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砷是具有很高毒性的元素,食物中砷的存在关系到人类和动物是否能够很好地生存的问题。在孟加拉和孟加拉西部与印度接壤地带常常因为被砷污染的地下水浇灌种植的农作物以及该区的动物食用了这些农作物,这就可能造成了砷进入人类食物链。在这个研究中,作者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试法测定从孟加拉国进口到英国的粮食中总砷浓度的范围,包括蔬菜、大米和鱼类。在所有从孟加拉国进口的蔬菜中,总砷的平均浓度和范围分别是54.5和5—540μg/kg。在海芋植物的皮中发现砷的值最高540μg/kg,接下来是海芋植物的颈168μg/kg,和苋属160μg/kg。在其他样品中,淡水鱼含有的总砷的浓度在97和1318μg/kg之间。英国产的蔬菜中砷的含量大约低于从孟加拉国进口的蔬菜的观察值2—3倍。这个研究的一些实例中,发现从孟加拉进口的蔬菜中砷的浓度与以前记录的与孟加拉西部接壤的印度受砷影响的区域生长的蔬菜的砷浓度相似,但是低于记录的正在研究的从孟加拉进口的蔬菜的浓度。同时,在研究中测定出从孟加拉进口的蔬菜的总砷的浓度远远低于推荐的砷的最大允许浓度,它提供了食物中砷的一个额外的来源。这种浓度升高的可能性(即通过某些地区英国人口摄取的砷也许大大地高于当时总人口的摄入量)需要进一步调查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试法 食物 孟加拉 食物
  • 简介:以小直径、高扬程不锈钢潜水电泵或气囊泵为采样泵;以高膨胀比、高承压和长密封充气封隔器为止水元件,实现取样目的层与非目的层的完全隔离。适用于地下水分层监测、分层采样、分层抽水、水井修复等工作。

  • 标签: 采样系统 成果简介 地质调查 水分 潜水电泵 目的层
  • 简介:为系统总结勘查示范成果,全面掌握几年来示范工程的利用及效益情况,进一步明确找水示范工程的工作思路和运行模式,地调局水文方法所“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项目办组织人员于2004年9月下旬至12月上旬对1999—2003年以来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辽宁8个省(区)承担完成的地下水勘查示范专项计划和相关地下水勘查项目勘查成果进行了回访调查

  • 标签: 山西 调查工作 项目 成果 回访 运行模式
  • 简介:电阻率层析成像是一种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它广泛应用于滑坡在内的各种地质、环境和工程等地质勘查。本次研究中,对土耳其艾登市瑟凯地区的一个滑坡场地进行了电阻率层析成像(ERT)勘查。2003年,由于开挖作业,导致一所新建学校附近斜坡上的上第三系地层变得不稳定,并在一场大雨之后出现了移动。随之而来的滑坡覆盖了这所学校的部分建筑物。作者采用温纳排列形式的二维电阻率方法,沿滑坡体布设三条剖面,得到了滑坡体的几何结构和特征等有用信息。另外,为了解电阻率法对滑坡的响应曲线,在野外调查之前,利用电阻率方法对滑坡进行了二维合成电阻率模拟研究。在滑坡场地还打了八个钻孔。钻孔和电阻率层析成像勘查两样成果都指出该场地内有一断层。沿着滑坡轴的测线上电阻率数据反映了该断裂面。

  • 标签: 电阻率层析成像 滑坡 瑟凯 土耳其
  • 简介:按照国土资源部在成都召开的地震灾区和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工作会议部署精神,为做好震区的地灾防治工作,水环地调中心迅速成立青海玉树、四川康定、云南昭通灾区群测群防监测设备安装培训工作组,经过前期踏勘选点,目前已完成多处滑坡点和泥石流点的监测仪器安装工作。

  • 标签: 灾害应急 西南地区 西北 地质 地震灾区
  • 简介:青藏高原地处高海拔、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多为人迹罕至的无人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较低,绝大部分为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空白区。青藏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动脉的建成和运营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而沿线冻土的冻融灾害及其退缩问题、制约铁路沿线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缺水问题、小城镇发展的布局和选址及供水、城镇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问题、地质遗迹与矿山开发与保护,以及基础水工环地质工作滞后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对该区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 标签: 青藏铁路沿线 环境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 环境地质工作 社会经济发展 小城镇发展
  • 简介:与温带区滑坡相比,细粒状多年冻土区的滑坡受到的关注要少得多。这些区域的滑坡不被关注主要是由于位置偏僻和社会以及经济影响相对低。最近,随着对北部地区(特别是来自能源部门)关注和活动范围增加,要求对这些地区的滑坡做更加深入地调查。本文描述了最近调查的加拿大北部许多滑坡的中的一些岩土工程野外观测结果。收集的滑坡位置的资料为进一步了解破坏机理和调查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描述的信息包括:滑坡位置和方向、边坡和滑坡的形态、地表和地下物质典型条件、滑坡流现象、融冻层信息(每年冻结一解冻圈附近土壤)、悬崖头部表面消融的速度、地表植被条件。根据野外观测讨论了触发滑坡的可能性机理,同时还讨论了滑坡过程和稳定机理。在一些树木极少或者没有树木的区域,极端气候条件对滑坡发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其他的树木密集区,森林火灾可能也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边坡固有特性也是边坡稳定性的关键,例如,融冻层倾角、厚度和强度、土壤湿度和冰含量、地表有机覆盖隔热效果、根基加固效果。热流系统的变化是多年冻土区边坡稳定的关键因素,在给定的热条件下,融冻层的剪切强度是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本文讨论了进一步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

