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期胰岛泵强化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CSII组)和对照组(MSII组),治疗组采用胰岛泵持续皮下胰岛输注,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达标时间、胰岛用量、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水平、C肽量值。结果经治疗CSII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MSII组。结论应用胰岛泵短期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患者,可快速控制并稳定血糖,有效保护胰岛B细胞,改善胰岛分泌和作用,帮助患者控制远期血糖,是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初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胰岛泵强化治疗初诊II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初诊II型糖尿病患者68例,均应用胰岛泵进行强化治疗,同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胰岛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的68例初诊II型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的胰岛、C肽值在治疗后30分钟、120分钟均上升,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患者的胰岛分泌指数上升,而胰岛抵抗指数明显降低。结论采用胰岛泵强化治疗初诊II型糖尿病能够促进患者胰岛功能恢复,且费用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II型糖尿病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依那普利和人胰岛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依普利和人胰岛治疗,而对照组仅单独给予除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治疗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人胰岛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依那普利 人胰岛素 联合治疗 糖尿病肾病
  • 简介:40例大剂量胰岛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盐酸吡格列酮15mg/d,进行为期16周的用药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也下降0.9%(P〈0.05),胰岛用量减少12U(P〈0.05)。结论:2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使高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同时可以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胰岛抵抗,增加胰岛敏感性,减少胰岛用量,二者起协同作用。

  • 标签: 吡格列酮 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采用胰岛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胰岛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浓度达标时间、出现低血糖反应情况均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治疗费用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治疗效果显著但费用昂贵,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经济实惠但效果欠佳,因此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当根据患者病症及经济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降血糖药物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胰岛泵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胰岛治疗,研究组予以胰岛泵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泵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小儿1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使用访谈工具在低年护士健康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2013年我院23个非糖尿病专科科室的护士160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媒体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访谈工具进行培训。结果两组成员对糖尿病知识掌握在测试成绩比较上、时间、干预主效应均P<O.05。结论利用胰岛使用访谈工具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培训,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糖尿病 低年资护士 访谈工具 胰岛素
  • 简介:目的探讨在妊娠的不同时期给予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治疗所致的母婴结局.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在妊娠32周之前给予合理剂量的胰岛治疗,设为早期诊断治疗组;另外24例在妊娠32周之后给予合理剂量的胰岛治疗,设为晚期诊断治疗组.对比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孕妇的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及2组患者的新生儿结局.结果上述5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经过临床胰岛治疗及相应的饮食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血糖均控制在正常值范围.但早期诊断治疗组孕妇早产及剖宫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晚期诊断治疗组(P<0.05);早期诊断治疗组新生儿酮症、胎儿窘迫、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晚期诊断治疗组(P<0.05);2组孕妇的妊高症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的子宫动脉血流指数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诊断治疗组患者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高于早期诊断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间给予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合理剂量的胰岛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控制血糖.在妊娠32周之前给予胰岛治疗,可显著改善新生儿生产结局,对孕妇剖宫产及早产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具体治疗给药方案仍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胰岛素给药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获得猪胰岛启动子调控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载体,为制备转基因猪胰岛特异性表达目的基因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猪胰岛启动子(PIP,包含5'调控区、第一外显子、第一内含子及第二外显子ATG前的序列共1.5kb)构建表达载体,连接PIP和EGFP的酶切位点HindⅢ设计在起始密码子前,命名为PIP-HindIIIEGFP。鉴于酶切位点的插入位置可能会影响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对载体进行了优化:将HindIII酶切位点删除,实现PIP和EGFP无缝连接,载体命名PIP-EGFP;将第一内含子3'端的内含子剪接受体位点(splicingacceptorsite,SA)突变为HindIII内切酶识别位点,命名为PIP-SA(M)-EGFP。三种载体分别电转染小鼠胰岛瘤β细胞株MIN-6细胞、猪耳成纤维细胞以及猪肾细胞,48h后通过荧光强度、流式分析、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验证载体的表达效率。结果转染细胞后,三种载体都仅在MIN-6胰岛β细胞表达绿色荧光。RT-PCR及其产物测序结果显示三种载体的胰岛启动子第一内含子的剪切存在差异:载体PIP-HindIII-EGFP和PIP-EGFP的内含子存在剪切和不剪切两种情况,剪切不稳定;载体PIP-SA(M)-EGFP的SA位点突变后内含子不剪切,流式细胞及Westernblot检测显示,与另外两种载体相比,该载体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结论通过突变胰岛启动子第一内含子的3'端的剪接受体位点,成功获得了胰岛β细胞的高效表达载体,可用于制备胰岛特异表达外源基因的转基因猪。

