模型 变化新方法 叶消化率
  • 简介:通过测定系列配合日粮中脂类及其脂肪酸消化率,估测斑节对虾的最佳脂肪酸和脂类需要量。当日粮脂类含量为45、75和105g/kg时,其总脂消化率相似,而日粮脂类含量为135g/kg时其总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总脂消化率不受脂肪酸组成影响,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为17g/kg和总脂含量大大超过455/kg的日粮除外。长链高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表现出最高消化率。具有不饱和键的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18:ln-9)消化率较高。长链饱和脂肪酸消化率最低,且随着脂肪酸链长度的增加,其消化率降低。该研究结果清楚表明:日粮中脂类含量影响自身消化率,其总脂的脂肪酸组成影响总脂和各自脂肪酸消化率。

  • 标签: 斑节对虾 日粮 脂类含量 脂肪酸组成 脂类消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