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在疫情预分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预分诊接待患者,其中2021年2月-2021年8月的67名患者为常规组,预分诊期间仅接受健康宣教管理;2021年9月-2022年2月的65例患者为研究组,预分诊期间接受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预分诊准确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预分诊准确率更高,P<0.05,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做好医院预分诊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更有利于提高预见分诊准确性与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疫情常态化 预检分诊护理 健康宣教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男性在随着年龄的增加,前列腺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工作中,老年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等患者数量在泌尿外科占比大,而前列腺指是前列腺类疾病中常用的诊疗方法,针对老年男性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在前列腺指操作过程中,积极评估老年患者的身体情况、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潜在并病症的发生,更好的保护患者。方法:以泌尿外科门诊患者为研究基础,以60-82岁老年前列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对门诊562老年前列腺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为评估前列腺指前患者身体情况、既往病史等综合因素,包括血压、血糖、痔疮以及前列腺指感等[11];对照组则正常按照常规前列腺指操作方法操作。结果:实验组老年男性患者有2例出现血压增高现象;对照组老年男性患者出现42例操作后血压增高现象、4例体位性低血压、11例操作后痔疮出血、1例低血糖晕厥现象。结论:操作前评估老年患者身体情况、既往病史,积极干预影响操作因素,能极大提高操作安全性,更好保护老年前列腺患者这一特殊群体。

  • 标签: 前列腺指检  老年前列腺患者  身体评估   影响因素   预防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5羟维生素D3水平在反复喘息患儿机体中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以2019年9月~2021年11月期间在我院的12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反复喘息患儿定义为反复喘息组,将肺炎患儿定义为肺炎组,并列入4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分析以上三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鼻腔菌群的情况,探讨敏感穴位贴敷疗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40例,并按照随机单盲对照分组,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有患者均选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7个)穴位进行穴位贴敷。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贴敷,治疗组采用敏感穴位药物贴敷。两组患者均每次贴药1小时(受试者如有不适随时停止贴药并记录),1周贴2次。2次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共6次。比较两组患者鼻腔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样本中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TaxonomicUnit,OTU)的是数量为(204.14±75.03);而在对照组组样本中OTU数量为(203.65±74.28),两组OTU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样本中共计获得66213条有效序列,治疗组共计获得条序列、对照组获得条有效序列,序列的有效长度在410~431bp。治疗组样本中OTU的是数量为(188.46±64.35);而在对照组组样本中OTU数量为(147.59±58.86),治疗组OTU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OTU物种注释结果,为了便于后续分析和比较,选取待测样本中丰度较大Top10的物种进行分析比较。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丰度相对增加,而厚壁菌门、蓝藻、TM7、嗜热菌门等丰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减少。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敏感穴位贴敷疗法可改善患者鼻腔菌群。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中医 敏感穴位贴敷疗法 鼻腔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阿克苏市某三甲医院孕产妇对产服务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影响孕产妇对产服务认知的相关因素,为规范产及为其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7月在阿克苏市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进入的166名孕产妇纳入调查对象,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6名孕产妇对全身检查服务知晓率为64.4%,对妇科检查服务知晓率为76.5%,对传染病及遗传病检查服务知晓率为47.6%。孕产妇对产服务认知影响因素有孕产妇和配偶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健康状况等。结论:阿克苏地区孕产妇对产服务知晓率不高,需医院、政府、社区等多部门协调,加大产服务宣教,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提高孕产妇对产服务认知。

  • 标签: 孕产妇 产检服务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根据阶段不同,分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组(n=23)、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n=2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n=20)、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n=23)、HBeAg阳性乙肝肝硬化组(n=20)、HBeAg阴性乙肝肝硬化组(n=15),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发检测乙肝病毒DNA,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定量。结果: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为(50982.65±463.89)IgIU/ml、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为(2206.56±4129.85)IgIU/ml、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为(11057.89±1052.49)IgIU/ml、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为(3173.65±268.49)IgIU/ml、HBeAg阳性乙肝肝硬化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为(1428.79±305.46)IgIU/ml、HBeAg阴性乙肝肝硬化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为(1802.79±311.45)IgIU/ml。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不同阶段,其血清HBsAg的定量值存在明显差异,和HBeAg阴性患者对比,HBeAg阳性患者的HBsAg定量和乙肝病毒的DNA具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中将针对,临床对于尿毒症血透病患临床指标变化以及心功能方面应用高通量透析的效果以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参考。方法:选取于我院内确诊并展开血液透析治疗的共计100名尿毒症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在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两年时间内,按治疗方式差异性将其分作两组后,一组应用高通量透析,一组应用低通量透析,之后对比不同的指标数据。结果:两组病患接受差异性低通量和高通量透析后的详细指标数据比对见正文表格处,通过数据的比对可以看出,均是应用高通量透析的50名病患数据占优势,对比低通量透析组的数据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P<0.05。结论:通过早前实践研究以及本次的数据比对,可以看出临床期间对于尿毒症血液透析病患通过给予高通量透析,在优化临床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的同时,能够提升存活率,值得该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尿毒症血透患者 临床指标变化 心功能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中将针对,临床对于尿毒症血透病患临床指标变化以及心功能方面应用高通量透析的效果以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参考。方法:选取于我院内确诊并展开血液透析治疗的共计100名尿毒症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在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两年时间内,按治疗方式差异性将其分作两组后,一组应用高通量透析,一组应用低通量透析,之后对比不同的指标数据。结果:两组病患接受差异性低通量和高通量透析后的详细指标数据比对见正文表格处,通过数据的比对可以看出,均是应用高通量透析的50名病患数据占优势,对比低通量透析组的数据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P<0.05。结论:通过早前实践研究以及本次的数据比对,可以看出临床期间对于尿毒症血液透析病患通过给予高通量透析,在优化临床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的同时,能够提升存活率,值得该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尿毒症血透患者 临床指标变化 心功能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中水平变化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40例,将其纳入观察组,并选择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的人群,将其纳入对照组,分别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比较,对比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差异,并比较两组的肝功能的指标总胆红素、白蛋白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白蛋白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诊断效果确切,其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当中的水平明显升高,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定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 慢性乙型肝炎中水平 变化 临床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分析PD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86例作为PD组,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中老年人86 名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SD-OCT检查,PD组行UPDRS⁃Ⅲ、MoCA评分,Pearson相关分析PD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UPDRS⁃Ⅲ、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组患者的黄斑区中央区及内环、外环的4 个象限平均厚度均显著变薄(P