  • 标签: 胰岛素启动子PIP 特异性表达 小鼠胰岛素瘤β细胞株MIN-6细胞 EGFP 五指山小型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注射胰岛方法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胰岛注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胰岛注射治疗,实验组采用胰岛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胰岛平均用量、血糖值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治疗观察,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胰岛平均用量、血糖值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方式治疗具有安全、效果稳定、简单易行等优点,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治疗要求,值得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注射 糖尿病 胰岛素泵 给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同时期住院的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80例,实验组(40例)应用胰岛泵,对照组(40例)应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术后血糖波动幅度、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手术期糖尿病病人,应用胰岛泵可以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并有利于术后血糖稳定及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围手术期 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胰岛泵与诺和笔在糖尿病强化降糖疗效中的差异及护理方法。方法将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A组26例,采用胰岛泵,将胰岛分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注入体内。B组26例采用诺和笔,将胰岛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结果两组相比,在血糖达标所用时间、胰岛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使用胰岛泵的降糖效果优于使用诺和笔注射,胰岛泵治疗更符合生理胰岛分泌,可更快更有效控制高血糖。

  • 标签: 胰岛素泵 诺和笔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糖尿病足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据统计,在我国有12%~25%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致残率、致死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2]。糖尿病足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如抗生胰岛)和中西结合、手术、光量子及高压氧等治疗。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笔者对21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甘精胰岛注射液联合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糖尿病足 胰岛素 庆大霉素 依沙吖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急重症患者胰岛强化治疗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本院ICU住院的危急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血糖水平控制在4.4~6.1mmol/L,对照组血糖水平控制在8.3~11.1mmol/L,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升压药使用例数、抗生使用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需机械通气例数和天数、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转出ICUAPACHEII、ICU入住天数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应激性高血糖的危急重症患者进行强化胰岛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 标签: 胰岛素 血糖 重症监护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症为一种国内外研究学者和医患人员较为关注的女性内分泌代谢疾病,不孕、月经量减少、闭经、体毛多和肥胖等为其主要临床症状。在多囊卵巢综合症自然病程和进展中胰岛抵抗及高胰岛血症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改善胰岛抵抗药物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疾病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改善胰岛素抵抗药物 多囊卵巢综合症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使用胰岛进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胰岛强化治疗,患者多数以2型糖尿病为主;对照组患者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注射液(预混30R)治疗。对两组患者使用胰岛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0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共有66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6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治疗之前,应当对胰岛可能产生的一切不良反应有所了解,医护人员都应当具有应对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胰岛用药安全性。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不良反应
  • 简介:头颈部鳞癌(headandnecksquamouscellcarcinoma,HNSCC)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治疗效果和预后不佳。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胰岛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的配体及其受体家族与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胰岛样生长因子1受体(type1insulin-likegrowthfactorreceptor,IGF-1R)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在头颈部鳞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针对IGF-1R的靶向药物Figitumumab、Ganitumab和Cixutumumab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疗效并不明确,部分甚至可能通过激活代偿途径导致耐药和疗效不佳。

  • 标签: 头颈部鳞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Figitumumab Ganitumab Cixutumumab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妊振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胰岛泵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胰岛治疗,比较2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并观察2组产妇情况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体质量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血糖及羊水过多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合并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3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起强化降糖作用,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是治疗的优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泵强化治疗疗效。方法对所有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早期病患利用胰岛泵强化治疗14天后,观察病患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利用胰岛泵能够有效降低病患血糖,和成功组相比,病程越短,其达标时间就越少,缓解率也就越高。结论利用短期胰岛泵强化治疗术,能够令2型糖尿病病患的血糖值明显下降,在进行治疗后,病患使用胰岛量明显较以前少,其胰岛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一些身体素质良好的病患不使用药物,就能够达到显著控制血糖的效果,是一种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的诊疗方式。

  • 标签: 胰岛素泵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