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结合水电工程建设的特点,对善泥坡水电站建设后将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进行了分析,论证需要下泄的生态流量大小,并提出了保障生态流量应采取的措施,以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的要求,从而促进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水文情势 生态流量 保障措施 善泥坡水电站
  • 简介:电磁流量计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流量测量仪表,测量直管长度对于保证测量管内流速轴对称分布及电磁流量计计量精度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采用CFD数值手段对电磁流量计测量直管长度及管内流速轴对称分布特性展开研究.为了准确地研究流速分布的轴对称特性,提出了定量衡量流速分布轴对称程度的速度对称偏差度,并基于此研究了不同内径、不同过流量条件下测量管内的流速分布轴对称特性和电磁流量计对测量直管长度的要求,为电磁流量计的检定、安装、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为依托项目建立高精度流量计量标准装置奠定基础.

  • 标签: 电磁流量计 速度 对称偏差度 直管长度 CFD
  • 简介:为了降低工程投资,提高泄洪安全,防止出口冲刷、雾化和高边坡不稳定现象,近20年来国内外对各种内部消能的泄洪洞进行了研究,部分成果如旋流竖井(洞)、孔板(洞塞)和消力井等内部消能工,已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本文对这几种内部消能工的应用条件、消能效果和运行的可靠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旋流式和消力井式消能工适用于下游水位较低的条件,前者采用连续旋转和扩散消能,消能率高,掺气充分,可有效防止发生空蚀;后者采用井内集中消能,相对而言消能率较低.而孔板(洞塞)式消能工适用于下游高水位条件,其消能率较低,同时为了避免洞内发生高压不稳定气团流动,进水口闸门必须控制在高库水位运行.比较而言旋流式泄洪洞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 标签: 内部消能工 孔板(塞) 旋流竖井(洞)
  • 简介:流量低水头渡槽根据设计流量和给定水头确定过水断面后,通过加大流量时,渡槽内发生非均匀流,工程设计人员需对这种水流情况进行推算,以确定渡槽在通过加大流量时的水面线,由此计算渡槽侧墙高度和结构荷载,确保渡槽的安全。

  • 标签: 渡槽 水头 大流量 低水头 加大流量 水面线
  • 简介:水利水电工程中地下厂房或洞室往往采用密集排水孔的排水措施,以确保其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行.对其作渗流计算时,由于渗流自由面的求解是一个非线性问题,而密集排水孔的模拟条件较为复杂,这两个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计算难度很大.本文在引入连续调整系数对初流量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采用子结构技术,并将子结构作为整体网格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处理,统筹兼顾整体和局部(密集排水孔)渗流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泵站地下主厂房的渗流场分析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岩石力学 渗流 子结构 初流量法
  • 简介:在调水工程中,如果泵站站前水位过低,会危及泵站安全,如果水位过高,会危及周边安全,因此探寻调水工程中河渠湖库水位变化显得尤为重要.以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南四湖为研究区域,寻求不同起调水位、出入流量、泵站开启时间差的调水方案下泵前水位变化规律.先利用耦合模型对不同的调水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然后选取23组调水方案及其数值模拟所得的泵前水位作为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BP神经网络蓄水位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最后利用预测模型对不同调水方案进行泵前水位预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预测模型结果与耦合模型结果泵前水位基本吻合,水深相对误差小于9.15%,而模型计算效率提升96.67%.

  • 标签: 调水方案 泵前水位 耦合模型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 简介: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是水资源管理及供水部门关心的核心问题,经济、高效的水质安全保障措施对确保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大宁蓄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进入北京的首个蓄水库,对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其水质更是关系到北京市生活用水安全和社会稳定.通过对大宁蓄水库饮用水源地实地调查,明确了水源地水质安全隐患,确定水库重点防范的污染源,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和污染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水质安全保障措施.结果可以为保护与管理水资源提供参考.

