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后对再妊娠时间质部妊娠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嘉兴市妇女儿童医院行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改良的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随访其再妊娠间质部妊娠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86例研究对象,年龄(32.3±2.6)岁,孕2~5次,产2~4次,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成功率均达95%(观察组42/43,对照组41/43)以上,观察组有6.98%(3/43)术后出现暂时发热等不适,对照组有9.30%(4/43)出现,转归均良好。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36例、34例在术后3个月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每组均有23例成功妊娠,观察组中均为宫内妊娠,无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发生,对照组中19例为宫内妊娠,有4例发生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行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后发生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显著低于传统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χ2=4.195,P=0.041)。结论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时输卵管的近端处理方式可有效减少再妊娠间质部妊娠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输卵管结扎术 间质部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三种内膜准备方式的临床结局。方法比较三种内膜准备方式A组自然周期、B组促排卵周期、C组激素替代周期的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宫外孕率、继续妊娠率。结果共完成841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其中A组170个,B组251个,C组403个。三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宫外孕率,继续妊娠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三组移植卵裂期胚胎周期组间比较在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宫外孕率、继续妊娠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三组移植囊胚周期组间比较在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继续妊娠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囊胚移植在各组中均无宫外孕发生。结论冻融胚胎移植三种内膜准备方式均有效可靠,临床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合理选择。

  • 标签: 冻融胚胎 内膜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认知行为以及分娩结局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50例产妇,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分娩知识认知情况、分娩方式、产程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接受护理后,观察组的分娩知识认知优良率为57.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1%(P<0.05);观察组的分娩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各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提升产妇产时应对能力,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护理干预 认知行为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高龄产妇与适龄产妇的临床特点与分娩结局。方法选择2018年03月~2019年0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高龄产妇8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适龄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胎儿生长情况、临床特征、分娩结局。结果经过研究后,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实验组产妇妊娠期及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新生儿出生结局、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的年龄较高,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新生儿窒息、死亡等情况较多,需要医护人员加大对高龄产妇的重视程度,采取针对性治疗方式,保障高龄产妇、新生儿的安全。

  • 标签: 高龄产妇 适龄产妇 临床特点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相关因素及早期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EP分为2组(PEP组患者为8例,未发生PEP组患者为124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手术方式、术前/术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比值、β-hCG降至正常时间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后发生PEP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术后24~48 h β-hCG水平与术前β-hCG水平的比值对于预测术后发生PEP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PSM前,PEP组和非PEP组患者年龄分别为(30.0±4.0)和(32.4±5.0)岁(P>0.05)。PSM后,匹配成功的PEP组患者为8例,匹配成功的非PEP组患者有29例;两组患者年龄分别为(30.0±4.0)和(30.1±3.2)岁(P>0.05),孕次、产次、停经天数、术前β-hCG水平、病灶最大径线等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P组患者病灶最大径线≤2.6 cm的患者所占的比例(6/8)高于对照组(31.0%,9例)(P=0.025)。PEP组患者术后24~48 h β-hCG/术前β-hCG比值M(Q1,Q3)为52.9%(49.9%,59.7%),高于对照组31.5%(23.8%,39.0%)(P=0.001);PEP组患者β-hCG降至<6 U/L的时间M(Q1,Q3)为52.0(34.8,92.0)d,大于对照组的24.0(20.5,31.0)d(P<0.001)。两组患者术后24~48 h β-hCG/术前β-hCG比值预测术后发生PE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95%CI:0.725~1.000,P=0.001),预测PEP的cut-off值为48.5%,此时诊断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3.1%。结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手术中,病灶最大径线≤2.6 cm是术后发生PEP的相关因素。手术后24~48 h β-hCG与术前比值>48.5%是预测术后PEP发生并指导治疗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妊娠 间质部妊娠 持续性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预测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异位妊娠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病例组来自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河北省某市人民医院妇科病房住院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共198例;对照组为同期在该医院行人工流产的宫内早期妊娠的健康妇女共396例。对调查表收集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下因素与异位妊娠存在相关关系盆腔感染史(OR10.805)、下腹部手术史(OR3.543)、分娩史(OR3.579)、人工流产史(OR10.074)、多个性伴侣史(OR7.121)、不孕史(OR6.633)及吸烟史(OR2.620)。结论盆腔感染史、下腹部手术史、妊娠史、分娩史、人工流产史、多个性伴侣史、不孕史及吸烟史可能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对异位妊娠危险因素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自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CSP患者596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分层抽样法、以既往剖宫产自然年分层纳入瘢痕子宫(剖宫产史)再妊娠为正常宫内妊娠(IUP)者1 19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孕产史、宫腔手术史及既往剖宫产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SP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596例CSP患者此次妊娠年龄为(34.6±4.4)岁,1 192例IUP患者此次妊娠年龄为(35.6±3.6)岁(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此次妊娠年龄<35岁、药物流产史、妊娠间隔<2年、妊娠间隔≥8年、剖宫产术前宫腔手术史、剖宫产术后宫腔手术史、剖宫产次≥2次及未临产剖宫产是瘢痕子宫再妊娠发生CSP的相关因素,OR值(95%CI)分别为2.306(1.774~2.998)、1.629(1.102~2.407)、2.147(1.237~3.726)、1.474(1.110~1.957)、2.558(1.809~3.615)、8.020(5.966~10.781)、14.051(9.699~20.356)、2.683(1.930~3.731),均P<0.05。结论CSP发病与年龄、药物流产史、妊娠间隔、宫腔手术史、剖宫产次及剖宫产时机有关,其中剖宫产次≥2次及剖宫产术后宫腔手术史是CSP强相关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剖宫产术 妊娠 危险因素 宫腔手术 妊娠间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方法。方法对16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剖宫产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37例,阴道分娩22例,妊娠45天、2个月行人工流产8例。结论在准备充足的前提下,剖宫产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是可行的。

