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可吸收缝线在腹腹膜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TAPP的患者中,应用可吸收缝线固定补片,连续缝合关闭腹膜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1例术后发生浆液肿,穿刺后痊愈,1例发生大腿外侧暂时性感觉异常,2d后自行消失,2例轻度阴囊水肿,未行处理,3-5d后自行消退。全组随访6个月至3年均未复发。结论可吸收缝线是腹腹膜疝修补术的理想材料,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标签: 腹股沟 腹腔镜 可吸收缝线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膜疝修补术(TAPP)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9年01月到12月我院TAPP治疗老年单侧、可复性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TAPP组和开放手术组,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加麻醉时间、麻醉时间。结果 手术时间:TAPP组(64.86±22.67)min长于开放手术组(35.36±26.17)min,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t =0.9085,P>0.05)。手术加麻醉时间(麻醉开始到手术结束):TAPP组(86.39±20.36)长于开放组(75.18±30.18)min,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t =0.1714,P>0.05)。麻醉时间(麻醉开始到手术开始):TAPP组(19.33±12.04)长于开放手术组(11.32±6.7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0.0028,P

  • 标签: 疝,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吻合器肛直肠切除术(STARR)与肛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肛肠科收治因直肠突导致排便困难接受STARR或肛闭式修补术的6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STARR组(n=35)和肛闭式修补术组(n=26),对2组患者手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1.STARR组较肛闭式修补组排便困难改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STARR较肛闭式修补术手术时间短,但术中出血量较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STARR较肛闭式修补术术后出血发生的可能性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RR组5例患者术后发生了轻度便失禁,3个月后均自行恢复,两组均未发生直肠阴道瘘及术后感染。4.STARR组较肛闭式修补术组住院费用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RR改善排便困难优于肛闭式修补术,且手术时间短,痛苦小,但费用高,出血机会大,术后短期内可能发生肛门失禁,但能够自行恢复。

  • 标签: 直肠前突 STARR 吻合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腹膜疝修补术(TAPP)术中应用纱块钝性分离腹膜间隙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7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行TAPP治疗的腹股沟疝136例。根据手术器械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纱块游离组(36例)和直接游离组(100例)。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游离腹膜间隙所花费的时间、出血量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中腹膜破损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36例患者术后通过门诊复诊及电话随访1年均未复发。纱块游离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短于直接游离组[(18.97±2.86)min vs(24.84±4.25)min],出血量少于直接游离组[(6.29±2.82)ml vs(8.94±4.17)ml],腹膜破裂发生率低于直接游离组[3.03%(3/36)vs 25.00%(25/100)],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181,P=0.027;t=-4.212,P=0.001;χ2=4.497,P=0.034)。结论TAPP术中应用钳夹纱块钝性分离腹膜间隙,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腹膜破损的发生率也较低。

