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展开依那普利联合丹参治疗,探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摘选2020年1月--2021年1月之间,把确诊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0例纳入研究中,以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行依那普利联合丹参治疗;对照组行单一依那普利治疗,对照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数据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行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LVEF、SV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临床比较价值。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用药效果更加显著,对心功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依那普利 丹参酮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心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前体脂质体。目的提高丹参的生物利用度及其脂质体的稳定性。方法先采用薄膜法将丹参制备成脂质体混悬液 ,然后采用喷雾干燥法将其制备成前体脂质体。结果丹参前体脂质体为干燥的球形粒子 ,粒度约 5 μm ;前体脂质体水合而重建的脂质体的粒度分布与喷雾干燥前的脂质体无明显差别 ,脂质体呈球形或椭球形 ,无明显团聚现象 ;脂质体中的丹参和大豆磷脂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均较稳定。结论 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前体脂质体是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含丹参的中药制剂中隐丹参丹参Ⅰ、丹参Ⅱ。含量的RP-HPLC法。方法:采用Microsorb—MV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25:30:4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为室温。结果:隐丹参丹参Ⅰ和丹参ⅡA在0.5~3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8%、100.8%和91.1%(n=5)。结论:本研究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重复性均符合含丹参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要求。

  • 标签: 色谱法 高压液相 隐丹参酮 丹参酮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丹参ⅡA磺酸钠治疗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以丹参ⅡA磺酸钠40~80mg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250ml中静滴,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常规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心脏指数有显著改善,左室舒张末压及左房压明显降低,胸腔积液吸收,临床症状缓解。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ⅡA磺酸钠治疗心力衰竭方效显著,完全可靠。

  • 标签: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心力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丹参ⅡA(tanshinoneⅡA)对肠缺血再灌注的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1h-灌注2h的方式复制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损伤的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丹参ⅡA(5,10,20mg/kg)组,各组于缺血前20min舌下静脉给药,测定再灌注后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SOD活力、MDA和NO水平,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前者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的SOD活力降低,MDA和NO水平升高,经镜检发现大鼠肺脏组织中有明显的组织形态学的损伤;丹参ⅡA组与模型组相比,前者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大鼠SOD活力,降低MDA及NO水平,减轻大鼠肺组织中形态学的损伤。结论:丹参ⅡA对肠IR所致肺组织损伤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地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自由基清除作用、减轻中性粒细胞聚集及活化、抑制大量NO释放有关。

  • 标签: 丹参酮ⅡA 肠缺血再灌注 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IIA磺酸钠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丹参磺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磺酸钠联合甘油果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的有效性、用药安全性和生活自理能力(ADL)。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0%;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安全性评价中相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丹参IIA磺酸钠联合甘油果糖具有安全性强、疗效好的优点,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是治疗脑梗塞的有效药物。

  • 标签: 丹参酮IIA磺酸钠 甘油果糖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卡托普利联合丹参治疗急性发作期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的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3,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未经处理即缓解。结论卡托普利联合丹参治疗急性发作期肺心病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卡托普利 丹参酮 急性发作期 肺源性心脏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ⅡA在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丹参ⅡA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例数分别为29(45.3%)、19(29.7%)、Ⅱ(17.2%)以及5(7.8%);治疗后患者血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丹参Ⅱ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丹参酮ⅡA 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 方法 选取 2015 年 7 月 ~2017 年 7 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的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患者 70 例,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 35 例,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 35 例,采用依那普利 + 丹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 结果 采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 小于 0.05 )。 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体征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依那普利 丹参酮 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心通胶囊中丹参含量的方法,评价脑心通胶囊的质量。方法步长脑心通胶囊(3批次),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配置隐丹参丹参I、丹参Ⅱ对照品以及供试品溶液,绘制线性回归曲线,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丹参(A=6285.4c+1.301)、丹参Ⅰ(A=4034c-3.162)、丹参ⅡA(A=5018c±6.145)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线性方程r均>0.995,呈现高度相关性,线性良好。丹参丹参Ⅰ、丹参Ⅱ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重现性试验、精密度试验、回收试验相对保留时间RSD与峰面积RSD均<3%,符合要求。供试品种,三个批次的药品中隐丹参丹参Ⅰ、丹参Ⅱa含量在0.412~0.445mg/粒、0.305~0.325mg/粒、0.351~0.561mg/粒,变异指数符合要求,批次内的质量标准达到要求,但不同批次内的隐丹参丹参Ⅰ、丹参Ⅱ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心通胶囊中丹参的效能较好。脑心通胶囊中的丹参含量批间质控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脑心通 丹参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审核含丹参Ⅱa注射液处方,干预不合理处方,保障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方法药师对2014-6-20至2015-11-6含丹参Ⅱa注射液的处方在用前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处方69张,药师建议医师修改问题处方。结果69张问题处方存在超剂量、溶媒不合理、配伍禁忌、不合理使用等,经药师干预,69张问题处方全部改正。结论药师专注于审核含丹参Ⅱa输液处方超剂量、溶媒及配伍问题等,有利于纠正不合理处方,保障患者静脉输液用药安全合理。