  • 标签: 滑坡 多年冻土 融冻层 通过层 边坡稳定 Mackenzie
  • 简介:滑坡是造成损失和破坏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其诱因主要是地震和/或降雨。目前的研究中,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调查ArunachalPradesh区Dikrong河流域的滑坡灾害分区(LHZ)。用遥感技术和GIS生成了各种主题的地层即斜坡、影像.线性构造缓冲带、逆断层缓冲区、相对地势图、地质图,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图。根据各种成因因素(如来源于遥感数据和其他主题图)的相对重要性,将加权评分系统用于滑坡灾害分区LHZ。按照GIS信息,不同等级的主题层被赋给相应的评分值,然后每一个数据层就生成一个“属性图”。给主题层内的每一个等级赋一个序号从0.9的评分值,然后这些属性图的总和乘以相应的权重得出每个单元的滑坡风险指数((LHI))。经重新调整采用的试错法的权重评级值。使用的LHI阀值是142、165、189和216。经过使用限幅(切断)运算,一幅处理过的LHZA图标出了5个区即:“非常低危险”、“低危险”、“中等程度危险”“高危险”和“非常高危险”。

  • 标签: GIS 滑坡 地貌 遥感 坡角
  • 简介:在高海拔喜马拉雅山地带,滑坡是非常普遍的。喜马拉雅山地带的主要公路,由于受滑坡灾害的严重影响而频繁堵塞,且长期被迫中断。需要对这些滑坡采取长期防治措施以保持公路畅通。位于甘托克(印度锡金邦首都)北部71.2km处的LantaKhota滑坡,是锡金北部公路上最古老的滑坡之一,自1975年起该滑坡开始活动。滑坡两侧的岩石类型是不同的(东部为透镜状片麻岩,西部为长石英质片岩),我们认为,主中央冲断层(MCT)穿过滑坡带。由于滑坡总是在强降雨过后变得异常活跃,因此,查明滑坡面之下含水介质结构,了解滑坡活动的诱发因素湿得非常重要。这仅能通过地球物理调查完成。然而,必须选择适宜这种地形勘查的地球物理技术。为了查明地下地层结构,在LantaKhola滑坡区域开展了甚低频(VLF)电磁法测量。虽然全球仅有少数可利用的VLF发射台,但可以从一些VLF发射台获取VLF信号,即便是在高海拔的山区。垂直地质岩层走向布置了5个VLF测量剖面,并根据VLF测量结果圈定出低阻区。这种低阻区与根据梯度电阻率测深剖面圈定的低电阻带有关。这些异常证实,在LantaKhola滑坡区域范围内,即使在与片麻岩-片岩地质接触面平行的地下滑动面中也存在水饱和带(潮湿带)。这表明,传导特征与弱水饱和的岩屑层有关,这些岩屑层位于滑坡体沿线并与地质接触面平行。为此,滑坡区两侧的电性结构特征可能与稳定地层有关。为了把滑坡活动次数降至最低,必需排放潮湿带中的水,这是因为潮湿带中的水可渗入滑坡体。

  • 标签: 滑坡 VLF测量 梯度剖面法 电阻率 主中央冲断层 喜马拉雅山脉
  • 简介:本文论述了对Montaguyo(意大利)活动滑坡的多时相激光雷达的研究。通过四个激光雷达分别获取了2006年5月、2009年7月、2010年4月、2010年6月的数字地形模型。通过对选定形态参数的解译(表面粗糙度、地形表面残差)以及这些参数时空变化的统计分析能够进行滑坡的再现和追踪。已经完成滑坡边界的监控,进行了隆起和沉降区、形变量和/或堆积物、垂直和水平位移的平均速率(退缩的平均速率和滑坡前端的推进速率)估算。对在不同时间影响滑坡的形变结构(陡坡、裂缝、褶皱)进行了制图;其中一些结构表征了滑坡即将进入不稳定过程的前兆或提供了结构位置相关信息。识别了不同的活动(如岩崩和泥石流)和几何形状(例如沟渠流动),检测了由人工排水和地面处理/清理工作引起的地形特征随时间的变化。我们根据激光雷达获得的信息能够解译滑坡的运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机载激光雷达能够提供重力.控制过程相关监测策略的新观点。

  • 标签: 机载激光雷达(Airbome LiDAR)滑坡监测形态参数地形变化时空分析
  • 简介:按照《典型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调查技术与评价研究》项目2006年工作任务要求,方法所项目组在时间紧、任务重、经费下达晚的情况下,科学安排,积极运作,争取年底全面完成2006年工作任务。项目组在污染场地的选址上,经深入调查,前期论证,根据污染现状,结合本项目研究目的,选定了典型污染场地。

  • 标签: 污染场地 项目进展 调查技术 地下水 取样方法 评价
  • 简介:本文采用数字摄影测量分析和电阻率层析成像(ERT)技术,对Picerno地区(意大利南部巴斯利卡塔地区)发生的复杂旋转一直移滑动涉及的物质体积进行了评估。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促进了1997、2004和2006年的多时相航空照片分析。为了鉴别滑坡的不同地貌特征(陡坡、阶地和山沟)及其发育状况,按照最大比例尺1:5000开展了解析和数字照片解译。开展地质和地形调查来验证航空照片的解译结果。通过采用自适应网格方法生成1997、2004和2006年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 标签: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电阻率层析成像 意大利南部 测量分析 层析成像法 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