  • 标签: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纱块 钝性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法入路腹膜疝修补术相比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4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开放法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比开放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更具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 腹膜前 开放法 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同一术者完成的44例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病例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5.9岁(范围:46~81岁)。手术膀胱入路完成24例(入路组),膀胱后入路完成20例(后入路组)。采用t检验、χ²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相关结果及术后尿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Gleason评分均无差异(P值均>0.05)。入路组与后入路组的手术时间[(184±43)min比(193±42)min,t=-0.599,P=0.55]、术中出血量[(218±88)ml比(225±115)ml,t=-0.244,P=0.81]、病理学分期(T2/T3期:15/9比12/8,χ²=0.029,P=0.87)、切缘阳性率[29.2%(7/24)比30.0%(6/20),χ²=0.004,P=0.9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不使用成人纸尿裤为判断标准,入路组拔尿管即刻及术后3、6、12个月达到尿控的患者分别为1、6、20、23例,后入路组分别为6、11、19、19例,后入路组拔尿管即刻达到尿控的比例高于入路组[30.0%(6/20)比4.2%(1/24),P=0.04],两组术后3、6、12个月达到尿控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膀胱后入路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相较于膀胱入路不延长手术时间,不增加出血量,且可提高术后早期尿控恢复比例。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机器人 后入路 尿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栀桑芩汤治疗肝肺郁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绍兴市中心医院皮肤科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诊治的肝肺郁热型痤疮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32)。治疗组以自拟丹栀桑芩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胶囊和维生素B6治疗,两组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29/32);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9%(26/2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1,P<0.05)。结论丹栀桑芩汤治疗肝肺郁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与异维A酸胶囊相近,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痤疮,红斑 卵泡期 月经 肝肺郁热型 丹栀桑芩汤 异维A酸胶囊 医学,中国传统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林亚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11期
  • 机构:思南县人民医院,贵州思南565100
  • 简介:目的:观察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中随机挑选60例,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0.40±7.06)min、术中出血量为(47.30±6.20)ml、引流时间为(2.20±0.40)d、住院时间为(90.60±9.10)d、术后VAS评分为(2.03±0.50)分,临床指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前纵隔肿瘤治疗中利用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具有确切效果,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前纵隔肿瘤;临床效果
  • 简介:直肠突是指直肠壁阴道后壁向阴道内突出,中、重度突的患者多需手术治疗.目前手术多肛门进行,并发症多,远期疗效欠佳.我们设计阴道后壁上下、左右折叠缝合术,直肠壁黏膜下作支撑性硬化剂注射的方法治疗4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直肠前突 折叠缝合术 治疗 出口梗阻型便秘
  • 简介:摘要鼻窦胆脂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介绍了1例上颌窦胆脂瘤病例,总结其病例特点,并介绍了隐窝入路切除的治疗效果及经验。发现经泪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胆脂瘤优势明显,可最大程度地暴露上颌窦窦腔,便于手术操作,彻底清除病变,治疗效果好,创伤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放环阴道给予米索前列醇对放环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放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患者均实施扩张器扩张宫口后放环,对照组患者不采取其他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阴道给予米索前列醇,对比观察两组放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3.7±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6±1.1)分,观察组放环时间(3.3±0.5)min低于对照组(5.8±1.0)min,且观察组节育器脱落率(1.67%)和炎症出血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环阴道给予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且其节育器脱落率和炎症出血率均明显降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放环 米索前列醇 避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腹腔镜下腹腹膜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疝的可靠性及可行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膜间隙平片疝修补术与加拿大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加拿大疝修补术,观察组应用腹膜间隙平片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间隙平片疝修补术与加拿大疝修补术相比,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更短、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膜前间隙 加拿大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突的疗效进行论述。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2 月到 2019 年 12 月我院接收的直肠突患者 116 例,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 58 例,实验组使用肛门直肠修补术,观察组则通过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均好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且 P<0.05 。 结论: 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突效果理想,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应用。

  • 标签: 经肛吻合器 直肠切除术 直肠前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腹膜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6例腹股沟疝患者开展课题研究,借助随机数表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划分为分析组及参照组,应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分析组使用TAPP手术方案,而参照组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分析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自主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较参照组患者低16个百分点,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腹膜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疗效较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手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普疝修补装置(UHS)腹膜间隙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阴市利港医院普外科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运用UHS腹膜间隙治疗腹股沟疝共32例。结果手术时间35~70min,术后6~12h后均能下床活动,住院时间2~7天,术后随访时间3~12个月,疗效满意,术后无切口感染,无慢性疼痛,无术区异物感,无阴囊血肿或血清肿,无睾丸萎缩,无术后复发等并发症。结论UHS能满足修补和加强耻骨肌孔区域的解剖学要求,应用UHS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患者术后舒适度好、异物感轻等优点,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超普疝修补装置 腹膜前间隙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APP在基层医院中治疗腹股沟疝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手术的71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腹腔镜组(TAPP组)33例、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开放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患者满意率。结果TAPP组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无差异。结论采用腹腔镜TAPP治疗腹股沟疝,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感,减少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及疝复发率,不降低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基层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TAPP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病例的再手术治疗成绩并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间43例直肠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采用折刀体位,骶尾、腹腔联合切除术式,43例中27例行根治性切除术,16例行姑息性切除术,根治性切除组的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9.3%、48.1%,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组的25%、18.8%(P〈0.05)。结论骶尾、腹腔施行直肠癌切除术是治疗直肠癌切除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直肠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直肠结肠切除术 重建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腹腔腹膜补片修补术(TAPP)的优势。方法选取99例腹股沟疝患者展开临床对照研究,分为常规组(n=49)与试验组(n=50),分别给予传统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和TAPP手术。将手术持续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总费用、并发症及复发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较常规组显著缩短,且前者失血量明显少于后者,组间上述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总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远低于常规组的10.20%(P<0.05),两者复发率均为0.00%。结论相较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创伤更小,且能够减少并发症,并不会显著增加总费用及复发率。

  • 标签: 经腹腔腹膜前补片修补术 腹股沟疝 治疗效果 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