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辛亥革命之后的民国初年,有一位青年学者崭露头角,活跃在当时的文坛而名扬海内。他就是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与鲁迅(周树人)同乡的一浮先生。

  • 标签: 马一浮 先生 讲学 民国初年 辛亥革命 青年学者
  • 简介: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曾经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多年来,很多人围绕詹天佑有没有参加中法战争江一战产生了很多分歧,至今仍莫衷一是。通过对比来自各方史料有关詹天佑有无参战的信息,得出在江之战中,詹天佑早已不在扬武舰上,而是调往了福州船政局后学堂执教。但是,当江战役打响时,他不畏强敌,前往现场与民众一起下水救人。之所以《字林西报》和《申报》报道詹天佑参战是属于误报,经过詹天佑后人的描述得到了更正。虽然詹天佑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战,但他下水救人的精神依然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

  • 标签: 马江之战 詹天佑 参战 考述
  • 简介:端临编纂的《文献通考》贯通历代典章制度,明晰历史演变过程,找宋亡之原因,取灭国之经验。他注重史料来源,综合分析,力求全备。他首创辑录体目录,通裁别识,独立不惑。他在编纂文献过程中,谨慎存疑,不妄臆断。端临专注学术二十余载,兢兢业业,终成《文献通考》。本文从端临的生平出发,通过列举总结他在编纂《文献通考》时采用的原则和方法,探讨对今天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启示。

  • 标签: 马端临 《文献通考》 档案文献编纂 辑录体
  • 简介:在我国现代史上享有盛名的君武博士诞生于桂林恭城,并在恭城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期间还在恭城拜认了同庚兄弟郑兰征。在后来漫漫的人生岁月中,兄弟俩虽因命运造化各奔东西,但在生活上始终相互照应,情感上更是相依相知。成名后的君武曾亲自书写砺志书法中堂一副,赠与郑兰征共勉。

  • 标签: 马君武 中堂 书法 恭城 现代史 兄弟
  • 简介:洗繁(1894-1945)出生在河北省昌黎县城东芙一个官宦世家,曾多年在中央大学任教并担任该校法学院院长,同民参政会参政员,是民国年间全国著名的法学教授。

  • 标签: 民国年间 教授 传略 法学院 河北省 参政
  • 简介:关于一浮(1883--1967)思想的定位及其特色,学界历来见仁见智,评说不一。主流的意见认为一浮是“理学大师”或“理学家”,其中又分近程朱、近陆王、调和程朱陆王三种意见。自上世纪80年代现代新儒学思潮走向国际以来,论者大都承认一浮为现代新儒家的第一代思想家,但在分析其派别归属时,则又有所谓新理学(程朱学)、新心学(陆王学)、新经学(直接孔孟)、文化哲学之分。

  • 标签: 马一浮 现代新儒学 现代新儒家 80年代 文化哲学 理学家
  • 简介:2007年的11月初,众多中国媒体报道了一则来自日本的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反诉日本右翼作家名誉侵权案一审宣判。东京法院判决:东中野修道和出版商展转社对夏淑琴女士构成了名誉侵权,需支付赔偿金400万日元。在审判中涉及到的一部被称为《南京暴行纪实》的原始纪录片,其中4号影片的画面中有当时才8岁的夏淑琴。她被日军连刺数刀昏死过去,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暴行 日军 名誉侵权案 牧师 拍摄
  • 简介:把一般的养业上升为养之政(包括措施、制度、管理等),萌芽于商代。其时的'小臣'当是掌管马匹牧养的小官。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连绵不断,对马匹的需要日益迫切,这一时期政得以发展。各诸侯国多设置有掌管车马的太仆和专门的养官。秦国本来就是养大国。秦统一后,更加重视政建设。于中央政府设三公九卿,九卿内的太仆就是专门管政的。太仆属下有苑养。西汉是我国政空前兴盛的时期。汉承秦制,亦设太仆掌政。同时,采取官养为主,民养、市易并存的方式,广开源,并注重提高马匹质量,从而提高骑兵素质。西汉的政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征伐匈奴前(前

