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此案王某贩卖、运输毒品罪是犯罪既遂还是未遂,  有的人认为周某是运输毒品犯罪未遂,  一、毒品犯罪形态的研讨  1、贩卖、运输毒品罪的既遂与未遂  在审判实践中

  • 标签: 毒品犯罪 犯罪相关 相关问题
  • 简介:第一、毒品犯罪情况相当严重毒品犯罪是旧社会遗留的丑恶现象。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帝国主义国家向我国强行输入鸦片,曾经激起两次鸦片战争。我国人民深受鸦片的毒害,对此深恶痛绝。从我国历史上看,曾多次制定禁烟法。早在清朝雍正七年就制定了《禁止买卖鸦片条例》;嘉靖十八年又颁发了《严禁吸食鸦片则例》;道光十九年制定了《查禁鸦片章程》。在国民党时期,1914年4月21日制定了《吗啡治罪法》;1925年7月21日公布了《禁烟条例》;1928年9月19日公布了《禁烟法》,并于1929年7月25日作了修正;1935年10月28日公布《禁烟治罪暂行条例》和《禁毒治罪暂行条例》;1941年2月19日公布《禁烟禁毒治罪暂行条例》,等等。在旧中国虽然颁布了不少禁烟禁毒法律,却不可能真正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正如1950年2月24日《政务院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所指出:“由于封建买卖的官僚军阀的反动统治,与其荒淫无耻的腐烂生活,对于烟毒,不但不禁止,反而强迫种植,尤其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曾有计划地实行毒化中国,因此戕杀人民生命,损耗人民财产,不可胜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认真禁毒,严厉禁止鸦片、烟毒的流行,取得了举世

  • 标签: 毒品犯罪 治罪法 制造毒品罪 鸦片烟 两次鸦片战争 帝国主义国家
  • 简介:刑法第356条的规定不是毒品犯罪特别累犯的规定,持毒品犯罪累犯观点的人认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5年内又犯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故意罪的(包括该节毒品犯罪在内的刑法中的任一故意罪)

  • 标签: 否定论 毒品犯罪 特别累犯
  • 简介:毒品犯罪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犯罪,从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一种国际性犯罪.根据毒品犯罪的特征,其侦查方法的设计和筛选包括贴靠侦查、放线侦查、诱惑侦查、追踪侦查、技术侦查、强制性侦查等几个方面,但其有效运用还应建立在警务合作基础、证据意识基础和战略战术基础之上.

  • 标签: 毒品犯罪 侦查方法 刑事侦查 中国 证据意识
  • 简介:安徽省已从开始私种罂粟发展为外流贩毒与消费并存的省份,毒品犯罪问题是影响安徽省社会治安的一大因素,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安徽省毒品犯罪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介绍了安徽省毒品犯罪的概况和规律特点,并预测了以后的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二是科学分析了安徽省毒品犯罪日趋严峻的主客观原因;三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安徽省毒品犯罪的对策.

  • 标签: 安徽 毒品犯罪 犯罪特点 犯罪原因 犯罪控制
  • 简介:新疆新型毒品犯罪处于高发态势,新型毒品种类日趋繁杂,案件和毒品数量同向增长,手段趋于网络化和物流化,新型毒品的城市选择偏好日益明显。过往学术界多关注传统毒品犯罪领域,随着新型毒品对新疆的冲击加剧,必须正确认识新疆的新型毒品现状及趋势,坚持综合治理,加大禁毒宣传,强调社会合力,才是破解新疆新型毒品犯罪问题的不二途径。

  • 标签: 新疆 新型毒品 金新月
  • 简介:<正>近年来,由于受国际毒潮的影响,我国在50年代早已禁绝的毒品犯罪又重新出现并迅速蔓延。为了有效打击和遏制毒品犯罪,总结禁毒斗争经验,促进毒品犯罪理论研究与审判实践相结合,由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起,在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法工委、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云南大学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协作下,于1992年11月15日至18日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举办了惩治毒品犯罪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马克昌、高格、扬敦先、苏惠渔、邓又天、王仲兴等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黑龙江等高、中级人民法院部门负责人,云南毒品犯罪案件较多地区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及一批具有审判实践经验的中青年论文作者,共计68人。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中国高级法官培训中心、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向会议发来了贺信。

  • 标签: 毒品犯罪案件 理论与实践 贩卖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 中级人民法院 犯罪活动
  • 简介:摘要:当前,网络毒品犯罪已经成为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风险点,呈现隐蔽性强、空间范围广、毒品类型多等特点。治理网络毒品犯罪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应结合网络毒品犯罪类型化研究,探究防治途径,形成网络毒品犯罪治理体系。

