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无缝隙对接硬式腔镜集中管理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100份硬式腔镜,该阶段采取消毒供应中心无缝隙对接集中管理模式,将其作为观察组,并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纳入100份硬式腔镜,该阶段采取消毒供应中心常规管理模式,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清洗消毒合格率。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无缝隙对接硬式腔镜集中管理的效果确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无缝隙对接 硬式腔镜集中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内非常重要的部门,负责医疗器械、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确保医院内使用的物品达到无菌标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建设与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 标签: 区域化 消毒供应室 建设与管理挑战与机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对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研究开展自2023年1月-12月间,以是否开展全程质控管理为分界线,2023年1月-6月未开展质控管理为管理前,7月-12月进行质控管理为管理后,研究对象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22名,对比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在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后,整体护理质量评分得到提高,与管理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更好保证患者安全性。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全程质控管理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有针对性的对当前病案复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应用先进技术设备对病案复印流程进行升级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使病案复印证件保存及病案复印收费流程更加合理合法,保护医院和患者的合法权力不受侵犯,减少在病案复印过程中的纠纷隐患。通过优化病案复印工作流程,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患者服务满意度,使病案更好的为医院和社会服务。

  • 标签: 科学优化 病案复印流程 病案管理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采用综合防范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5月-2019年11月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防范措施;2019年12月-2020年5月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防范措施,对比不同防范措施下,护理人员工作期间出现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以及自我防范意识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我防范意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工作期间采用综合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安全性,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范意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范
  • 简介: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消毒中心未行护理质量控制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12月我院消毒中心行护理质量控制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情况。结果经质量控制后院内感染率2.86%低于控制前的25.71%,物品管理、环境管理、污染区管理、包装区管理、无菌区管理及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控制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利于医院整体质量提升,值得医院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预防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防护意识的影响比较。方法:调取 2017年 1月 -12月我院供职的 60名消毒供应室护士资料,以时间均衡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集中管理模式与分散管理模式,评估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安全事件报告状况以及自我防护意识、管理内容、管理模式评分。结果:两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较佳( 100.00%vs.90.00%)( P﹤0.05);观察组安全事件报告率较低( 13.34%vs.40.00%)( P﹤0.05);观察组自我防护意识、管理内容、管理模式评分较佳( 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实施集中式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降低安全事件发生几率,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

  • 标签: 不同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室护士 防护意识 影响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采取分层护理管理模式的作用。 方法:于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消毒供应室开展分层护理管理模式。比较施行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结果:施行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后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相比较施行前较高(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采取分层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升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能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此种方法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分层护理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室 清洗消毒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中处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在2019年2月—2021年5月,涉及的手术器械40件,对照组常规处理40件手术器械,观察组集中处理手术器械,观察清洗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手术器械 集中处理 消毒供应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质量控制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挑选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使用消毒供应室清理的医疗器械254件为调研对象,把2019年5月-11月应用消毒供应室清理的医疗器械100件作为比对组,采取传统管理;并选取就诊患者127例。把2019年12月-2021年5月应用消毒供应室清理的医疗器械100件作为探究组,采取质控管理;并选取就诊患者127例。分析两组管理方案对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合格率和院内感染情况的影响。结果:探究组器械清洁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微生物检测率均高于比对组,(P<0.05);探究组院内感染率低于比对组,(P<0.05)。结论:针对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实施质量管理,可提高器械合格率,保证器械使用安全,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质量控制管理 消毒供应室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根因分析法提升护理质量效果的作用。方法:试验选取中心器械、器械2400件,时间处于2021.01~2022.12内,按时间节点进行分组,乙组(2022.01~2022.12,1200件),甲组(2021.01~2021.12,1200件),以2组展开对照。甲组实施常规质量管理,乙组应用根因分析法实施质量管理。对比器械不合格率、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及医院感染率。结果:试验后对照器械不合格率、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及医院感染率等,乙组结论所得数值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根因分析法效果显著,不仅能减少不良事件,降低器械不合格率,还能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根因分析法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的方法对腔镜器械供应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1年11月使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腔镜器械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处理,观察组落实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方法对腔镜器械进行管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落实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方法对腔镜器械进行管理后干预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降低,患者使用器械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 腔镜器械
  • 简介:目的针对在我院采用不同的清洁消毒方法以后,分析该方法对提高供应消毒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进行入院患者中随机挑选180例(2017.1.1-2018.2.1),把其中的90例患者本选为实验一组,采用紫外线消毒法,剩下的90例患者选为实验二组,采用空气洁净器消毒法,记录消毒前和消毒后菌落的数量,以及消毒1小时、2小时后的菌落数量,对比两组消毒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二组的消毒效果要明显高于实验一组,且消毒1小时、2小时后的菌落数量均少于实验一组(P<0.05)。结论针对在我院采用不同的清洁消毒方法以后,不论是紫外线消毒还是空气洁净器消毒法都能够达到消毒指标,但是空气洁净器消毒法的消毒效果要更加明显,菌落数量降低快、再生慢,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清洁消毒 紫外线消毒法 空气洁净器消毒法 消毒质量
  • 简介:目的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手工清洗,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人员选取某医院应用的手术器械,手术器械中包括拉钩、止血钳、剪刀、镊子以及吸引头等,将这些手术器械染血,然后将其分为一组、二组。对一组的手术器械应用机械进行清洗,对二组的手术器械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清洗。对比两组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效果。结果二组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效果明显优于一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利用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手工清洗,可以有效消灭手术器械中的细菌,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并且这种方法的操作安全性相对较高,因此可以在消毒供应中心推广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手工清洗方法。

  • 标签: 酸性氧化电位水 消毒供应中心 手工清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 对当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探讨其自我防护措施的效果。 方法:从我院自 2017 年 9月至 2019年 9月消毒供应室的所有护理人员中, 选择 108 人 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将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9 月阶段设置为未采取措施的对照组,而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设置为采取措施后的研究组 ,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了解情况以及具体的自我防护情况。 结果:对 1752 件职业暴露情况,主要有被化学试剂侵蚀、因医疗器械损伤等情况,而在对照组中,总共发生了 1126 例( 64.26% ),研究组发生了 626 例( 35.74% )。 从对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中很容易发生各类职业危害情况,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有着不良的影响,而本院针对于这些常发的危害因素进行有效的对策措施之后,发生的危害事件有了很大的减少,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了解情况也有了很大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正>国际质量管理要求是以"零缺陷管理"为出发点,强调过程控制和持续质量改进[1]。为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有条件的医院将手术器械管理纳入了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的范畴,实现了由"传统分散式供应"模式到"专业集中式供应"模式的转变,使手术室器械

  • 标签: 中心供应室 医院 设备和供应 设施的规章和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降低院内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位,观察组使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措施,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使用药品以及医疗器械情况比对照组高,且感染数量也比对照组少许多,观察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得多,而且其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也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可以十分有效地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保护医护人员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降低 院内感染