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自唐后期以降,苏州因其富庶成为国家财赋中心,同时也是赋役繁重之所.明中后期,苏州成为赋役改革的肇始之地,一条鞭法也在苏州得到推行和深入.明一条鞭法处在试行阶段,名为一条鞭,实为多条鞭,未能克服长期以来回赋、差役和丁银三项分的现象.清代一条鞭法,田赋、差役和丁银逐步合一,一切归于回赋.从明至清,一条鞭法的展开在苏州府有明晰的轨迹.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梳理、考察一条鞭法在苏州府的演进脉络,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税制从实物税到货币税、力役之归于土地税的发展历程.

  • 标签: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实物税 货币税 苏州府
  • 简介:基层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县级综合博物馆,在文物保护与收藏中担护着重要的责职和使命。基层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基层博物馆人才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博物馆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基层博物馆存在人才缺失的现状,必须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与策略,采用多方扶持、循序渐进的方式,全面提升现有基层博物馆人才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基层博物馆 人才综合素质 现状 对策
  • 简介:续志与年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很多相同之处,而且不少地方都是由同一支队伍负责编纂,因此会有因习惯性的毛病而步人某些误区的可能。笔者认为下列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 标签: 续志 编纂 年鉴 相同 地方 队伍
  • 简介:2012年11月22日,中共普宁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普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负责编纂的《普宁年鉴·2012·创刊号》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普宁年鉴.2012·创刊号》是普宁市首部地方综合年鉴,是揭阳市第一部公开出版发行的县级综合年鉴。中共普宁市委书记陈声亮、普宁市人民政府代市长胡焕华分别为《普宁年鉴·2012·创刊号》作序。全书设类目29个,分目159个,条目1015条,共75万字.图文并茂,编纂规范,突出年度特点,彰显地方特色。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2011年度普宁市的大事要闻及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情况,为各级领导科学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投资者、学术界和海内外各界人士了解和研究普宁提供地情信息,是宣传普宁、推介普宁的重要窗口和权威性的信息资料库。

  • 标签: 地方综合年鉴 出版发行 首部 市人民政府 广东人民出版社 信息资料库
  • 简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各行各业应用微信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与微信在其他领域运用的火热程度相比,年鉴使用微信平台略显冷清,其应用研究更少。本文基于调查统计,发现省级综合年鉴微信公众号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微信搜索不够便捷,仅有10个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微信公众号设立了年鉴栏目,年鉴微信的服务功能严重不足,大部分公众号活跃度不够、发布频次低,推送的信息内容缺乏吸引力,发布形式单一等。结合微信平台的特点,笔者提出,要找准省级综合年鉴微信定位,完善年鉴微信服务功能,提高推送信息的效果,加快实现电子资源服务的嵌入,加大年鉴微信公众平台宣传以及拓宽年鉴与读者沟通的渠道等对策,以期充分发挥微信优势进行年鉴的有效宣传和传播。

  • 标签: 年鉴 地方综合年鉴 微信公众号
  • 简介:最近阅读了几部市、县年鉴,总体感觉文字比较通顺,但与志鉴的质量要求尚有差距。笔者认为,进一步提升地方综合性年鉴质量,重点是编辑人员要明确出版宗旨、增强责任意识。

  • 标签: 年鉴质量 编辑人员 出版宗旨 责任意识
  • 简介:2011年11月11日.省志编委召开的全省:也方综合年鉴编纂规范座谈会在成都市举行。为规范全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提高编纂质量,推动年鉴事业科学发展,省志编委于2011年8月26日印发了《四川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规范》(征求意见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了此次座谈会.讨论对征求意见稿的修改问题。参加会议的有成都、攀枝花、德阳等市(州)志办负责人以及省交通厅史志总编室、四川年鉴社相关人员共27人,省志编委党组书记、副主任马小彬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座谈会由省志编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罗亚夫主持。

  • 标签: 年鉴编纂 座谈会 征求意见稿 编纂质量 科学发展 年鉴事业
  • 简介:“让干巴巴的数据变得鲜活而有意义’、“从原始数据中提炼出可靠的事实”和“尽可能多的信息”、“得出最可靠结论的方法”,这是现代统计学之父、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罗纳德·艾尔默·费希尔(英)对科学研究的贡献。“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资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出这种形态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①。离休后参与编修西畴县方志15年,对上述深有体会。

  • 标签: 情况数据 综合提炼 中国 方志学 编纂工作 方法论
  • 简介:<正>一、综合开发“一江两河”流域的意义综合开发雅鲁藏布江中游、年楚河、拉萨河流域地区,即所谓的“一江两河”流域,是西藏自治区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从事政治、经济工作的同志,在充分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所取得的共同认识。“一江两河”流域的农业综合开发,对西藏经济和

