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正畸联合手术导萌在上颌前牙埋伏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上颌前牙埋伏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各40例,对照组仅进行外科导萌治疗,试验组进行正畸联合手术导萌疗法,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中未出现牙列紊乱,牙髓坏死者2例,牙龈退缩者1例,3例均接受二次手术,试验组的正常率(92.5%)即临床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满意度(97.5%)远远高于对照组(62.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畸联合手术导萌在上颌前牙埋伏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正畸联合手术导萌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避免由拔除下颌埋伏第三磨牙所引起的下牙槽神经损伤.方法:采用正畸和外科手术联合的方法,以导萌和拔除两步拔除患牙.结果:全部18例患牙均顺利拔除,术后无1例出现下牙槽神经受损情况,无1例出现干槽症.结论:此方法可减少术中损伤下牙槽神经的危险,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医生操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正畸 埋伏阻生牙 拔牙 两步法
  • 简介:目的比较手术—正畸联合治疗唇侧和腭侧上颌埋伏尖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口腔正畸门诊2004—2009年收治的60例埋伏尖牙患者(均为单颗埋伏尖牙患者,共60颗牙),根据全口曲面断层片和X线定位片分为唇侧组和腭侧组各30颗牙,通过手术开窗去除阻力骨、暴露部分牙冠、黏结正畸附件,在固定矫正技术的牵引下将埋伏的尖牙纳入正常牙弓内。对比两组治疗的成功率和治疗所需的时间。结果治疗成功率唇侧组为80.0%,腭侧组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正畸牵引的时间腭侧组为(9.2±3.2)个月,而唇侧组为(15.1±4.1)个月,明显长于腭侧组,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手术开窗正畸牵引,上颌埋伏尖牙的成功率腭侧组大于唇侧组,牵引到位的时间腭侧组也较唇侧组短。

  • 标签: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 开窗术 正畸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上颌前牙出现埋伏的患者应用手术导萌与前方牵引进行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35例上颌前牙出现埋伏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9枚上颌前牙的埋伏阻生牙成功被拔除,而余19枚埋伏阻生牙于2-9个月后均能够自行萌出,没有发生牙髓的坏死与牙齿的松动以及牙根的粘连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上颌前牙出现埋伏的患者应用手术导萌与前方牵引进行正畸治疗,效果确实,应予推广。

  • 标签: 手术导萌前方牵引正畸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科联合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上颌埋伏尖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上颌埋伏尖牙患者80例,随机均分4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正畸固定矫正技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外科开窗联合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上颌埋伏尖牙的萌出率和并发症率、萌出时间。结果:观察组上颌埋伏尖牙萌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颌埋伏尖牙萌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下颌低位埋伏智齿拔除术后电话回访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培训品管圈基本知识,掌握流程与有作用。以提高提高下颌低位埋伏智齿拔除术后电话回访率为活动主题,首先先调查现行下颌低位埋伏智齿拔除术后电话回访率现状。通过品管圈方法,制定目标,寻找原因、确定要因,找出真因,针对真因制定并实施对策,遵循 PDCA 循环分析方法和解决存在问题。结果: 品管圈管理活动后下颌低位埋伏智齿拔除术后电话回访率高于品管圈活动前( P < 0. 05) 。结论: 品管圈在提高下颌低位埋伏智齿拔除术后电话回访率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品管圈 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 电话回访率
  • 简介:摘要自体牙移植术是指将天然牙从一个位置移植到同一个体的另一位置的手术过程,可有效恢复患者的美观和咀嚼功能,是替代缺牙的可行方法。但因缺乏技术规范,成功率不易保障。不同牙位自体牙移植的存活率与成功率存在差异,尖牙的自体牙移植预后最差。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自体牙移植术,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牙周膜损伤,提高移植牙的成功率。本文报告1例牙瘤导致下颌尖牙异位的自体移植病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主要针对埋伏智齿拔除术患者在临床中进行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运行时间段是 2019年 7月 -2020年 7月,病例主要是我院治疗的埋伏智齿拔除术患者 100例,按照患者在临床开展护理方式的不同来实施分组,在临床中进行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的患者作为试验组,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比对组,观察两组患者的 MDAS、 DFI、舒张压、收缩压与心率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 MDAS、 DFI、舒张压、收缩压与心率等指标均好于比对组, p<0.05。结论 :患者在临床中进行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态。

