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对病毒性心肌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2013年05月-2014年05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病毒性心肌患者84例。根据抽签法平均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疗法和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和统计。结果临床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95%),组间对比结果的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因此,它是一种有效、理想、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与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70例病毒性心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黄芪注射液+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注射液 大剂量 维生素C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联合心肌钙蛋白Ⅰ(CTnI)检测对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90例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患儿,按有无合并心肌情况分为两组,其中病毒性脑炎组50例,合并心肌组40例,并选取2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MMP-9和CTnI水平。结果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和病毒性脑炎组患儿与对照组MMP-9首次测定分别为423.18±99.26、293.23±75.9、118.89±66.87;三组CTnI首次测定为2.73±1.25、0.76±0.53。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脑炎组和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患儿MMP-9、CTnI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且合并心肌者血清MMP-9、CTnI水平亦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5)。结论血清MMP-9联合CTnI检测在病毒性心肌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心肌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心肌钙蛋白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重症心肌患者中使用丙种球蛋白的实际效果以及对cTnT、CK-MB、BNP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重症心肌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B型脑钠肽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的心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B型脑钠肽的降低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重症心肌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丙种球蛋白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对心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心肌炎 丙种球蛋白 心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B型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2例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A、B两组,各31例。其中B组仅予以常规治疗,A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方案,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天内各监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1~3日内,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白细胞计数及血肌酐水平等监测指标均较之前明显降低,其中A组降幅明显大于B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脱氢酶、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酸激酶及心脏肌钙蛋白水平均较之前明显降低,其中A组降幅明显大于B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方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重症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小学一起腮腺暴发的处理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1月12日至12月27日,某小学29名相继出现腺腮炎症状的学生,确诊后,制定有效方案处理。结果经积极治疗,本次选取的29名患儿,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康复出院,随访无复发的情况,因防控手段完善,未出现向其他同学传播的情况,本次暴发疫情得到妥善处置。结论针对小学一起腮腺暴发流行事件,分析原因,了解流行病学特征,在针对性治疗的同时,重视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取得学生、老师、家长的配合,可防范传播流行,全面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 标签: 小学 腮腺炎 暴发 处理
  • 简介:摘要暴发1型糖尿病(fulminanttype1diabetes,FT1D)是日本学者Imagawa等1在2000年首次发现的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是内分泌科的危急重症,预后极差,主要表现为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高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DKA)、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常有呼吸道及消化道等前驱感染症状,但一线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尚不够,极易误诊,需引起高度警惕。

  • 标签: 暴发性1型糖尿病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丹参饮加味治疗青少年病毒性心肌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药四君子汤合丹参饮加桂枝、三七参治疗青少年病毒性心肌并发窦性心动过缓患者36例,水煎服,每日一剂,四周一疗程,一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3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4%。结论四君子汤合丹参饮加味治疗青少年病毒性心肌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疗效确切。

  • 标签: 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窦性心动过缓 中医药疗法 四君子汤合丹参饮加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起流行性腮腺暴发疫情的原因和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疫情控制的有效经验。方法采用疫情暴发时对病人的个案调查和问卷资料,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有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找出疫情暴发的原因和控制的对策。结论通过宣传教育、隔离病人、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爆发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3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30例患者康复出院,3例患者有所缓解。结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的误诊原因,本文将分析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2月~2013年1月超声检查并经手术与随访证实的急性原发性型肠脂垂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持续性、局限性腹部剧烈疼痛。16例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9例治疗11-14天痊愈出院,有4例治疗18-20天痊愈得到出院。结论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的须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CT影像征象的认识,必要时行腹腔镜或手术探查有助于确诊。

  • 标签: 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 治疗 讨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资料急性原发性肠脂垂患者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男性多余女;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3.7岁,结果9例发生于乙状结肠旁,4例发生与降结肠旁。特征性表现为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旁类圆形含脂肪密度肿块,周围可见条状高密度环征,环边缘毛糙。讨论PEA大多数患者具有自限性,常不需要手术干预,经过抗、对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及早做出明确诊断,可以避免患者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 标签: 肠脂垂炎 肥胖 多排CT 自限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4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诊治的27例肠脂垂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27例男性多于性,起病急,持续性剧痛,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经对症支持治疗,全部病例痊愈出院。结论结合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能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对症支持治疗一般能起得较好疗效。

  • 标签: 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胰腺的发病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胰腺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具有可比性的8例急性心肌梗死但未合并急性胰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状况、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室检查结果中,病例组血淀粉酶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的比较,病例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胰腺患者比单纯的心肌梗死患者病情更加凶险,病死率更高,两者的临床表现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临床上应特别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胰腺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胰腺炎 发病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31例采用内镜治疗方式医治特发性胰腺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两年间收治的,经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内镜治疗特发性胰腺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内镜治疗方式治疗特发性胰腺。即采用聪明刀切开患者乳头,如果聪明刀无法成功切开患者乳头,则需要更换针型刀,继续切开患者乳头。切口大小则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手术需求,设置为患者乳头的1/2至2/3左右,切口不得过大或过小。切口切开后,将备好的十二指肠镜,沿切口置入患者体内,根据十二指肠镜检查情况实施后续治疗。如置镜时即发现患者存在结石,可一并取出结石。并对所选3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反应和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采用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内镜治疗方法治疗特发性胰腺,患者身体发热、恶心、肚子疼痛等特发性胰腺炎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和控制,且经术后随访统计31例经内镜治疗的特发性胰腺患者未出现1例复发,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采用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内镜治疗方式医治特发性胰腺治疗效果显著,疗效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医治特发性胰腺中广泛推广。

  • 标签: 胰腺炎 内镜治疗 肝胆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