  • 标签: 农业综合开发 西藏社会 年楚河流域 农业开发 两河 相结合
  • 简介:大数据时代来临,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就成为驾驭大数据和实现其价值的关键。地方综合年鉴为更好地发挥为国存史,为当代社会服务的作用,就要在思维方式上进行创新,形成总体思维、容错思维、相关思维、智能思维。

  • 标签: 大数据 思维方式 年鉴创新 启示
  • 简介:荔湾区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根据区有关部门广泛征询对区旅游经济建设规划(初稿)意见的要求,结合编志办与史志界、旅游界、外贸界人士有一定交往,熟悉区的旅游资源的实际,于5月15日下午,在区政府大楼八楼会议室召开《荔湾区域旅游经济建设规划(初稿)》征询意见座谈会。

  • 标签: 荔湾区 《荔枝区域旅游建设规划(初稿)》 中国 广东 编纂工作
  • 简介:两汉之际,佛法东传。六朝时期.战乱频乃,兵祸绵延,佛教得以迅速传播。今云翔寺所处的江南地区.更是寺庙林立。南朝梁武帝四次“舍身”出家,唐代诗人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皆可为证。北朝犹有过之。杨衙之撰《洛阳伽蓝记》,

  • 标签: 《洛阳伽蓝记》 传承 忠实 唐代诗人 六朝时期 江南地区
  • 简介:从19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山西省地方综合年鉴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尤其是2009年,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重新建制后,依法治鉴、创新发展,全省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编纂工作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卖现突破性的跨越式发展。

  • 标签: 年鉴编纂工作 山西省 事业 地方综合年鉴 2009年 跨越式发展
  • 简介:编修综合年鉴是地方政府的法定职责,中国年鉴精品工程是提高年鉴质量,打造年鉴品牌的重要抓手。本文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给地方综合年鉴带来新机遇为背景,阐述当前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地方综合年鉴 编纂 质量
  • 简介:一、《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试行)印发该《规定》于2012年7月13日由中指组四届三次会议通过,并印发各地有关部门遵照执行。《规定》共六章六十四条。第一章为“总则”,对年鉴的编纂宗旨、指导方针、应遵循的原则等作了明确规定。第二章为“框架”。第三章为“资料”。第四章为“内容”。第五章为“出版”,指出年鉴出版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逐年编纂,做到在出版年度的上半年内出版。第六章为“附则”。这是根据20多年经验教训总结而成,也是对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有关年鉴部分的细化。二、中国地方志协会年鉴工作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召开

  • 标签: 中国地方志协会 地方综合年鉴 年鉴编纂出版 《地方志工作条例》 学术研讨会 专业委员会
  • 简介:为提高全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的整体质量.6月25-27日,全省地方综合年鉴主编研修班在南京举办。省志办主要负责同志作开班动员。全省各级综合年鉴的主编、执行主编或编辑室负责人共105人参加研修班。研修班邀请了全国年鉴研究和出版方面的专家,围绕年鉴条目的编写、年鉴索引编制、年鉴编校质量、年鉴装帧艺术等内容进行授课。

  • 标签: 地方综合年鉴 研修班 主编 整体质量 年鉴编纂 年鉴条目
  • 简介:地方综合性年鉴既要求全,又讲究精,但更强调特。因为特是赋予年鉴独有的地方色彩和特有的时代风貌的显著标志,是衡量其是否能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的重要标准,因此,所有的年鉴都刻意追求这一目标、挖掘这一特质,以突出年鉴的年度特色、地方特点和行业特征。

  • 标签: 年鉴质量 特色 地方特点 要求 准确 挖掘
  • 简介: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学习能力,实现个人终身学习。教师可以采用综合技能教学模式组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文教学,通过设置真实的生活场景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目标、动机、态度和教师所采用的方法综合训练四个技能,因为专注于一项技能往往会使另一项技能同时得到训练。

  • 标签: 大学英语教学 可持续发展 综合技能训练模式 图式理论
  • 简介:《敦煌本文选注》的断代上限可划至武德三年到七年之间,下限可划至贞观年间,可能是现存最早的《文选》注本;《敦煌本文选注》多有常识性错误、体例随意,应属於大众知识份子的普及性注本;以《敦煌本文选注》为起点的佚名注综合研究有助於解决佚名注的研究争议,重绘唐代的选学图景;《敦煌本文选注》可以证明:一,在俄藏敦煌φ242号《文选注》的断代问题上,“撮钞”说可能难以成立;二,俄藏敦煌φ9242号《文选注》不是曹宪的《文选音义》,而是大众知识份子的普及性注本;三,《文选钞》的着者可能不是公孙罗;四,唐代的选学发展应由精英+经典和大众+普及这两部分交互发展而成。

  • 标签: 佚名《文选》注 《敦煌本文选注》 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