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先注射浓度为20ug/ml的臭氧5ml,再注射消炎镇痛药20ml。结果有效率为93.75%,治愈率73.75%。结论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神经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肌电图(EMG)和CT与手术探查结果之间的下位关系。列角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进行EMG、CT检查,然后实施手术探查。结果:EMG检查结果与手术发现结果的符合率为83.3%,CT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的答合率为93.3%。EMG检查与CT扫描之间的符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MG是从神经电生理角度反映神经根受压的功能状态,CT则是从形态学上反映腰椎间盘

  • 标签: 肌电图 CT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用胶原酶(Collagenase)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1998年9月至2005年8月对62例患者采用经椎间孔注射用胶原酶。其中32例获得18—36个月(平均24个月)的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胶原酶可使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溶解,从而消除了神经根的压迫因素,解除或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胶原酶对适合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 胶原酶溶核术
  • 简介:<正>腰腿痛中以腰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近年来国内外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我国采用非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我院自1977年以来,先后采用了手法,牵引等方法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这些方法疗程长,效果不稳定,因此,寻找疗效快速的方法很有必要,1983年我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7年来诊治本病的体会,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的病理变化过程,辩证选择,采用减压、修复、巩固治疗方法,三年来收治2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巩固治疗 腰腿痛 非手术治疗 学习研究 修复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有时并存,单纯施行腰间盘摘除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我科自1982~1997年采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53例,其中对合并腰椎管狭窄37例(24.2%)。施行腰椎间盘摘除和椎管扩大术,获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37例中男31例,女6例;年龄28~53岁。有明显外伤史18例。病程6个月~21年。手术证实椎间盘突出在L_(4~5)31例,L_5~S_15例,L_(3~4~5)1例。合并侧隐窝狭窄31例,混合性狭窄5例,中央椎管狭窄1例。早期症状同腰椎间盘突出,继而累及双下肢、麻木、无力、僵硬不灵活致行走困难,休息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外科手术 合并症 椎管狭窄症
  • 简介:《黄帝内经》有“久坐伤肉”之说,常人坐久了也感到腰酸、腰痛。一般认为,因为久坐后腰肌血液不流畅而产生酸痛。我们最近研究发现:久坐后腰椎整体下沉短缩,身体中轴垂线也从原来的骶椎前缘落到后缘。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或退化引起的腰腿痛,往往是久坐导致的。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退化 腰腿痛 致病因素 病理机制
  • 简介:综合性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25例广东顺德市中医院康复科李文浩腰椎间盘突出为腰背常见疾病,腰背痛发病率很高,在骨科门诊中大约有30~50%系腰背痛病患者[1]。我科1990年10月至1993年10月共收治本125例,通过综合性非手术治疗取得较...

  • 标签: 突出症 治疗腰椎 非手术治疗 综合性 腰椎间盘 椎间盘突出
  • 简介:我科自1999年11月至2000年3月对1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骶管注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性85例,女性83例,年龄21~70岁,平均41.5岁,168例皆经CT证实有腰椎间盘突出,其中伴颈椎间盘突出者38例。方法:嘱患者俯卧于硬板床上,耻骨联合部垫一枕头,使头低臀高位充分暴露骶部,常规消毒,铺洞巾,戴无菌手套,摸准骶管裂孔。用9号注射针头与皮肤成45°,从骶管刺入,当刺破骶管裂孔的纤维膈时有“落空感”,使针头与皮肤成20°推进少许,回抽有负压感,无脑脊液或血液回流。用已盛有生理盐水20~50ml,维生素B6100mg,维生素B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管注射 非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破裂,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近年来,我院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并加强了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综合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曲安缩松是一个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明显抗炎作用,是一个长效作用的药物。肌注单次剂量可维持2周以上的作用时间。混悬液微粒粒细小,可用于关节腔隙或硬膜外腔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经34使用(20例注药3次、14例注药2次)完全好转18例、明显减轻14例、明显好转率94%;稍微减轻2例,占6%。总有效率达100%。

  • 标签: 曲安缩松 硬膜外腔注射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臭氧靶点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采用C型臂定位,专用穿刺针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盘内靶点及盘外双注射法,臭氧浓度分别为45-60mg/L和30-45mg/L,用量分别为15-25ml和5-10ml。结果119病例,治疗后随访3-12个月,总有效率93%,其中症状完全或大部分缓解占76%,部分缓解17%,无明显效果7%,4例术后6小时内症状加重,24小时自行缓解。结论臭氧靶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痛苦小,费用低廉。

  • 标签: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靶点 穿刺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腔大容量复合液灌注与常规剂量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观察组硬膜外腔灌注大容量(350~550ml)复合液68例,常规组硬膜外腔注射(25~35ml)52例,两组治疗均隔日1次,连续2次治疗,临床疗效采用MacNab评分及VAS评分,分别评价术后1天、5天、7天。结果术后1天、5天、7天的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6%、92%、94%;常规组77%、83%、8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腔灌注大容量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性较大,有效率高,副作用较小,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大容量 硬膜外腔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三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Ⅰ组采用手术治疗;Ⅱ组采用硬膜外阻滞治疗;Ⅲ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加骨盆牵引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治疗前病变范围与症状无明显差异。出院时Ⅰ、Ⅱ、Ⅲ组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5%、87%、95%;出院后120例均随访一年,Ⅰ、Ⅱ、Ⅲ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2%、82%、9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宜首选非手术治疗,以硬膜外阻滞加骨盆牵引为最佳治疗方法。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硬膜外阻滞 骨盆牵引 临床疗效
  • 简介:以运用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660例的资料分析,证明了冯天有教授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并对一些治疗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提出发病部位集中在L4.5与L5~S1的原因;不同椎体移位的体征特点、机理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治疗时根据不同病情,掌握不同的手法要领;坚持综合治疗原则。

  • 标签: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治疗 手法复位
  • 简介:目的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比较胶原酶与其它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06.5)、EMbase(1966~2006.5)、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2期)、CRD(CenterforReviewsandDissemination,YbrkUniversity)、CBM(1978~2006.5)、CNKI(1994~2006)、VIP(1989~2006年),收集所有有关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随机、半随机对照研究,利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符合标准的研究,包括6个随机对照试验,1个半随机对照试验,共829例患者。其中:1个研究比较了胶原酶与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结果显示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优良率差异(〉1年)有统计学意义[RR0.35,95%CI(0.13,0.96)],PLDD优于胶原酶。1个研究比较了胶原酶与安慰剂的疗效,结果发现无论短期或长期随访,胶原酶组的有效率都优于安慰剂组(P〈0.05)。2个研究比较了胶原酶与木瓜酶的疗效,其中1个研究报告采用意向治疗分析时木瓜酶疗效优于胶原酶,另1个研究显示高、低剂量的胶原酶与木瓜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酶与切吸术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胶原酶与醋酸曲安奈德等比较的研究中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不同突出类型的患者时,各组优良率有统计学差异。胶原酶与强的松龙比较,胶原酶疗效优于强的松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3篇报告了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疼痛、神经缺损、马尾综合征和木瓜酶的变态性反应等。结论目前的资料表明,尚无足够证据证明哪种疗法更有效,尚需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胶原酶 椎间盘突出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