  • 标签: 马政 诸侯国 三公九卿 汉承秦制 发展阶段 牧养
  • 简介:《罗刹海市》“异史氏日”指出,社会美丑颠倒,越坏的东西越受欢迎,正直的人都不敢以本来面目出现,人人装假面,世态鬼蜮般阴冷:“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痴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彼陵阳痴子,将抱连城玉向何处哭也?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 标签: 聊斋 东西 人物 美丑 世态 都市
  • 简介:宗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教育学家、出版编辑家、作家,也是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是最早热心关注图书馆学和论著的作家之一。他不仅对我省的出版编辑、社会教育和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作了不少贡献,还十分关心我省图书馆事业。至今,在贵州省图书馆里还有宗荣先生早年曾多次寄来我省的杂志和图书,杂志和图书上还有他用毛笔亲自签署的“继华寄赠”等字样。

  • 标签: 图书馆学家 出版编辑 社会教育 图书馆事业 教育学家 编辑家
  • 简介:通先生,原名马春华,经名阿布·尤素甫,1929年生于甘肃省张家川山区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幼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山区的贫困,经济文化的落后,使他从小练就了坚韧、执著的性格。在张家川那个回族人口比较集中,民族宗教气氛浓厚的地方,他受到一定民族宗教思想的熏染,这也许就是他日后立志从事民族宗教研究最初的思想动机。

  • 标签: 先生 农民家庭 贫困 山区 经济文化 勤奋
  • 简介:“二、三堂”是我国近现代的五位著名学者:衡(1881—1955),字叔平,浙江鄞县人,代表作《凡将斋金石丛稿》;叙伦(1885-1970),字彝初,号石翁、寒香,浙江杭州人,主要论著《石鼓文疏记》、《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等;罗振玉(1866-1940),字叔言、叔蕴,号雪堂,浙江上虞人,代表作《殷墟书契》、《三代吉金文存》等;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生前著作60馀种,收入《静安文集》、《观堂集林》等;

  • 标签: 石鼓文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 考证 著名学者 代表作 浙江
  • 简介:万里先生(1904—1979),是江苏武进孟河(今孟城镇)河庄人。原名允甫,幼名鲲如,又名瑞图,字万里;号曼庐,别号“曼福堂主”、“拏云阁主”,晚号大年,是一位久负盛名、驰誉中外的书画家、篆刻家。他早年在南京学艺,壮游西南,二度来桂,晚年定居南宁。曾任政协广西

  • 标签: 书画家 国画 江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 书法 画集
  • 简介:1966年,万里先生时任广西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住在邕汀桥头民权路104号的广西区政协大院里的一座独栋小楼中,楼下是他起居的寝室,楼上则是画室,一张画桌上面放着花瓶(鲜花是每天必换的)以及文房四宝,另一张大桌子上堆满了成品或半成品的书画,三分之一的房间放满了书画、宣纸和放印章的皮箱,对着门口的墙上拉了一根绳子,上面夹满了他自己和别人的书画。

  • 标签: “文革” 万里 广西文史研究馆 文房四宝 半成品 副馆长
  • 简介:一浮先生(1883—1967)是现代著名学者、一代儒宗、诗人、书法家、篆刻家。他的作品、书札、文稿、讲录等都是随写随散,无意于收存与编撰,直到他逝世之后,由他的友人楼达人先生提议并写信给胡乔木同志,才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经过十余年的搜寻,特别发现他的关门弟子龚慈受在随侍先生期间,手抄笔录,留下许多珍贵的资料,

  • 标签: 马一浮 诗学观 文化 著名学者 书法家 篆刻家
  • 简介:一巴蜀文学的首次辉煌,是以司马相如、扬雄、王褒等为代表的汉代巴蜀赋体文学创作集团的崛起为标志。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诠赋》把这一切概括为:"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子渊洞箫,穷变于声貌,子云甘泉,构深玮之风","并辞赋之英杰"。汉赋,是汉帝国恢弘壮大时代精神和时代文学主流的表现。"

  • 标签: 汉帝国 扬马 汉赋 理论专著 时代精神 于声
  • 简介:1875年即清光绪元年,爱新觉罗·载淮登基改元伊始,西南边陲小城腾冲发生了一起涉外事件,这就是“嘉理事件”。“嘉理事件”之所以引人关注,且一直未因时光的流逝而淡出人们的视野,令人难忘,并不仅仅在于英国驻华使馆翻译嘉理被杀、

  • 标签: 事件 爱新觉罗 驻华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