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治疗中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1年12月-2023年5月间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随机双盲的原则进行分组,分别设置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评价。结果: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来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42%,组间差异显著(P<0.05);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26%,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中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介入溶栓对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的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口服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程度、焦虑与抑郁及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三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健康状况主观感觉和生存质量主观感觉两方面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加巴喷丁 星状神经节阻滞 慢性紧张性头痛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变化及其与腹水形成的关系。方法53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慢性肝炎中度32例,肝硬化代偿期10例,肝硬化伴腹水11例,分别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含量。结果慢性肝炎中度、肝硬化代偿期和肝硬化伴腹水患者血清AT-Ⅱ分别为(53.2±21.3)pg/ml,(50.9±12.3)pg/ml,(276.5±247.6)pg/ml;血清醛固酮分别为(246.2±93.7)pg/ml,(271.3±61.3)pg/ml,(567.5±71.2)pg/ml。结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浆AT-Ⅱ和醛固酮均见升高,但以肝硬化伴腹水患者为显著,AT-Ⅱ和醛固酮与腹水的形成有关。

  • 标签: 肝硬化 腹水形成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 简介:摘要介绍2例大血管疾病患者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护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大血管疾病中,有时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需加强护理观察,重视患者主诉。

  • 标签: 血管神经性水肿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女护士的职业紧张和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温州市两家精神专科医院和两家综合医院的女护士(分别为251人和380人),进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Campbell幸福感量表调查;用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比较两类护士职业紧张和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结果精神专科医院护士的职业紧张程度显著高于综合医院护士[(1.29±0.31)vs(1.11±0.41),P〈0.01];精神专科医院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总分显著低于综合医院护士[(9.66±1.62)vs(11.1±1.42),P〈0.01];多元线性回归控制相关因素后,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护士的职业紧张程度和主观幸福感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专科医院护士的职业紧张程度重于综合医院护士,而主观幸福感低于综合医院护士;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减轻护士职业紧张和增进幸福感。

  • 标签: 女护士 精神专科医院 综合医院 职业紧张 幸福感
  • 简介:摘要应用调脂康胶囊治疗32例高脂血症患者与血脂康胶囊组30例对照,临床表明调脂康胶囊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来降低ET及Ang-Ⅱ的生成与释放,从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提示保护内皮细胞可能是调脂康胶囊作用机理之一,为本方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调脂康胶囊 高血脂症 血浆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Ⅱ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国家现阶段的医疗水平正随科技实力与经济水平的提升而得到突破与创新,所以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质要求也逐渐提高。心血管内科是医疗领域发展中重要的部分,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受到了很多科研团队的关注与研究。但是一些心血管内科护士在实际工作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职业紧张情况,对患者的护理与工作能力的提升都有严重的影响。所以近年来,很多医院逐渐提高了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关注与研究。方法以某医院为例,在医院中随机抽取304名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并对这些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后的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从而对导致护士出现职业紧张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从相关问卷调查结果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心血管内科护士的职业紧张情况与护士自身的情绪、失落感、紧张反应以及工作态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心血管内科护士要想进一步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降低职业紧张情况对工作的影响,那么就要对这些内容的控制方式和心情的调整加以关注。结论通过相应调查内容可以得出,护士出现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医院根据护士们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士 职业紧张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10例,削除不合格者n=8),对照组给予40mmHg无效加压,实验组给予200mmHg有效加压,两组患者均按双上肢1次/d进行缺血预适应治疗。分别在脑梗死后1w且RIPC治疗前、RIPC治疗后1个月采集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ET-1、Ang-Ⅱ和NO水平。结果两组均有8例纳入后续研究,两组纳入研究患者基线资料及神经系统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治疗后ET-1水平为(64.64±7.00)pg/ml,较治疗前(91.64±10.43)pg/ml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ng-Ⅱ水平为(86.51±10.22)pg/ml,较治疗前(97.35±9.27)pg/ml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Ang-Ⅱ水平为(54.40±8.74)pg/ml,较治疗前(95.14±54.40)pg/ml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Ang-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NO水平为(34.47±4.32)μmol/L,较治疗前(26.52±5.99)μmol/L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隔缺血预处理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浆ET-1、Ang-Ⅱ和NO水平的失衡状态。