  • 标签: 大宁调蓄水库 饮用水源地 水质安全 保障措施
  • 简介:按照南水北调工程相关规划,中线一期工程向沿线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后,受水区内现有蓄水库需要返还被城市挤占的农业和生态用水,水库运行管理方式面临着调整的需要.为了了解现有蓄水库的运行管理现状,分析调整运行方式的需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受水区13座蓄水库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蓄水库的功能变化情况,水库管理单位现状和收入情况;分析了蓄水库调整运行方式所面临的形势和主要困难,并研究提出了初步对策建议,以期为蓄水库正常运转、中线一期工程效益发挥和受水区水资源优化调度提供支撑.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 调蓄水库 运行管理
  • 简介:提出一种基于生态保护对象的生活习性和流量变化的河道生态需水(EIFR)估算方法,简记为习变法(LiHafloVa)。方法通过建立流量变化与生物习性的定量联系,确定主要生态保护对象生活习性关键月份,既具有水文学方法的简便优势,又能尽可能多地考虑生物学特性,能较好地解决资料缺乏地区的生态需水估算问题。EFIR的计算包括两部分,对关键月,EIFR为该月中值流量与该月的流量变异系数的乘积。对其它月份,EIFR为90%超过概率流量与全年各月流量变异系数最小值之乘积。应用该法计算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包括达曲、泥曲、色曲、杜柯河、玛柯河和阿柯河等6条调水河流的生态需水。结果表明,河道内多年平均状态每年需保持的水量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比例在达曲至少为24.7%,泥曲为46.4%,色曲为21.7%,杜柯河为21.6%,玛柯河为15.0%,阿柯河为15.7%。该比例系数基于研究区生态保护对象的生活习性,是流域的客观反映,可以作为制定工程最大可调水量的依据。计算表明,在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大约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6%的条件下,6条河多年平均意义上每年最大可调水总量为41.87×10^8m^3,占6条河多年平均总径流量(60.5×10^8m^3)的69.2%。

  • 标签: 生态需水 变异系数 流量 生物生活习性 习变法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河流
  • 简介:针对管道型取水户流量监测,设计一套完备的流量数据采集、传输与分析系统,应用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可应用于各种安装环境,方便施工;对多点集中取水户进行典型设计,实现一台数据传输终端传输多路数据,节约建设成本,维护简单;规范数据传输终端和流量计安装调试方式,提供精准的水资源数据服务,实现日常水资源管理业务处理的电子化、网络化,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信息共享能力。

  • 标签: 无线网络 供水管道 流量监测系统
  • 简介:分析了小型水电站水自动化系统通信和GPRS通信的特点。提出了应用GPRS通信实现水系统调度中心与小型水电站之间通信的模式。从技术方案、运行费用以及运行效果等方面介绍了GPRS通信在典型项目中的实际运用。

  • 标签: 小型水电站 水调系统 GPRS通信
  • 简介:马马崖一级水电站运行期由于电网调度和水库蓄作用将使坝址下游河段出现减、脱水现象,为了保证坝址下游生态流量,通过生态机组、生态基荷和放空底孔等3个方案的设计、比选研究,从安全性、操作性、经济性角度推荐生态机组方案,即利用18MW生态机组以保证坝址下游生态流量不低于31m3/s。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生态流量 保证措施 设计 研究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
  • 简介:水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生态流量的界定和计算方法的综述,利用引汉济渭工程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实例,提出对不同的河流生境,应具体分析各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在满足河流生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让河流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 标签: 引汉济渭 河道内生态流量 方法
  • 简介:由于江河流域的月平均流量变化与月尺度的短期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参照月尺度的短期气候变化的逐月滚动预测模型建立了江河流域的月平均流量逐月滚动预测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天生桥一级水电站2001年1月以后的逐月平均入库流量和瞬时最大入库流量进行了预测.

  • 标签: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 多时间序列数学模型 降雨量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 简介:基于选取的淮河中上游5条河流,11个断面的典型鱼类调查资料以及长系列(1956年-2000年)天然和实测逐月径流数据,运用流速法(最小,平均,最大)、月最小径流法、逐月频率法设定四种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案。首先,根据Tennant法提出针对丰、平、枯、特枯四种年型和年内汛期、非汛期差异的生径比标准。然后,根据流速法三种计算结果满足生径比标准的情况选取合理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案。研究表明:5条河流的最小和适宜生径比大小关系均为涡河〉沙颍河〉淮河干流〉淠河〉洪汝河;满足生径比标准的难易程度为洪汝河〉淮河干流〉淠河〉沙颍河〉涡河。涡河、沙颍河生态需水满足程度低,应提高生态用水比例。

  • 标签: 淮河 流速法 生态流量 生径比 生径比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