  • 标签: 妊娠 子宫肌瘤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疤痕子宫妊娠引产的护理措施。方法46例疤痕子宫妊娠孕周16w~24w,平均(20.21±1.1)w;因各种原因主动要求终止妊娠,随机将46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29例,单用利凡诺,B组17例,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观察宫缩发动时间,胎儿胎盘娩出时间、总产程、引产成功率及产后出血量等情况。结果46例均在用药后72h分娩,无子宫破裂。两组引产时段的比较引产时间,宫缩开始到引产结束分别A组(36.45±2.39)h,(7.85±2.39)h;B组(30.25±2.32)h,(4.25±2.42)h。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注药后宫缩发动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宫颈成熟达97%,A组为26%。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组由于宫颈不成熟,宫缩发动及产程时间长,产程中孕妇疼痛剧烈,B组因宫颈成熟,宫缩发动时间短,产程中宫缩与宫颈扩张同步进行,从而使产程明显缩短,孕妇无剧烈疼痛及并发症。两组产后出血量均<500ml。B组17例孕妇宫缩痛明显减轻,产程缩短。结论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和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同时空腹给米非司酮50mg,12小时1次,连服3次均安全有效。但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疤痕子宫妊娠引产,比利凡诺单独使用,产程明显缩短,孕妇无剧烈疼痛,易被病人接受,护理措施简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更值得推广的引产方法。

  • 标签: 疤痕子宫 中期妊娠 米非司酮 利凡诺 引产 护理
  • 简介:摘要中医一直重视胎教和孕妇妊娠期保健护理。中医认为胎教的关注点和保健措施应落实在孕妇精神状态、饮食起居、环境寒温、身心劳倦等,而其最基本的关注点则是孕妇的性情修养和精神状态。中医视妊娠期保健为“养胎”。养胎和胎教都在妊娠期同时进行,养胎是为防止流产、死胎、胎儿畸形,胎教是希望胎儿身心健康发育。

  • 标签: 中医 胎教 妊娠期 妇科保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治要点。方法对澧县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6例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不同病因的妊娠期外科急腹症具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妊娠期合并阑尾炎采取手术治疗,其他合并症则遵循个体化原则。妊娠早中期合并外科急腹症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少、恢复快、流产率低等优点。

  • 标签: 妊娠合并症 外科急腹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产后的影响及恰当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的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胎位异常发生率达28.12%,早产发生率达10.42%,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分娩时宫缩乏力发病率增加达29.13%,剖宫产率达63.54%,并使产后恶露时间延长。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并不增加手术失血量,利于术后子宫缩复。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明显增加胎位异常、早产、宫缩乏力发病率,影响产后子宫恢复,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是安全可行和必要的。

  • 标签: 妊娠 子宫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