  • 标签: 输液 处方 审核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联介丹参注射液在高血压肾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为了便于对比研究,将其分为甲、乙两组,甲组60例使用口服缬沙坦的治疗方法,乙组60例在口服缬沙坦的同时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时间为期2周,收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等数据。结果一个疗程后,两组的临床症状相比治疗前都有所缓解,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甲组出色(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介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缬沙坦 丹参酮注射液 高血压肾病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丹参胶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痤疮临床观察。方法治疗组112例联合应用丹参胶囊,1g/次,每日3次,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10mg/次,每日2次,治疗寻常型痤疮,并与对照组84例患者单独使用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112例,治愈46例(38%),显效56例(46%),总有效率(84%),经卡方检验对比两组之间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治愈率χ2=4.12,P=0.04;有效率χ2=16.82,P=0.000)。结论丹参胶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对寻常型痤疮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 标签: 丹参酮胶囊 异维A酸软胶囊 寻常型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丹参ⅡA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ACI临床效果,为ACI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住院治疗的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采取生理盐水+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以及生理盐水+丹参ⅡA注射液治疗的实验组。对比两组ACI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变化、药物不良反应问题。结果组间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问题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患者接受丹参ⅡA注射液治疗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价值,符合患者疾病治疗需求,建议实施。

  • 标签: 丹参酮ⅡA注射液 急性脑梗塞 神经功能评分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参胶囊、维A酸乳膏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诊的300例寻常型痤疮案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维A酸软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胶囊,分析两组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33%,对照组为64.67%(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33%,对照组为22.67%(p<0.05)。结论通过丹参胶囊、维A酸乳膏联合治疗寻常痤疮有效率高,同时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和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丹参酮胶囊 维A酸乳膏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丹参 IIA磺酸钠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 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IIA改善脓毒症大鼠脑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CLP),给予丹参IIA(TanIIA)腹腔注射处理。分析治疗6-24h后脑组织TNF-α、IL-1β、MDA、SOD的水平、病理学变化、细胞凋亡率、促凋亡基因(Bax、Fas、P53和Caspase-3)和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脓毒症大鼠中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丹参IIA可以抑制脓毒症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的升高(P<0.05);②脓毒症大鼠中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丹参IIA干预后,MDA和SOD的异常水平显著改善(P<0.05);③脓毒症组大鼠造模后6h脑组织已出现病理学的异常改变,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给予TanIIA处理之后,病理学的异常改变得到明显的改善,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④Bcl-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P53、Bax、Fas和Caspases-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丹参IIA干预可以使上述蛋白和mRNA的异常表达水平部分恢复(P<0.05)。结论丹参IIA具有改善脓毒症大鼠脑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机制是通过其抗炎(TNF-α、IL-1β)、抗氧化(MDA、SOD)的作用,并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p53、Fas、Caspase-3)的表达来实现。

  • 标签: 丹参酮IIA 脓毒症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