  • 标签: 埋伏阻生智齿拔除术 放松训练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镙钉种植体支抗牵引上颌埋伏尖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入住本院口腔科的80例接受治疗的上颌埋伏阻生牙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微镙钉种植体支抗牵引上颌埋伏尖牙的临床治疗之中。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前与治疗后尖牙长轴与正中矢状面交角与尖牙牙尖至牙合平面距离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但是治疗后上述测量与对侧健康尖牙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组患者共计88颗患牙,治疗成功82颗,治疗成功率为93.18%(82/88),不良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5%(13/80)。结论微镙钉种植体支抗牵引上颌埋伏尖牙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 标签: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牵引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埋伏智齿拔除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在我院收治的下颌埋伏智齿患者60例,时间2018年7月-2019年7月,依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参照组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凿骨劈冠法,观察组采用微创拔牙术。对比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对比上,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微创拔牙技术的应用可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微创拔牙技术 下颌埋伏阻生智齿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颌埋伏生前牙实施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将选择本院中上颌埋伏生前牙患者入组分析,从中共计选择20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住院时间在2020.1-2021.1区间,对于患者均实施上颌埋伏生前牙正畸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入组患者28颗阻生牙中,26颗成功矫治,治疗有效率92.86%。结论:正畸治疗上颌埋伏生前牙效果确切,能够帮助患者实现牙齿功能及美观度有效改善。

  • 标签: 上颌 埋伏阻生前牙 效果评估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上前牙埋伏生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上前牙埋伏患者4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外科导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再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牙齿的美观度、日常能力与治疗方法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上前牙埋伏阻生 口腔正畸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5度角(反角)高速涡轮手机微创拔牙法,拔出下颌复杂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下颌埋伏智齿患者56例,微创拔除,记录术中术后患者主观感受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估微创拔牙方法的效果。结果微创拔牙时间为20~53min,平均31.5min,患者术中感受基本舒适,与采用传统骨凿劈牙去骨分根法相比,患者的恐惧感明显降低。微创拔牙术后不良反应有肿胀、疼痛等不适,56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拔牙相比传统劈冠去骨法拔牙,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术中术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普遍采用。

  • 标签: 阻生磨牙拔出 微创拔牙 45度角(反角)高速手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上颌埋伏尖牙不同年龄病人实施正畸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2019.3-2020.7期间选出37例年龄在12-17岁的上颌埋伏尖牙病人,设为青年组。在同一时间段,再选出37例年龄在20-45岁的上颌埋伏尖牙病人,设为成年组。所有研究对象都选择正畸牵引方式治疗,然后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性。结果 青年组治疗有效率(94.59%)高于成年组(6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尖牙的疗效和患者年龄息息相关,较适合青少年患者,获得的效果较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疗效差异性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 不同年龄 正畸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埋伏牙好发部位及治疗。方法临床X片,CT以及CBCT检查牙的颗数以及定位。术中手术路入部位以及拔牙方式。结果本院所有手术患者术前均已知多埋伏牙数目以及定位准确,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结论术前因检查好多牙的数目防止遗留,多埋伏牙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小儿 多生牙埋伏牙 拔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机的方法拔除下颌埋伏第三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下颌埋伏第三磨牙患者10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高速涡轮机进行拔除,而实验组中的53例病患者则使用超声骨刀与高速涡轮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拔除。比较两种不同拔除方法拔除时间、术后干槽症、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的平均时间(14.58±2.94)分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18.63±3.84)分钟。且实验组无一例病例出现干槽症,对照组4名患者出现了干槽症,在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在实施超声骨刀与高速涡轮机相结合的方法之后其生活品质以及心理状态明显得到了提高,且患者对治疗结果也比较满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机拔除下颌埋伏第三磨牙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效率高,手术创伤小等优点,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高,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就诊体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速涡轮机 超声骨刀 下颌埋伏阻生第三磨牙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多牙在恒牙列人群中发病率为1%~3%,一般数目多为1~2颗,5颗以上者少见。

  • 标签: 多生牙 埋伏牙 牙列不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上颌前部埋伏牙的X线定位。方法收集1998年—2010年间收治的上颌前部埋伏牙227例,297颗牙,采用摄全颌曲面体层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其进行术前定位分析。结果227例,297颗多牙术前X线定位均在术中证实,定位准确率100%。结论摄全颌曲面体层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可清晰、直观的对埋伏牙的三维空间进行定位,对临床选择手术进路,快捷拔出埋伏牙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埋伏多生牙 全颌曲面体层 头颅定位侧位片
  • 简介: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位于腭骨水平板和前颌骨的高位埋伏牙,应用超声骨刀拔除该2颗高难度多牙。重点阐述如何进行手术入路和去骨设计,在采用超声骨刀去骨,同期拔除2颗多牙的同时,尽可能保存骨的结构解剖、形态,不损伤相邻健康恒牙,并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评价其效果。

  • 标签: 前颌骨 腭骨水平板 埋伏多生牙 超声骨刀 锥形束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