  • 标签: 帕金森病,黄斑厚度,疾病严重度
  • 简介:摘要:分析PD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86例作为PD组,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中老年人86 名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SD-OCT检查,PD组行UPDRS⁃Ⅲ、MoCA评分,Pearson相关分析PD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UPDRS⁃Ⅲ、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组患者的黄斑区中央区及内环、外环的4 个象限平均厚度均显著变薄(P

  • 标签: 帕金森病,黄斑厚度,疾病严重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膜透析高磷血症患者治疗工作中采用动态监测钙磷代谢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入太原市中心医院就诊实施腹膜透析高磷血症患者60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临床分组方式选择双盲法,设置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醋酸钙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碳酸司维拉姆治疗方式,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价值。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钙以及血磷等指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P值<0.05。结论:通过对腹膜透析高磷血症患者治疗采用司维拉姆方式,对患者机体的钙磷代谢紊乱问题进行纠正,可作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监测 钙磷代谢 腹膜透析 高磷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乙肝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负性情绪、并发症控制情况和临床指标。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46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3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并发症控制情况和临床指标。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乙肝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并发症控制情况和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乙肝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并发症控制情况和临床指标,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乙肝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情绪变化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乙肝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负性情绪、并发症控制情况和临床指标。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46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3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并发症控制情况和临床指标。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乙肝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并发症控制情况和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乙肝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并发症控制情况和临床指标,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乙肝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情绪变化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于本院接受药物治疗的乙肝患者中筛选65例纳入研究,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使用替比夫定治疗,对比两组用药方案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慢性CHB疾病选择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理想,可长期服用,但是相比来说替比夫定具有良好的保肾能力,对于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推荐选择替比夫定治疗效,提升治疗安全性。

  • 标签: 替比夫定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HP(血液灌流)+HD(血液透析)法治疗有并发症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76例有并发症的尿毒症患者作为探讨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H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HP治疗。观察两组肾功能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水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P+HD法治疗有并发症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尿毒症并发症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后食管黏膜菌群构成的变化与疗效关系。方法:样本选取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以我院在此期间收治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在用药8周后对患者开展胃镜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分为:愈合组(58例)和愈合不良组(22例)。以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评估患者病情症状。结果: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组GERDQ评分为(6.12±1.28)分,愈合不良组GERDQ评分为(7.95±1.34)分,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t=5.637,P=0.001)。经过调查对比发现愈合组和愈合不良组在双歧杆菌属、螺杆菌属分布方面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后食管黏膜菌群构成变化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可通过增加双歧杆菌属等有益菌,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反流性食管炎 后食管 黏膜菌群 构成 变化 疗效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并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时间在2020年1月-12月进行治疗的慢阻肺患者42例,通过给予分组并开展不同方式的治疗,探究具体疗效。针对一般组患者选取常规抗感染、止咳祛痰等方式治疗。分析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全部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周时间。结果:分析组慢阻肺患者Pao2值为63.58±6.35mmhg,分析组患者Paco2值为59.60±6.42mmhg。一般组患者Pao2值为72.68±7.36 mmhg,Paco2值为46.54±6.08mmhg。通过对患者进行比较,其中分析组患者Pao2、Paco2/Fio2、CHE低于一般组慢阻肺患者,Paco2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临床对慢阻肺并肺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具有一定疗效,减少了患者不良状况的出现,值得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肺心病 中西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分析。方法:实施回顾性研究,入选100例脑梗死患者主要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试验观察,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研究组接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接受氯吡格雷+普伐他汀治疗,而后观察疗效、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显著比对照组的76%高,P<0.05。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入院时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指标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可提高疗效,有效改善血脂及炎症反应。

  • 标签: 脑梗死 氯吡格雷 瑞舒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