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参与护理模式对2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的2糖尿病病人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参与护理模式,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2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参与型护理模式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论文摘要】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在出血未止住之前一直便血,便血次数多且量大,味腥。给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带来很大的护理工作量。且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不宜插肛管,以免刺激肠道,引起病情加重。 使用造口袋收集下消化道出血并且昏迷病人的大便,保护消化道出血且昏迷病人的肛周皮肤,也不会刺激到肠道,预防并发症发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及难度,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情康复。方法就是先评估患者肛门皮肤情况,使患者侧卧位,清洁肛周皮肤,氧气吹干,将已剪好形状的造口袋贴上去。造口袋尾端接入冲洗管道和负压吸引管道,用胶布密封。11例下消化道出血并且昏迷患者使用造口袋便器收集大便后,均没有患者肛周皮肤出现发红、破损现象,利于了疾病的治疗,也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 标签: 论文 造口袋,消化道出血,昏迷
  • 简介:摘要:脊柱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识别及深静脉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某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病房部分符合纳入标准的329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并发下肢DVT患者68例,发生率20.67%,其中近端29例,远端39例。按照是否并发下肢DVT分为DVT组和非DVT组,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影响并发下肢DVT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ASIA评级、创伤、输血量、肌力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均为影响术后并发下肢DVT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A级ASIA评分、严重创伤、输血量过多、肌力异常、HHcy为脊柱骨科手术术后并发DVT的独立高危因素,医护人员应积极针对高危患者对应防护,尽量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出血,术后尽早实施功能锻炼等,以降低下肢DVT发生风险。

  • 标签: 脊柱骨科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 风险因素识别 深静脉集束化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参与护理运用在2糖尿病病人中对其生活质量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筛选的病例为我医院接收的2糖尿病患者30例,以电脑随机抽取方式将纳入的病例分成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分别给予参与护理和常规护理,详细对比组间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治疗后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显著改善,遵医行为以及日常自我管理能力也显著提高,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最终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2糖尿病患者及时采用参与护理干预,所获得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护能力,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参与型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凶险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45例凶险前置胎盘患者实施剖宫产术并总结护理配合要点。结果45例患者均以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术中出血量400-5000mL.中位数1250.50mL;其中胎盘植入23例中行子宫全切除5例,新生儿均存活,住院时间5-15d,中位数6.50d,均康复出院。结论手术所致的大出血及术中止血是手术配合的难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做好术中护理配合对减少术中出血、争取抢救时间、维护母婴安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剖宫产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术后患者早期抬高T引流管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胆总管结石放置T引流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传统处理方法,观察组早期抬高T引流管,对2组T引流管平均引流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胆道下段梗阻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抬高T引流管组患者T管引流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缩短,胆道下端梗阻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p〈0.01)。结论T引流管早期抬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胆道下端梗阻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胆道疾病 结石 T型管 引沉时间 护埋
  • 简介:肝炎由戊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污染的水源传播,也可通过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常引起大的爆发或流行,但也可散发。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戊肝炎病人36例,根据病人的临床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戊型肝炎病毒 肝炎病人 护理措施 老年 生活接触传播 水源传播
  • 简介:【摘要】 D人格提出来距今已经有20年,D人格被称为“忧伤型人格”,这种人格并不是病理学的改变,而是一种正常的人格特质。对于D人格的研究重点侧重于非健康人群,在早期的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疾病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在肿瘤患者中也有相关研究。本文在探讨D人格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护理领域关于D人格研究发展进行综述。