  • 标签: 缺血预适应 脑梗死 内皮素-1 血管紧张素Ⅱ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不同类型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套式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检测AT2R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比较和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间该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1.脑梗死组G等位基因频率0.292明显低于对照组0.518,P<0.05。2.将脑梗死按OCSP分型分组,各组间比较G等位基因频率,P>0.05。各型脑梗死组G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后,G等位基因降低脑梗死的发生概率,OR值为0.38,P<0.05。结论AT2R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各型脑梗死发病均有保护作用,但对不同类型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无差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扎尼定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临床确诊的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替扎尼定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替扎尼定治疗,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第4周,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疼痛分值,且于治疗结束前及治疗后用生活量核心量表(QLQ-C30)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替扎尼定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优于替扎尼定。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1.8%、7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扎尼定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紧张性头痛效果好,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紧张性头痛 文拉法辛缓释片 替扎尼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普瑞巴林在紧张型偏头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的78例紧张性头痛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观察组(39例)接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对照组(39例)则单纯使用普瑞巴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RS评分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药物安全性评估,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紧张性头痛患者治疗干预阶段,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普瑞巴林的用药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问题,并且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安全性高,保障了药物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紧张性头痛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普瑞巴林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企图预防和处置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高血压时出现的某些不良反应,增加病人的耐受性、顺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停药率。提高安全性。方法严格掌握适应症;提高对不良反应的认识;探索常见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置。结果ACEI剂治疗高血压时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减少。顺应性、顺从性提高。停药率降低约50%,生活质量提高。结论ACEI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可防可控。为使更多患者受益,应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治疗中学管紧张以转化酶抑制剂的应用效果及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选择美托洛尔以及阿匹斯林等药物实施治疗,研究组的患者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研究组BNP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冠心病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治疗效果 安全性 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老年(≥80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尿酸(UA)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放免法和生化法测定30例高龄老年CHF患者血清AngⅡ和UA并以1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心功能Ⅰ级)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龄老年CHF组心功能Ⅱ级者AngⅡ56.45±28.31ng/L、UA360±42μmol/L,心功能Ⅲ级者AngⅡ80.21±23.14ng/L、UA426±51μmol/L,心功能Ⅳ级者AngⅡ102.67±82.45ng/L、UA502±56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80±21.09ng/L和297±33μmol/L,心功能越差,AngⅡ、UA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ngⅡ和UA与高龄老年CHF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Ⅱ 血尿酸 高龄老年
  • 作者: 傅育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1-03-13
  • 出处:《中国健康月刊》 2011年第3期
  • 机构:傅育敏【中图分类号】R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39-0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约占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最终结局约一半左右患者出现精神残疾,为社会以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精神分裂症可能合并内外科疾病,并常常伴有木僵、作态、焦虑等状态,而加大了临床治疗护理难度。我科于2010年11月27日收治1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该病人入院时呈木僵状态,表现为不语不动,对问话不答,偶尔有眼神接触,拒绝进食和服药,喂食不张口或将食物含在嘴里不吞也不吐出来,经输液治疗、多参数监护电抽搐治疗、鼻饲、保护性约束等治疗和护理,于12月2日起喂食病员能张口和吞咽,12月4日起自行进食,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水电计量工作是蘅量医院经营管理工作重要的生产技术活动。计量工作贯穿于医院发展以及医疗服务的全过程,是医院水、电工艺控制、与关联交易、技术进步和“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在医院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在有效降压后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AF患者23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ARB组)12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另一组(CCB组)11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每位患者治疗并观察3年,将两组血压达标1年后、2年后发生阵发性AF患者所占比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ARB组与CCB组在降压达标治疗1年后、2年后发生阵发性AF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6.67%和81.82%、41.67%和63.64%,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2年后的比例分别与1年后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ARB组1年后、2年后的比例分别与CCB组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均可抑制阵发性AF的发生,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并且厄贝沙坦优于氨氯地平。

  • 标签: 厄贝沙坦 氨氯地平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