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这些年,在她身上发生了好多事。不.确切地说,是她日夜牵挂的大儿子身上发生了好多事。使她百感交集,然而,真正让她感动震撼的还是她的大儿子.这个从小在逆境中长大的孩子。灾难重重的孩子猛然间得知那个她一辈子都不愿提起的人——她的前夫,因突发心脏病正在医院急救,生命垂危,医院已经下了死亡通知书.与爸爸生活在一起的儿子,也就是她的大儿子,日夜守候在重症监护室,寸步不离,因为儿子是他唯一的亲人。

  • 标签: 主耶稣
  • 简介:从中国古老传统文化中的“和”,涵盖着一切“和好”、“和睦”、“和谐”、“和平”,“和好”、“和睦”、“和谐”等调在《圣经·新约》希腊原文皆为近义词,当前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平安世界的理相和目标。是符合圣经教训,更是符合上帝对人世间美好旨意,符合上帝之本性的。

  • 标签: 上帝 社会主义 传统文化 圣经 新约
  • 简介:“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30)这句话是《约翰福音》记载施洗约翰讲的最后一句话,其意味深长,含义深刻。它指出基督徒灵性生命成长的要求和必然规律,耶稣基督复活的生命必归在我们里面成长为一个“新造的人”。

  • 标签: 施洗约翰 灵性 品格 美好 生命成长 约翰福音
  • 简介:昨夜,我在文章中提到仪式。我说“独行”对于我,仿佛是一种生命的仪式。写到这里便匆匆收住,赶紧去睡,是因为今早我要参加旅里的一个活动(也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大型活动了),得早起。

  • 标签: 仪式 穆斯林 葬礼 老人 美好 生命
  • 简介:根据佛教所揭示的道理,世界上绝无无因之果。当今世界矛盾冲突不断,根本原因是人类追求善的本质被弱化与异化,人们的心灵受到污染。单方面的物质进步与成就,不仅没能使人类达到永恒的快乐,反而加重了人们的痛苦,使人类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忧患。一些地方,战火还在燃烧,生灵受到涂炭,人间悲剧不断发生。以不杀生为基本戒律的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佛教徒,对此感到万分的不安与忧虑。和平是各宗教的共同追求,是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升华出来的人类伟大理想。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创造人类的幸福与快乐,是宗教的基本任务,也是宗教真正价值的体现。因此,我们要发挥各种宗教的独特的感召力,唤醒人们善良的本质,驱逐罪恶的念头,共同缔造出美好的人间世界。

  • 标签: 宗教 人间 幸福 戒律 中国佛教 教徒
  • 简介:挪亚所处的是一个不信从的时代。悖逆的人们置神于不顾,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堕落到罪恶的深渊之中。挪亚在不信从的时代中,表现出了信心的见证。因信得到神的启示。他的信心是经过考验的信心,他也成为那个时代的见证人。

  • 标签: 美好 信心 见证人
  • 简介:1957年创刊的《中国穆斯林》杂志到现在已经度过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历经了50年的风风雨雨,走过了50年的不平凡的路程。《中国穆斯林》作为综合性的伊斯兰学术文化刊物和全国宗教类核心期刊,是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

  • 标签: 创刊50周年 穆斯林 中国 美好 和谐 核心期刊
  • 简介:龙永洪,男,苗族,1949年6月生,省检察院宣传处处长。在省检察院工作的20多年中,他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坚守本色,从容淡定,执著地追求和实现着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为构建“和谐贵州”和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 标签: 检察院工作 处长 美好 活着 幸福 民族团结进步
  • 简介:97断想:明天更美好(续)———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赵经农主教来华耶稣会士中许多都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如邓玉函(瑞士人,1621年—1630年在华,卒于北京)、汤若望(德国人,1622年—1666年在华,卒于北京)、罗雅各(意大利人(1624年—163...

  • 标签: 耶稣会士 中西文化交流 图书馆 中国文化 利玛窦札记 汤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