  • 标签: 毒品 网络犯罪 涉网络毒品犯罪 监管
  • 简介:为了惩治劫持航空器的犯罪分子,维护旅客和航空器的安全,特作如下决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

  • 标签: 犯罪分子 情节特别严重 情节较轻 十年
  • 简介:摘要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该条规定主要目的是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对毒品犯罪进行严厉打击,从源头上遏制毒品犯罪。贩卖毒品毒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也是毒品流入并危害社会的最后一关。本文主要对毒品犯罪案件毒品数量的计算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毒品犯罪案件 毒品数量 计算问题
  • 简介:武汉市毒品犯罪的战略对策,是在研究武汉市社会发展与毒品犯罪发展蔓延之间的关系和毒品犯罪的固有规律及未来一定时间内的趋势基础上,从禁毒工作的全局出发,制定出的能在较长时期内起宏观指导作用的基本方略。主要有:(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禁毒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二)加大禁毒投入,健全和完善禁毒立法。(三)坚持严打方针,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全面提高缉毒专业队伍;(四)明确以禁吸强戒为重点的禁毒工作新思路,全面开展无毒社区的创建工作;(五)强化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禁毒意识。

  • 标签: 武汉市 毒品犯罪 禁毒工作 立法 缉毒队伍 强制戒毒
  • 作者: 熊敏
  • 学科:
  • 创建时间:2019-02-12
  • 机构:熊敏(南京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 简介:摘要从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立法来看,毒品犯罪都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犯罪。我国刑法一直以来对毒品犯罪均采取严厉的刑罚处罚。而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却表明,当前我国毒品犯罪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势头。本文对我国毒品犯罪刑罚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反思,进而提出对我国毒品犯罪刑罚轻缓化的构想。

  • 标签: 毒品犯罪 刑罚 轻缓化
  • 简介:通过对毒品控制下交付的概念、实施条件、种类、特点和意义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毒品控制下交付的方法和必要性.

  • 标签: 控制下交付 毒品 跨国犯罪 侦查员
  • 简介:我国刑法没有采用绝对确定法定刑的模式规定毒品犯罪的死刑,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法定标准是刑法总则第48条规定的"罪行极其严重"。何谓毒品犯罪的"罪行极其严重",如何在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中实现罪刑均衡,并且使死刑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对毒品犯罪的量刑情节进行分析考虑。

  • 标签: 毒品犯罪 死刑适用 量刑情节
  • 简介:青少年犯罪长期以来是困扰社会的严重问题。本文对广州市检察院1994年至1998年审查起诉的169宗243人15岁至25岁的青少年毒品犯罪情况作初步分析,就其犯罪特点、成因及有关对策进行初步探析。

  • 标签: 毒品犯罪 审查起诉 检察院 犯罪特点 青少年犯罪 探析
  • 简介:控制下交付是伴随着毒品犯罪组织越来越严密、分工越来越细致、涉及地域越来越广泛,以及由此带来的侦查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所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侦查措施,它在加强跨地区、跨国境公安机关合作,打击跨地区、跨国境毒品犯罪方面呈现出重要价值。毒品犯罪侦查中控制下交付具有特殊的性质与特征,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控制下交付措施的原则规定,在理论和实践中暴露许多问题,需要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和域外其他国家的做法予以完善。

  • 标签: 控制下交付 毒品犯罪 侦查
  • 简介:青少年是国家及社会全面发展的后备力量,预防和控制青少年毒品犯罪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早在1998年联合国毒品特别会议召开之前,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就严厉指出“毒品正在吞噬我们整个社会,毒品在酝酿犯罪毒品在传播疾病,毒品在毁掉我们的青年和未来”。如何在青少年中有效地遏制毒品犯罪,同时做好青少年群中的毒品犯罪防范工作具有刻不容缓的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毒品犯罪 预防对策
  • 简介:目前在世界各国缉毒侦查工作中广泛使用的各种主动且秘密型的侦查方式主要包括:诱惑侦查、控制下交付、卧底侦查、监控侦查、特情侦查这五种具体的侦查方式和与其密不可分的搭梯子策略和金融调查策略这两项具体的侦查策略。

  • 标签: 毒品犯罪 侦查方式 侦查策略
  • 简介:面对当前我国及全球反毒品斗争的实际情况和经验,在检讨我国现行毒品犯罪的立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毒品犯罪的刑事对策,具体包括:增设抢劫、抢夺、盗窃、诈骗毒品罪,介绍买卖毒品罪,扩大非法提供毒品罪的主体,提高强迫他人吸毒罪的法定刑,降低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法定刑,提出“以日常生活中吸食毒品的通常最低含量折算”的折算办法以及完善毒品犯罪的减刑与假释程序等.

  • 标签: 毒品犯罪 法定刑 刑事责任 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