  • 标签: D型人格 护理 干预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糖尿病重症患者血糖管理。方法:对78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糖尿病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39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血糖管理,分析两组方案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与知识掌握分值。结果:糖尿病患者护理前血糖指标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糖尿病患者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低,P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 摘要:脾胃虚寒,属于胃脘痛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病患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胃部疼痛、遇到饥寒的情况时痛感会随之加重、进食较为缓慢等。根据过往的研究资料显示,临床中应用西医治疗胃脘痛,经常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同时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然而,采取中医的辩证干预技术,作为传统的医疗方法,通过对各种中医的治疗方案进行细致整合,治疗效果普遍较为良好,不容易产生相应的不良反应。因此,本文针对脾胃虚寒胃脘痛的中医治疗进展开展综述,为临床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中医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次预检分诊模式在儿科门急诊高危患儿识别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4月至 2018年 9月在本院就诊的儿童 3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预检分诊,选取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3月在本院就诊的儿童 300例为观察组实施二次预检分诊模式,比较两组高危患儿识别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就诊等待时间及患儿家属分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高危患儿识别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就诊等待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二次预检分诊模式应用于儿科门急诊能有效提高高危患儿的识别率及患儿家属分诊满意度,缩短就诊等候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儿科 门急诊 二次预检分诊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风险识别理念下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早产儿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50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观察组27例,组间差异在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风险识别理念支持下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穿刺部位出血,在观察穿刺点肿胀及渗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早产儿 PICC 风险识别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递式教学法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有效性。方法:将2022.1月-2023.1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中实习的护生40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签分组的办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研究组接受递式教学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教学查房,对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生的带教质量以及带教老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以及健康宣教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教学查房采用递式教学法,不但可提高临床带教的质量,也使护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值得运用。

  • 标签: 层递式教学法 健康管理中心 护理教学查房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风险识别理念支持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PICC置管新生儿(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新生儿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干预,风险识别理念支持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则用于研究组,并对比两组干预后效果。结果:数据结果显示得出: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PICC置管留置时间,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比研究组13.33%显高且研究组置管留置时间较长,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PICC置管新生儿实施风险识别理念支持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延迟置管时间、保证患儿输液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PICC置管 新生儿 风险识别理念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识别理念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XX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0月接诊的70例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托数字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n=35)、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应用风险识别理念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n=35),对比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5.71%较对照组低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F-36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在护理后SF-36评分(85.41±5.18)分较对照组SF-36评分(74.82±5.20)分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识别理念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应用在GERD患者中,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SF-36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预见性护理 风险识别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尿道双波长激光整块汽化剜除术对非肌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诊收治的38例非肌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为探究主体,按照随机抽签法划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治疗方案为传统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手术予以治疗,治疗组患者开展的治疗方案则为经尿道双波长激光整块汽化剜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手术失血量以及治疗总时长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经尿道双波长激光整块汽化剜除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究在凶险前置胎盘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配合相关内容情况。方法 : 对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9月内,在我院进行分娩并伴随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产妇 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产妇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观察产妇的分娩情况,并且阐述产妇的相应护理内容情况。结果 : 通过围手术期的个体化的整体护理, 31例产妇均安全度过危险期,其出院时间在 6~8天,其中有 4例产妇出现止血困难,并且继发大出血,最终行子宫全切,并在手术后 9~11天出院。结论 : 在凶险前置胎盘的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一定程度保证产妇的安全分娩,降低凶险前置胎盘的不良后果。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围手术期 护理配合
  • 简介:原发急性闭角青光眼(acuteangleclosureglaucoma,AACG)系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急骤升高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眼科急症之一。如治疗不及时,致盲率极高,严重者数天内失明,处理不当疗效亦受影响。根据青光眼流行病学资料,2000年全世界有6.68千万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520万患者已盲。随着科学的发展,

  • 标签: 护理进展 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流行病学资料 angle 青光眼患者 2000年
  • 简介:马鞍假体置换术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髋臼肿瘤切除术后髋关节的重建方式。髋臼肿瘤切除术后可造成患者骨盆巨大的骨性缺损,应用这种假体后仍易残留巨大死腔并且使髋关节中心处于非解剖位置,加大了护理难度。本研究对14例接受马鞍假体置换术患者进行移埋,制订护理计划,指导其进行术前、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假体置换术 护理计划 切除术后 髋臼肿瘤 重建方式 骨性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